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汶川地震应急处置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一周年,本人作为特大灾难的见证者和应急救援的参与者,在回顾救援历程的同时,总结了救援工作的得与失.并提出个人的应对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汶川地震发生时,这片土地满目疮痍,九年后的今天,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村居,还有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它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历史资料警醒着人们铭记那场深重的灾难。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自建成之后,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3.
周萍 《中国减灾》2012,(1X):4-5
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年纪太小,基本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记得当时,大家都搬到院子里住。参加"5·12"汶川特大地震直播,对我触动很大,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人类所无法阻止的灾难,而这灾难就发生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正>大爱、真情、友谊——一场灾难,将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和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紧紧地连在一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他们在那片曾被地震震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大爱、真情、友谊——一场灾难,将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和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紧紧地连在一起。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他们在那片曾被地震震痛的土地上共同谱写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7.
张昱 《中国减灾》2012,(6X):21-23
<正>地震灾难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基础设施受损,而且破坏了社会关系,使原有社区体系解体,因此,灾后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是社会的重建。灾害的社会破坏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造成小鱼洞镇的人员伤亡、基础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一湾秀水,一山青翠,一座新城。8年后再来北川,你会被这里的美丽与恬静深深打动。8年前的那场灾难,如今已只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北川老县城遗址里再觅踪影。再现地震发生、救援到重建的纪念馆里,那些曾经的场景和物件,让人悲痛、振奋、热泪盈眶;掩埋着成千上万同胞的老县城里,祭奠  相似文献   

10.
正来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时候,恰逢四川省第二十一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在纪念馆前做宣传,现场有工作人员通过讲解、发传单、布置宣传栏等形式介绍科学减灾的知识,不少村民和游人驻足观看。科技已经深深融入了地震后的这片土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前,北川乃至整个绵阳市的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手段都比较落后。地震发生后,在  相似文献   

11.
袁艺 《中国减灾》2014,(1):34-37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提出了要求,促使我们拉开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帷幕。五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再次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五年中,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评估工作的挑战和磨练,使我们的损失综合评估业务日渐成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在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致灾因子复杂、大灾连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3万余处,占全国15%左右,70%的区域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2008年以来,四川相继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11·22"甘孜康定地震、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九寨沟7.0级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灾害造成全省约2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14.
因为有你     
李小波 《中国减灾》2012,(6X):43-43
<正>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的家乡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受到严重损毁。而后,我以一名"一村两大"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了家乡,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地震是灾难,也是机遇。它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家乡。我从学生到一名志愿者,从学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11,(4):11-11
据1970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全球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趋势明显加速。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2011年“3·11”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等重特大灾难事故频发,宣告全球已经迈入“高风险时代”。  相似文献   

16.
据1970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全球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趋势明显加速。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我国5·12汶川大地震、2011年3·11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等重特大灾难事故频发,宣告全球已经迈入高风险时代。应对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与可  相似文献   

17.
格林 《中国减灾》2011,(4X):4-6
<正>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三年,在第三个"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再次感受当时地震中用爱铸就的生命感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灾难不期而至,我们选择坚强。多难兴邦,华夏民族必将浴火重生;生命至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12汶川地震带给甘肃的震痛还没有离去,2010年8月的512汶川地震带给甘没有离去,2010年8月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像被撕裂的伤口至今使经济发展脆弱的甘肃难以愈合。灾难之痛有十年九旱之称的甘肃地处西北,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形使得水旱灾害连年。  相似文献   

19.
新书信息     
《小康》2018,(16)
正《汶川十年》作者:张凡、程亚铭定价:49.80元湖北教育出版社资深记者10年跟踪采访5·12汶川特大地震60余名幸存下来但高位截肢的特殊群体,将他们置入整个汶川地震这个庞大的灾难现场来考量,再现这些孩子10年成长的历程,真实反映他们的爱与怕、伤害与救治、奋斗与爱情,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见证他们的成功和幸福。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淄博市按照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迅速调派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北川县香泉乡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