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集聚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向未来产业链的集聚或分流,不仅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受到政府政策的驱动作用。然而,地方政府政策在驱动生产要素、培育产业链、发展当地经济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政策调控市场供需“不平衡”、分配市场利益“不公正”、驱动技术创新“不理想”、权力管控“不规范”等方面问题。理论上,地方政府破题的关键是通过生产要素集聚与未来产业链“双螺旋”耦合的路径,促进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践上,地方政府解题的政策创新包括: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未来产业企业运营的法治性;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合理布局“地标性”未来产业;健全未来产业链长制,促进未来产业园区集聚化发展;优化未来产业基金管理规则,推动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创新校企“产学研”融合机制,助力未来产业业态升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性约束;国家对地方的分权让利政策;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壮大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生产资料和统一市场的极度渴望等客观原因都促进了地区政府之间的交流。此外由于各地政府之间的经济差距,优势互补性也促进了政府间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经济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以港深穗为中心的"珠三角"和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西北、西南、华南——西南各省及地区的协商和合作也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3.
国家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立足于全国范围内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然而作为“经济人”的地方政府,必然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手段加强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中有利于地方的政策,而对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政策则淡然处之,这样的态度必将导致中央的政令不畅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局面的出现.本文将从导致这种纵向利益冲突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从法治和权责划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这种利益冲突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向东 《现代法学》2002,24(5):141-144
目前中国媒体产业的法律制度变革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广泛的动力 ,在澄清观念之后 ,其产业立法应遵循四大原则。在从宪法到地方部门规章的法律体系中平衡政府、媒体、公众三者的利益。在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分布政策的创新过程中 ,寻求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和制动力的均衡 ,通过法律制度创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中国媒体产业才能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内取得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段礼乐 《河北法学》2011,29(7):46-55
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发展规律、政策效果的可识别性、政策功能的可替换性、法律约束强度、地方政府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业政策在地方层面被限缩为产业转移政策。在地方政府对资本展开争夺的过程中,劳动法的空间受到挤压,表现为降低劳动者保护标准、弱化制度实施、资本绑架体制、公权功能扭曲等。应当通过提高全日制用工比重、平衡地区之间的财政落差、实现最低限度的产业政策法律化、细化劳动政策考核指标等措施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劳动法的制度竞争力,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来的高利润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政策成为各级政府政策的热点。通过引入创意资本理论,分析指出,文化创意产业也存在着贸易成本和规模收益递增,因此也体现出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我国中部城市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时,要注意规避大城市的本地市场效应的约束,同时在区位选择上优先考虑对创意资本需求大的地方,并注意本地传播渠道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自建国以来,美国就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了保护经济自由、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繁荣,美国制定了商业条款、特权与豁免权条款、反垄断法等对地方保护主义进行规制,其中商业条款和反垄断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平衡国家实施联邦竞争政策之利益与州行使主权之利益,最高法院创立了市场参与者例外、州行为例外等原则,豁免了州和地方政府反垄断法上的责任。美国规制地方保护主义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国贸易保护战略的推进,反垄断法作为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工具,与贸易保护政策间的互动关系日益紧密。对外贸易反垄断豁免正是各国为满足贸易需求而普遍适用的竞争政策,它对于促进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产业利益具有特别的功能和效果,但其适用也受到限制。根据发达国家的有关立法和实践,我国《反垄断法》下的外贸豁免制度尚需完善,惟有如此方能确保其必要的贸易保护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涉及区域内地方利益冲突的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地方利益冲突的最直接体现.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冲突表现在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收费权以及行政管理执法等方面.必须制定规范性文件以法律手段协调地方政府利益冲突,改革财政税收分权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合作制度体系和建立交通运输统一监管执法机制,并将这些利益协调机制纳入区域一体化立法中,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李文伟 《法学杂志》2007,28(1):136-138
北京市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和保护应根据现有的政策和法律,积极采取地方立法的形式将已经证明了实施有效的政策确定下来,并将建立资源信息、增加政府透明度、采用行政奖励和加强联合执法等措施和制度纳入立法中.  相似文献   

11.
巫文勇 《行政与法》2006,(2):108-11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趋同的根本原因是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布局不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上,而是基于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价值目标和地方利益。区域产业结构的同化,一方面使得各区域产业缺乏规模效益,加剧市场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又使得本已匮乏的资源进一步恶化,激化了人与资源的矛盾,阻碍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调控与协调发展的政策,旨在扭转失衡的区域产业结构,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深层次原因,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制定一系列调控区域产业结构的政策,更应适时地使一部分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并在对我国区域产业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重要性、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干预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传领  金纯 《现代法学》2004,26(6):120-124
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两种基本经济调节力量,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二者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经济法学界争论的焦点。市场缺陷导致市场失灵,使政府干预有其合理性;政府干预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其局限性。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干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保护市场免受任意的政府行为的干涉,需要规制政府干预,有效匡正政府失灵。经济法作为“干预政府之法”理所当然应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主导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从理想回归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现行法律严格限制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可能,但不少地方政府都积极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并出台了大量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即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来决定是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这和农民、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相冲突;为此,应对地方政府自行出台的办法进行改进、修正,以最大程度平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好经济增长、耕地保护、宏观调控、农民增收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的创新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需要进行正确的定位,即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不断创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佳 《行政与法》2008,(1):39-4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合作是各城市政府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市场无界化、社会信息化多重格局下,解决跨域公共管理问题、弥补市场失灵、整合城市关系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当今国内外的城市政府合作蓬勃发展,但是城市政府的合作之路依然漫长,需要在合作理念、组织安排、政府职能、利益机制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产业群具有产业集聚、资源整合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本文围绕地域产业群的选择、培育等内容,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对地方构建优势产业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十二五"时期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吉林省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统计资料,力图找到提升吉林省西部特色经济区区域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手段,开展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实践。因此,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路径,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健康发展,是我国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面临的一个战略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立法与现行地方行政规章之间的行政立法合作模式,它对于协调目前地方行政立法冲突、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改变着政府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到政府的职能定位,主要表现在:知识经济模糊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界限、使政府的组织结构发生转变、影响着政府权能在不同领域的平衡、使政府的权威发生根本变化、强化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