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自民党"一强"优势确立于2012年日本众议院选举,此后历经5次国政选举延续至今。自民党"一强"是一个"复合结构":从选民支持基础来看,自民党国会势力之强与选民支持基础之弱是一体两面;从日本政党政治格局来看,自民党"一强"依存于其对立面,即其他政党的"多弱并存",同时自民党与公明党结成执政联盟,其"一强"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公明党。以选举政治为分析视角,自民党"一强"优势的延续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国政选举的低投票率,与执政联盟伙伴公明党在选举中相互通融选票,与保守政党日本维新会展开间接合作。从当前日本政党政治形势来看,建立在与公明党结成稳定执政联盟与选举联盟基础上的自民党"一强"优势或将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民党在"1955年体制"崩溃后选择了公明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自民党希望通过合作维持其在国会的运作能力,公明党希望通过合作进入日本政坛真正的权力核心,并期望通过合作能够在新的选举制度下克服不利境遇。"自公合作"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日本政治的稳定,但这种"实用性联盟"却存在诸多潜在隐患:公明党和自民党的政策主张存在差异性分歧,两党内部部分成员对"自公合作"框架持不满态度,其他宗教联合团体的批评会对两党合作造成压力。"自公合作"体制维持了日本政坛的短暂稳定,但暂时的和谐难以掩盖联合政权内部两党的分歧和隐患。  相似文献   

3.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日本政治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自民党和民主党朝野换位。民主党与社民党、国民新党联合组阁,取代了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出现以两大保守政党为主体的政权更迭,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两大政党轮替。大选总体上强化了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的格局,但与冷战后自民党内鹰派保守势力得势不同,这次是具有自由派倾向的民主党温和保守势力占据上风。日本政治思潮出现"脱右倾化"趋势,这对日本改善同亚洲邻国的关系有利。鸠山首相对内主张建立"友爱社会",在外交方面也要发扬"友爱"精神,在巩固日美关系的同时,加强同亚洲关系,推行"美亚并重"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林华生 《南风窗》2008,(21):78-80
麻生政权能维持多久,主要看执政党在下次的众议院选举中能否旗开得胜。下次大选中民主党的议席肯定会增加,但能否激增至威胁到自民党、公明党联合政权,还要看今后的经济政治走势而定。  相似文献   

5.
日本共产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2016年7月举行的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本未来政治发展走向。为此,日本共产党将此次选举定性为"自民党、公明党+拥护修宪势力"与"四个在野党+市民"两大阵营的对决,提出了建立"在野党统一战线"和实现党势跃进的两大目标,强调建立"在野党统一战线"在选举中的重要性。选举结果表明,日本共产党和在野党实现了"双赢",这预示着日本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将迈入一个新阶段,建立"在野党统一战线"工作将常态化。  相似文献   

6.
廉德瑰 《当代世界》2008,(10):18-18
议套根据日本宪法,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的国会(即议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众议院设480个席位,任期4年,可以中途解散,现在自民党拥有304席,民主党拥有114席,公明党拥有31席,其他由共产党、社会党等占有;参议院共设242个议席,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现在民主党拥有120席,自民党拥有84席,公明党拥有20席,其他被共产党、社会党等占有。  相似文献   

7.
日本全民对于日美同盟这一大和民族复兴的杠杆有着共识,这是不会因小泉下台而轻易改变的。日本政坛重新洗牌8月8日,在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否决小泉首相任内两大目标之一的邮政民营化法案后,对本党投票倒戈者深感不满的小泉纯一郎,随即表明他将解散众议院、重新验证日本的主流民意。随后,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于9月11日进行众议院选举投票  相似文献   

8.
连智 《当代世界》2013,(1):35-36
2012年12月16日,日本举行第46届众院大选。自民党一举获得480席中的294席,与其政治盟友公明党共获325席,将再度上台执政。民主党则遭遇惨败,仅获57席,包括8名现职阁僚在内的多名党政负责人纷纷落选,执政短短三年有余便不得不交出政权。  相似文献   

