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冀建华 《证据科学》2002,9(1):34-3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 方法 报告14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 2~4周左右,硬膜下积液至形成血肿时间自4周~3月及6月不等,出血、血肿位于单侧额颞11例,双侧额颞3例,临床经保守及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 结论 [ HT〗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是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 方法 报告 14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情况。 结果  14例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 2~ 4周左右 ,硬膜下积液至形成血肿时间自 4周~ 3月及 6月不等 ,出血、血肿位于单侧额颞 11例 ,双侧额颞 3例 ,临床经保守及手术治疗 ,无一例死亡。 结论 硬膜下积液移行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是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20例不同年龄组的颅脑损伤CT片进行了观察分析,表明青少年损伤原因以高坠多见,损伤类型以颅骨凹陷骨折及硬膜外血肿多见,老年组损伤原因以头部击伤多见,损伤类型以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脑多发性挫裂伤及脑多发性血肿多见,成年组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临床摘要2011年4月15日11时许,马某在与人发生纠纷的斗殴中被打伤,遂到某医院治疗。医院住院病历记录: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伴恶心、呕吐、小便失禁4h,中度昏迷,GCS为5分,左头顶部两处不规则创口,伴流血不止。CT检查示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小脑左叶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颞骨多发骨折并气颅形成,右额、颞部皮下气肿。入院后手术记录:右额颞骨线状骨折,骨折线长约15cm,硬膜外大量暗红色血凝块,约100mL,清除血肿,见硬膜张力不高,呈蓝紫色,硬膜下少量血凝块伴血性液。入院经抢救  相似文献   

5.
热作用致颅骨广泛性骨缝离合并硬膜外血肿1例屈剑平贵州省公安厅刑科所(550001)颅骨骨折并硬膜外血肿一般均为外力形成,文献记载[1-3]燃烧亦可致颅骨骨折及硬膜外血肿,即所谓"热血肿"。本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热作用致广泛性颅骨骨缝分离及硬膜外血肿形成...  相似文献   

6.
1 案件资料 周某,男,58岁。1998年12月22日驾驶出租车遭到抢劫,头部被砖块砸伤,当时无昏迷,包扎后驾车回家。次日头颅CT示“右额颞部、左顶部头皮下血肿”。58天后出现双腿无力、抬不起来,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表现。75天后头颅CT示“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48ml),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10ml、CT值18Hu)”。遂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血肿外机化膜形成。右侧额颞部顶部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术后3个月感头昏,双下肢麻木。复查头颅CT示“右额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90ml),占位明显”。住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血肿外机化膜形成。后经对症治疗痊愈。另据调查,受害人1998年12月22日外伤后头部未再有外伤史。伤情评定为重伤。  相似文献   

7.
头部外伤致严重颅脑损伤或引起脑干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在法医实践中可见,但严重颅脑损伤治疗好转后突发脑干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在法医文献中尚未见报到道,现报道 1例。 1案例   某男, 32岁, 1999年 12月 19日因车祸致头伤,伤后昏迷,在当地医院急行清创缝合术,当天转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神经外科治疗。门诊 CT示“双额叶脑挫裂伤,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入院后立即在全麻下行开放性颅内伤、双额极脑挫裂伤清除,脑内血肿清除,颅底硬膜修补术。诊断:开放性颅脑伤;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颅骨骨折。因病情好转于 2000年 1月 18…  相似文献   

8.
<正> 硬膜下血肿指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颅脑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临床法医学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通过对经 CT检查诊断的320例硬膜下血肿者的分析,证实CT 对于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其诊断结论已成为临床法医学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1案例 某男,34岁。因“头部外伤1h”入院.自诉头痛、头晕,对受伤过程不能回忆。查体:神清语利.右额颞部肿胀,右额及枕部头皮裂伤,颜面部青紫、肿胀,无明显的定位体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行CT检查示右侧颞枕叶脑挫裂伤,枕叶内血肿形成:右侧额部硬膜下少量积液.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图1)。给予止血、降颅压和抗感染等治疗.7d后出院。外伤后1月余,复查CT发现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增宽、增多,右侧额部硬膜下少量积液吸收消失,右侧枕叶内血肿完全吸收。入院行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1 案例资料 武某,男,29岁。2011年因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受伤,医院诊断为:右额颞部硬膜下出血、硬膜外血肿等,行右额颞部颅骨开窗手术,清除血肿并植入钛金属网修补材料。2012年10月与他人发生纠纷后扭打在一起,被人用拳击打右额颞部,造成右额颞部明显塌陷(见图1),无神经系统症状,医院CT检查诊断为“颅骨修补材料损坏”。  相似文献   

11.
视野是指眼球固视正前方的一个固定目标,在眼球和头部维持不动的情况下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1].视觉中枢损伤引起的视野缺损,称为中枢性视野缺损.现报道并讨论1则相关案例. 1案例资料 刘某,男,46岁.2012年5月5日被人用铁棒击伤头部,伤后诉双眼视物缺损.入院查体:后枕部压痛阳性,头部CT检查示左枕凹陷性骨折,左枕部硬膜下出血(图1~3).视野检查报告:灰度图示双眼右向同侧象限性偏盲((图4~5).出院诊断:脑挫裂伤(枕叶,左),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枕部,左).  相似文献   

