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蒋武成黎满香王吉祥唐跃平1)赵君存2)钟应林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动物衣原体病(Chlamydiosis)是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引起禽类、哺乳类、节足类及其它动物疾病的统称。...  相似文献   

2.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杨待建,金升藻,荣俊,贾杏林,黄勇(湖北农学院荆州434103)荆州某种猪场,于1993年9月母猪突然发生流产、早产,产下弱仔很快死亡,历时近一个月。经血清学检查,结合临床检查,确诊为猪细小病毒病并发猪乙型脑炎和猪衣原体病。1...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红河州鸡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王琼秋,刘伯庶(云南省红河州畜牧兽医站蒙自661100)1994年11月,红河州部分商品肉鸡场陆续发生鸡的衣原体病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本病在我州的感染情况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对个旧、开远、建水、屏边、...  相似文献   

4.
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六省(区)部分大、中型猪场的1102份猪血清检测结果,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河北省为52.71%,陕西省为40.91%,甘肃省为16.50%,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7.44%,河南省为28.00%,湖北省为31.88%;另外,对湖北省某地3个万头猪场中不同年龄猪群检测猪衣原体抗体,仔猪的平均检出率为9.26%(6.67%~10.53%),生长肥育猪为45.28%(35.00%~64.71%),母猪为64.91%(47.37%~85.71%);从母猪流产胎儿病料和哺乳期肺炎死亡仔猪肺中分离出3株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其中2株流产株(HB1和HB2)的ELD50均为1×10-13,肺炎株(HB3)为1×10-12。  相似文献   

5.
应用衣原体疫苗预防山羊衣原体性流产病的效益方畴鑫(甘肃省华池县畜牧兽医工作站745600衣原体性流产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如青海、内蒙古、新疆、云中图分类号V858.26收稿日期1996-12-16南、广...  相似文献   

6.
以奶牛流产衣原体外膜蛋白A(OmpA)作为抗原,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建立了奶牛衣原体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OmpA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320;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0;抗原的最适包被条件为37℃1h加4℃过夜;ELISA的阴性、阳性临界值为0.391。用本方法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奶牛血清田间样品206份,两者的符合率为95.3%。本试验建立的OmpA-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可为牛衣原体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于1986年10月13日至10月25日在兰州举办了全国首届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检疫技术学习班。来自北京、上海、沈阳、呼和浩特、大连、北海、兰州、深圳、广州、长春、福州、珠海、丹东、南京、郑州、梧州、厦门等17个检疫站(所)的17位同志参加了学习。学习期间,讲述了动物衣原体和衣原体病的概况及病原分离、鉴定和四种血清学诊断方法。并以较长的时间进行了实验室操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甘肃省羊群流产严重的病情,我们对不同地区6个县1047只绵山羊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弓形虫病感染率为17.19%(180/1047)、衣原体病为34.38%(360/1047)、布氏杆菌病未检出。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并发感染为73.9%(133/180)。初步证明,甘肃省羊流产的病原为弓形虫和衣原体。  相似文献   