9.
日本第23届参议院选举尘埃落定,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获得大胜,最大在野党民主党惨败,而代表其他社会各阶层的政党得票锐减,日本政坛呈现白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民党自成立后一直把持日本执政地位,并一度被称为"万年执政党".这种由自民党一直把持政权的体制被称为"一党优位制".在自民党领导下,日本创造了"日本模式",国力空前强大,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派阀纷争、金权政治、腐败、一党独大等,使日本国民丧失了对自民党的信任.1993年自民党在大选中失败,标志着日本政党体制由"一党优位制"向多党竞争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1.
林锋 《南风窗》2013,(1):72-73
安倍复出后誓言完成的所谓"未竟之志"——摆脱战后体制,在2016年夏季参院改选前恐无法达成。而至迟2016年冬季之前,众院又将重新选举,自民党还能否维持现有席位,得打一个大问号。2012年12月16日,日本众议院第46次大选重演了上次大选的政权更替剧情。民主党遭遇滑铁卢,仅获480个议席中的57个(选前有230个);而自民党获294个席位,加上公明党的31个,超过了众议院席位的2/3——这意味着时隔3年零3个月夺回政权的自民、公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掌日本政坛,形成"五五年体制"。自民党由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而成,在合并过程中孕育了派阀。在自民党派阀的发展中,总裁公选制、中选举区制、传统政治风土促进了派阀的增殖与固化。自民党派阀在组织结构与功能上模拟政党,作为政策信息的传播中枢,实现了政策信息在派阀内外的流动、共享;作为政党与选民沟通的中介,实现了选民选票与政府政策的交换、循环;作为筹集、分配政治资金、党内外人事安排的基本单位,实现了党内外政治资源的筹集、协调分配。自民党派阀的模拟政党化,实现了"五五年体制"下国家政权在自民党派阀之间的轮替,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自民党的长期政权。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民主党政权的成立使日本两大政党制的发展迎来高潮.日本短期内再度实现两党政权轮替的可能性较小,但政党竞争在选举层面形成了主要在两大政党之间展开的格局.以2012年民主党政权的崩溃为转折点,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向极端多党化.安倍时代形成并延续的"一强多弱"政党格局或将成为日本政党政治的"新常态".进入"后安倍时代",自民党与公明党间的执政联盟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并具备长期可持续性.第一在野党的再度崛起成为难题,在野党的政治重组将呈周期性循环态势.  相似文献   

14.
吴怀中 《当代世界》2021,(11):48-52
从2021年9月起,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政坛相继举行了3场重量级选举,分别是9月29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10月4日的内阁首相指名选举、10月31日的众议院选举.如此集中、高频的选举战,在日本当代政治及选举史上较为罕见.从结果看,因自民党优势较大且在野党涣散无力,三场选举中自民党总裁选举更具实际意义.透过选举博弈及选战过程,可以发现日本政治生态的三个重要特征,即自民党派阀政治力学仍在强劲运转、政坛继续"向右看齐"并具外溢影响、政治稳定之下暗含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1日至8月21日)7月22日,日本国会第25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在改选的124个议席中,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分别获得57个和14个议席。加上未改选的70个议席,执政联盟在参议院中共有141席,占到议席总数的一半以上。此次选举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和重要政治经验是什么? 8月3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  相似文献   

17.
在自民党政府右倾化加剧的背景下,日共基于自身"在野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经验,在二十七大上明确提出"在野党联合政权"构想,并在二十八大上将实现这一构想上升为政治任务.该构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在野党联合政权"的性质、建立步骤、目标与任务、分歧处理原则等.日共推动构想实现的主要举措是,呼吁推翻自民党政府的统治,积极与其他在野党进行磋商,倡议在野党尤其是日共实现"党势跃进",推动市民与在野党开展联合行动,与其他在野党进行选举合作.该构想虽然获得日本部分群体的积极响应,但要真正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8.
赵博渊 《南风窗》2012,(16):41-43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国会表示将争取明年4月达成钓鱼岛国有化。这或是经验不足的误操作,或是为吸引民意的姑且为之?抑或是政策主张起了变化?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民主党豹变如斯?中国在过去40年都在跟自民党打交道,对于执政不过3年的民主党非常陌生。而这一切,都是民主党上台后出现的新变化。6年前,国人提及中日关系,多异口同声地将症结归因为历史认知问题,认为是以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鹰派为代表的自民党保守势力在捣乱,并大致确立了一个共识:中日关系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源于两个同处转型期的国家在利益和价值取向上的巨大分歧。  相似文献   

19.
廉德瑰 《当代世界》2008,(10):15-17
2008年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辞职。日本自民党经过一番党内竞选,2008年9月22日,麻生太郎毫无悬念地成为了自民党第23代总裁,并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日本战后第30位首相。随着自民党总裁选举的顺利完成和政权的合法交接,日本的选举政治也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就自民党来说,它是怎样完成权力的转移,这个转移对日本政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日本大选,民主党成为执政党,自民党—公明党沦为在野党。这一政党轮替给日本政党政治带来了极大影响。各政党开始重新制定路线方针,重新为自己定位,重新为自己发展谋划。日共在强大的挑战面前,及时调整了部分策略,从原来提出的在21世纪早期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转为强调作为建设性参与的反对党。这一新定位,明确了日共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