12.
5例外伤后迟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后迟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见出血 ,三周后因出现临床症状而再次CT检查发现的硬膜下血肿。由于这种血肿相对少见 ,并发现时间距外伤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 ,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是否为本次外伤所致易引起争议。本文针对 5例外伤后迟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例 1 男 ,4 2岁。被他人用拳脚击伤头面及左眼部 ,伤后神志清 ,无抽搐。自觉头痛、头迷、恶心、未吐、左眼视物不清。查体 :左眼上下睑肿胀 ,球结膜下出血 ,近内眦处有一 2 0cm长创口。神经系统无阳性定位体征。头部CT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部位与智力损伤的关系。方法315例颅脑外伤者根据疾病诊断分成8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脑震荡组、硬膜外血肿组、硬膜下血肿组、颞叶损伤组、额叶损伤组、顶叶损伤组、枕叶损伤组、广泛性损伤组和其他组,按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测试,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损伤部位与智商水平的关系。结果颅脑外伤后的平均总智商(FIQ)为64.45±16.09。性别对颅脑外伤后的智商水平影响不明显(P=0.578);老年颅脑外伤后的智商水平较青年和中年高(P〈0.01);文盲者颅脑外伤后的智商水平较文化程度高者低(P〈0.01)。各组智商水平高低为:其他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脑震荡组〉硬膜外血肿组、硬膜下血肿组〉颞叶损伤组、额叶损伤组、顶叶损伤组、枕叶损伤纽〉广泛性损伤组。同时左额叶损伤组的智商水平较右额叶损伤组低;右颞叶损伤组的操作智商(PIQ)明显比左颞叶损伤组低,而言语智商(VIQ)则反之(P〈0.01)。结论颅脑外伤后的智力损伤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或亚急性出血,一般在外伤后短期内体征明显,CT扫描出血区也易观察,易确定。慢性硬膜下出血,因发展缓慢,在较长时期(临床上指头部受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颅内血肿症状者)内多无明显症状,CT扫描因出现等密度,临床上往往易被忽略。尽管这类案例活体损伤鉴定不是常见,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争议较大。本文对6例颅脑损伤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问题作如下讨论。1案件资料1.1基本情况收集6例颅脑损伤致慢性硬膜下血全部为积累的案件鉴定资料。其成伤工具全部为钝器。外力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15.
陈庚云 《法医学杂志》1993,9(3):142-142
颅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较为多见,但硬膜外血肿手术后再次形成硬膜外血肿则较少见现报告如下。陈××,男性,40岁,农民。于某年2月6日9时许,被他人用钢钎击中右额顶部,当时神志清,因头皮破裂出血,即被他人抬到当地卫生院作清创处理手术,术中呕吐一次,昏迷,右侧瞳孔散大,用甘露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资料某男,21岁,被铁管(长80cm,直径3.5cm)多次打击头部后突然倒地。临床急诊CT示右侧颞顶硬膜下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疝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颅  相似文献   

17.
在人身伤亡案件中,时常见到一次打击形成的多处多种损伤。熟悉该类损伤形成机制,了解对它的识别方法,对鉴定工作很有必要。现将本人对该类损伤18例的探讨报告于下。检验资料钝器伤10例。其中棍棒伤3例:一次形成右上、下眼睑小片状表皮剥脱及右颧至右下颌9×2.2cm纵向间断条片状表皮剥脱伴颧骨骨折1例。一次形成受击处挫裂创、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挫伤或颅内血肿,对侧形成对冲伤或延伸骨裂致硬膜外血肿两例;木凳伤1例:一次形成头顶部纵向条形浅表挫裂创,右顶结节外皮下出血、头皮血肿、线状骨折及硬膜外血肿;片石伤1例:一次致头…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系指颅脑外伤后,大量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间隙,产生颅内压迫症状及体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硬膜下血肿相似,一般很难鉴别,多在术中发现。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很低,在法医检案中的发现率就更低,现报道1例以供同行参考。 1 案情及病史摘要 1989年8月29日,安××(男,22岁)因盗窃被关押于看守所后被打伤头部,出现头晕、想吐等症状,未住院治疗。10月16日突然出现晕倒、抽搐、四肢强直、不醒人事等严重颅脑损伤症状,急送医院诊治,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11月3日,颅脑CT诊断:“双侧额部硬膜下  相似文献   

19.
颅内出血与血肿,在颅脑损伤鉴定中很常见,在法医检案中,往往容易把颅内出血与颅内血肿混为一谈,给伤情鉴定以及法律运用带来偏差。我们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共接受临床医师以及县、区法医认定:“颅内血肿”的伤者167人,其中10例我们认为不构成血肿诊断,就此予以总结。1资料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8-62岁,其中钝器击伤7例,车祸3例。伤后均有不同时间(均小于lh)昏迷,伤后4,sh行头颅CT,均证实有颅内出血,量3ml~15Inl,其中硬膜外3例,硬膜下3例,脑内心例,均无脑室及中线移位(见表1)。临床表现伤后有头痛、呕吐,无抽…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严重合并症,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占10%左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40——50%。是法医临床学重伤鉴定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44条规定:“颅脑损伤致成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或者脑内血肿”属重伤。但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总则第二条“重伤是指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第37条“其他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损伤是指上述几种重伤之外的,在受伤当时危及生命或与损伤有直接联系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其他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