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安事变后,关于叶剑英何时到达西安的时间史学界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为12月24日到达说是准确的,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评价叶剑英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后,关于叶剑英何时到达西安的时间史学界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为12月24日到达说是准确的.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评价叶剑英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意叉.  相似文献   

3.
1936年12月,就在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中央组成代表团,赶赴西安,帮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以期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叶剑英作为代表团的成员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重要贡献。事变之后,叶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是以秘密战线方式运作的政治斗争,正是这一特点,致使事变中的事件、人物乃至史料和回忆都显得非同寻常地扑朔迷离。而叶剑英对"苦迭挞"的回忆就是其中之一。 叶剑英的"苦迭挞"回忆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的主动选择;事变前张学良主动邀请周恩来与叶剑英会谈;中共中央在12月4日前并不知情,直至12月9日还无法确认;张学良最后下决心的日子是12月10日。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对西安事变的研究中,人们总以为苏联与西安事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真实的历史恰恰相反。叶剑英西安致电毛泽东:“蒋明日到此。”从1935年底起,蒋介石主动派人去莫斯科试探国共谈判的可能性。当时蒋介石以为,长征中的红军已经不足为患,“安内”基本完成,政策的重心开始倾向“攘外”。如果不乘胜抓住机会同中共和谈,就不能指望从苏联方面得到“攘外”不可缺少的援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和十七路军杨虎城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毅然联合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救国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当天,张学良即电告中共中央。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力促事变和平解决。22日,宋子文、宋美龄也从南京到达西安。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六项协议。在蒋介石承诺"决不打内战"和"一定要抗日"后,西安各方同意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和平  相似文献   

8.
1936年12月24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也是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胜利。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派出由周思来、博古、叶剑英等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西安,作了大量艰苦细致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巨大贡献永载史册。但鲜为人知的是,还有一位名叫高福源的东北军的军官,也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过特殊的贡献。他主动承担沟通红军与东北军关系的任务,最早成为西北“剿共”战场上张学良、王以哲和共产党合作的信使,并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  相似文献   

9.
西安,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在陕西省档案馆藏大量的珍贵档案史料中,70年前西安事变档案史料是馆藏的一大特色,今就孔从洲将军在西安事变中人所未知的故事,笔者依据馆藏中第一手档案史料予以披露,以食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西安事变61周年.提起西安事变,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杨虎城将军.杨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首先提出抗日的.1936年,他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周总理誉为“千古功臣”,被江总书记赞为“民族英雄”.然而,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如何,了解的人并不多.1983年11月,在杨将军诞辰90周年纪念会上,叶剑英元帅指出:“杨虎城将军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业绩永垂史册.”“敌人关押折磨杨虎城,最后毁尸灭迹,这是很残酷的,要向青年们介绍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1.
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均有不同的反响,中国海军的态度如何?西安事变解决后,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西安事变对中国海军的抗战发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过去在研究西安事变时涉及不多。本文拟对西安事变时期中国海军的动向,以及西安事变对中国海军抗战的推动作一些探讨,从一个侧面透视西安事变的影响。 长期以来,日本海军一直充当着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西安事变前,日本将其海军第三舰队的主要力量配备…  相似文献   

12.
孙果达 《党史纵横》2010,(11):45-47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第一份电报是通知红都保安中共中央的,但这份电报究竟是谁发的却是个谜。多年来,学界对西安事变的研究都把张学良或当时中共中央驻东北军联络员刘鼎所发的电报作为保安得知西安事变的开始。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叶剑英元帅在长征途中曾冒着生命危险将张国焘危害党中央的企图及时报告给毛泽东,使得党中央得以及时转移北上;在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中,叶剑英元帅对逮捕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又起到了关键性的决策作用。鲜为人知的是,西安事变前,叶剑英元帅也曾身负特殊使命出使西安,对促成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与我党的抗日联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局面起到了特殊作用。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东北之后,又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企图将中国变成它独霸的殖民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在西安进行抗日的准备工作。张、杨分别派人同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山西的阎锡山和傅作义、北京的宋哲元、山东的韩复榘、新疆的盛世才等各方实力派进行联络,宣传停止内战联合抗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前夕,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史沫特莱正在西安,似乎碰巧遇上了事变,从而成为当时唯一在西安向世界报道事变的外国新闻记者。然而,从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一大杰作的角度来看,史沫特莱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5.
陈公博在《苦笑录》曾提到:"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谜题,一个是究竟起因为何的中山舰事件,一个是如何结束的西安事变。"而西安事变刚结束,毛泽东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西安事变中实际地取得了领导地位"。一场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却在其中实际取得领导地位,并由此推动整个局势的转变。中共的决策,如何影响了西安事变,并如何引导西安事变由审蒋  相似文献   

16.
熟悉中国近代历史的人们一定对西安事变不会陌生.对于在事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的丰功伟绩也仰慕不已。西安事变做为一次伟大的爱国行动,直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但是,许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在西安事变的背后还有一位真正的幕后英雄——高福源将军。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救国会曾对中国的革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其中,对西安事变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救国会对西安事变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救国会推动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转变及合作,为西安事变的发生作了积极的准备;救国会通过杜重远这个桥梁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七君子"事件是西安事变发生的直接诱因之一;救国会是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是现代史上一个重大事件。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西安事变的专著和文章逐渐增多。随着西安事变研究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方针。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处理事变的基本方针是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联系在一起的,因而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陈公博在《苦笑录》中曾经提到:“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谜题,一个是究竟起因为何的中山舰事件,一个是如何结束的西安事变。”中共的决策,如何引导了西安事变由审蒋走向释蒋,一直迷雾重重,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