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战后,德国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很长时间内,有"政治侏儒"之虞.随着国家的重新统一亦即新时期的开始,德国作为享有完全主权的国家,立即开始重新思考和全面构造自己的国家安全观和安全战略.社民党自上世纪末执政以来,在这方面态度更为鲜明,坚持不渝地精心策划,使德国新时期的国家安全观与安全战略有了清晰的构想与蓝图.  相似文献   

2.
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思维的系统化呈现。剖析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安全观的差异,是促进中美相互正确认知、增加战略沟通成效的重要环节。对于彼此战略意图和行动的判断,成为中国和美国国家安全观中他者构建的主要内容,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观建立于相互关系定位和发展预判之上。美国是"安全威胁"范式,中国是"安全状态"范式。在安全维度、安全区分思维、安全措施、安全价值等方面,中美的国家安全观存在系统的差别,其背后有深刻的文化背景、政治基础以及实践机制等多维的塑造力量。正确认识中美国家安全观的差别及其原因,有助于规避中美战略沟通过程中的偏差,增进双方安全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非传统安全观。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非传统安全问题没有错,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非传统国家安全观也正确,但是如果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难以全面、深刻地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质,因为这种认识忽略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的另一方面内容,即各种传统国家安全问题,没有看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关注和强调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同时,还对各种传统安全问题进行了非传统性思考,形成了一种对传统安全问题的非传统性认识。恰恰是因为后一点,总体国家安全观才不是普通的非传统安全观,而是一种高级形态的非传统国家安全观。  相似文献   

4.
郑春荣  林卓然 《国际展望》2024,(2):24-46+161-162
德国出台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大战略、机会主义、风险管理三种制定战略的政治逻辑为视角,系统检视德国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可以发现,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目前仍属于一种较为模糊的原则性规划,其详细行动计划还有待观察。同时,从长期的历史角度看,德国国家安全战略还存在有限的机会主义特征。此外,德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以防范风险为主,重点是对军事、经济和制度的风险管理。在这种混合性质的国家安全战略引导下,未来德国外交中克制文化的约束力将进一步弱化,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巩固,欧洲战略自主也将在北约框架下艰难推进,但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将受到其失稳的内政和美国大战略变动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为什么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的安全形势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理念是如何演变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作何评价?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特色"体现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为此我刊特约请著名军事专家、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高级顾问徐光裕将军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论述,标志着总体国家安全观日臻成熟和完善。在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形势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战略指导,积极探索生物安全治理问题,对于丰富国家治理体系内涵、提升生物安全治理水平以及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应对生物安全挑战,既需要战略引导下的大国决断,也需要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应进一步采取多元而综合的治理手段,提高维护安全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在推进生物安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应以顶层战略设计为先导,以法制体系构建为基础,以科技攻关为核心,以治理机制建设为关键,以国际协作为动力,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冷战期间,对外援助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冷战的结束,对外援助的战略地位下降。“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布什政府提出了一套以反恐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新强调对外援助的战略重要性。为了适应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实现对外援助战略效能的最大化,布什政府在对外援助的目标、机构和重点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形成了与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国家安全战略相适应的对外援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演进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完善、反思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发展过程。其根本动力来源于中国人适应内外安全形势变化,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与问题,摆脱安全困境与风险的一种需要。不管这些挑战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一旦现有的安全环境与安全观的和谐关系被打破,新的国家安全观也就获得了生成的时机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安全是一个国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对其安全问题综合性、理性化的认知,它能对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它们的国家安全观对两国关系和国际社会都有重大影响,而国家实力、国际地位、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历史经验以及地缘条件等是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哲馨 《国际展望》2014,(3):35-50,155
针对世纪之交东亚地区安全与区域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中国于2002年7月向东盟地区论坛提交《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方的安全观念和政策主张。这些观念与东盟当时的地区安全观彼此相容,为本世纪头十年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随着近年来东亚地缘局势的变化,东盟的地区安全观出现重大转变,中国与东盟在地区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实现地区安全的基本条件以及维护地区安全的方法等方面均产生较为严重的分歧。在此情况下,东盟对华战略疑虑不断上升,一些国家开始大力提升军备并寻求区外大国的帮助和保护,这又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相互契合,形成东盟与美国合作共同抗衡中国的战略态势。由此而来,中国和东盟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安全困境,对双方关系的全面发展形成严重障碍。为了巩固有利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中国须调整和补充新安全观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及时"升级"。具体而言,需要在坚持新安全观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重点促进地区各国对利益相系、义利相融这一原则的共识,主动消除东盟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不断扩大双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逐步超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困境,使双方关系重回全面包容性合作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论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安全观,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成为综合安全的重要内容。由于经济国际化,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政治文化方面也相互影响,地球村形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到来。而“国家安全观主要是由该国国力条件、本身的传统观念与所处政治经济环境的情势及其可能的变化所决定  相似文献   

12.
柏坤  张伟 《当代世界》2019,(6):74-7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国家安全领域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本文尝试从五个方面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立国家总体安全体系的思想主要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运用,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关系的思想主要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思想主要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运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思想主要是对重点论原理的运用,科学统筹内部安全与国际安全则主要是对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对现实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保障网络生态安全对维护国家多领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威胁我国网络安全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对日益复杂化、隐蔽化、长期化的网络安全风险,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战略指导,积极探索网络安全治理问题,对于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及推动国...  相似文献   

14.
世界局势和国际格局发生了激烈而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需要抛弃冷战时期的旧安全观,逐步形成一种适应新国际环境的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综合安全和安全合作 传统安全观以军事力量为核心。冷战时期,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把国家安全放在取得压倒对方的军事优势上,因此组成军事集团,进行军事扩张和恶性的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的国家安全管理包括军事、经济、科技、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我国未来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建立在新时期的新安全观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安全理论可分为传统安全理论、半传统安全理论和非传统安全理论。非传统安全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其安全的指涉对象、主导价值方面与传统安全理论分道扬镳,反对现实主义的国家安全观和军事/政治安全观。同时,非传统安全理论在核心概念与理论逻辑等方面又各不相同,组成了一个多元化、松散性的理论聚合体。但其开放的边界、活跃的思想也正是其力量的源泉,这为今后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安全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安全观,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成为综合安全的重要内容。由于经济国际化,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政治文化方面也相互影响,地球村形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到来。而“国家安全观主要是由该国国力条件、本身的传统观念与所处政治经济环境的情势及其可能的变化所决定的。”而本身的传统观念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国家间交往的增多,异质文化间的冲突与摩擦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8.
张凯 《当代世界》2014,(7):80-81
<正>一、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观引关注5月20—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共商维护亚洲安全之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亚洲国家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  相似文献   

19.
吴凡 《国际展望》2023,(2):1-17+158
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贡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从思想渊源上看,全球安全倡议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大国外交的实践探索,集中体现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思想内涵。从内在逻辑上看,全球安全倡议以坚持全球安全观为核心要义,以国际法国家主权原则为基本前提,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根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和平解决争端为方法、路径,以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实践目标。从价值内涵上看,全球安全倡议具有超越西方国际安全理论,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理论价值;具有统筹全球发展与安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实践价值;具有引发国际社会共鸣,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的传播价值;具有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安全政策是德国面对战败后的艰难处境而奉行的一种政策。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德国以低姿态出现于欧洲和世界舞台,巧妙地周旋于各战胜国之间和苏、美及东西方之间,以谋求其国家目标的实现。由于德国的安全政策超出了狭义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范畴,它既包括国防政策,也包括对外政策和经济政策以及其他国内政策,因而具有国家战略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