9.
应用间接血凝法对来自5个省(湖北、广东、河南、江西、海南)的444份猪血清和用虎红平板凝集法对湖北省7个猪场的340份猪血清分别进行衣原体病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17.0%,各猪场的感染率差异较大;衣原体病血清抗体阳性猪场达到67.8%;检查2个猪场不同年龄段的猪,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也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7%,所检的7个猪场中有4个猪场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玉树县牦牛衣原体性流产病原分离与免疫预防试验袁春华,袁文华,帅永玉,李英才,杨学军(青海省玉树县兽医站816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我县开展布鲁氏杆菌病的免疫防制近20年,经考核监测感染率为2.36%,但牦牛群母畜流产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11.
从采自发病或死亡小鸡的肝、脾、肺和腹水等病料中分离到4株衣原体。将分离物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能致鸡胚规律性死亡;该分离株对磺胺嘧啶(SD)具有抵抗力,碘染色不着色,鉴定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毒力测定对鸡胚致死毒价为10-10ELD50/0.4ml。用该分离株对健康小雏做人工感染试验,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同时对分离毒株形态特征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节粮畜牧业的飞速发展 ,养羊业在陕西省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然而 ,布鲁氏菌病、蓝舌病和衣原体病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 3种主要疫病。为了查清这 3种疫病在陕西省的流行情况 ,为制定正确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在陕西省部分地、市的种羊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蓝舌病和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 从渭南、宝鸡、杨凌等地、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种羊场 ,共采集血样 96 5份 ,分离血清后冻存备用。1.2 诊断液 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 :购自中牧集团成都药械厂 ,批号分别为 990…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班玛县牦牛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董才行,张乃忠(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玛沁814000)张安岁,刘滋泽,田生珠,李生福(班玛县兽医站)班玛县地处青海、四川交界处,东、南、西分别与四川省阿坝、壤搪、色达等地区交错接壤,疫值复杂,其中牦牛流产一直是...  相似文献   

14.
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属下分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属于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病原。它能在人、各种哺乳动物和98种以上鸟禽类引起疾病。Stamp,McEwen和Nisbeth于1949年初次在苏格兰发现绵羊的地方流行性流产。Schoop和Kauker于1956年首先从流产的胎犊的胎衣中分离出了衣原体。GeNov于1961年报道了鹦鹉热衣原体对猪的病原作用。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报道了家畜的衣原体感染。我国对家畜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研究始于70年代。已先后在青海、内蒙、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从羊的流产病料中分离到衣原体;在湖北从猪的流产病料中分离到衣原体。为了加强家畜衣原体病的防治工作,从1987~1990年结合畜禽疫病普查,我们对陕西省部分县、市、场的羊、牛、猪进行了衣原体感染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以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传染病。自1949年苏格兰报道以来,相继在苏联、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流行。我国内蒙、西藏、甘肃也有本病发生。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于1987年对陕西省的甘泉、白水、乾县、千阳、汉中等县(市)进行了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发现的动物衣原体──Chlamydiapecorum于维军,朱其太(中华人民共和国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衣原体屑(chlamydia)的成员,在C.pecorum作为新种之前,已公认的有3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宁夏地区一些奶牛场的繁殖牛群常发生以流产、产弱犊为特征的疾病,且发病数量和流行范围有增加和扩大的趋势。经兰州兽医研究所衣原体课题组协助,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psitaci)感染所致。笔者用从流产乳牛分离的衣原体试制成鸡胚卵黄膜...  相似文献   

18.
杂交瘤技术产生的单克隆抗(McAb),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它是抗原分析、免疫诊断及保护性免疫等方面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试剂。当前,在不同宿主和同一宿主引起不同症状的鹦鹉衣原体病病原抗原性和免疫性尚不十分清楚。借助于MoAb对鹦鹉衣原体抗原进行分析,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将SP_2/O-Ag14骨髓瘤细胞与鹦鹉衣原体H_(23)株纯化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ELISA、IHA检测和克隆后,获得4株杂交瘤细胞。这4株所分泌的McAb对鹦鹉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抗原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抗鹦鹉衣原体McAb株的建立,将为我国动物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家畜弓形虫病免疫学诊断进展吕元聪(广西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自1948年Sabin等开创染色试验(DT)诊断弓形虫病以来,弓形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不断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免疫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家畜弓形虫病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20.
自发病或死亡小鸡采取心、肝、脾、肺等脏器;对呈现腹部膨大或呈现企鹅姿势的病鸡采取腹水、输卵管囊肿液和心、肝、脾等脏器。将采集的病料直接涂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观察到多量衣原体原生小体,接种鸡胚卵黄囊培养出衣原体。用分得的衣原体代表株,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受感染小鸡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分离株经鉴定为鹦鹉衣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