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罪恶的鸦片贸易榨取了中国大量财富进入18世纪后期,西方国家开始利用鸦片贸易大量榨取中国的财富。1840年前后,英国在孟加拉生产一箱鸦片成本才237印度卢比,在中国售价则为2618印度卢比,高出成本的10倍。当时一印度卢比等于中国0.288两银。这样,每卖一箱鸦片可获得686两银。英国怡和洋行经理、大鸦片贩子查顿承认“在好的年头,每箱鸦片可获毛利一千银元”。这种不平等贸易的暴利驱使西方侵略者特别是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仅有据可查的,从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产生既是以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介入为参照,又是中国在应对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引起的变局中对传统中国所进行的近代改造的客观结果。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传统天下观中的中国:一种普世的文化从严格的政治学角度言之,传统中国的国家概念不同于西方近代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当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后,一些爱国之士要求打开紧闭自锁的大门,学习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这种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被称为“西学”,是与被称为“中学”的封建传统文化相对立的。对西学的学习与否,在华夏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曾引起了一场经久不息的轩然大波。湖南书院较之社会其他机构更早地成了中西文化斗争的阵地,书院的山长和生徒中有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成了近代湖南乃至整个中国令人瞩目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行者。他们中有开风气之先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魏源(岳麓书院学生),有洋务运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鸦片贸易在华泛滥的经济视角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历史的开启与早在1840年之前就在中国形成泛滥之势的鸦片贸易有着密切渊源。中国史学界从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就鸦片贸易的扩大化进行了长期、富有成效的研究。其动因以“扭转贸易逆差”说和“精神腐蚀”说为重。但是从世界银根紧缩、中英贸易的公行垄断、散商制度诞生等几个经济因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究1840年之前中国鸦片泛滥的缘由,不难发现新的、有背传统观点的几点疑问。这些疑问与散商、公行的经济制度相结合,就为我们深入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列强侵略中国的炮火硝烟之中,英国依仗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香港岛、九龙、租借“新界”,从而侵占了历来属于中国的香港地区。英国割占香港岛英国割占香港岛是在鸦片战争期间(184O-1842年)实现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说成是为了“争取平等待遇”,这是强盗的逻辑;必须指出,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据不完全统计,19世纪最初20年中,英国每年平均向中国输出鸦片4000余箱,以…  相似文献   

6.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围绕鸦片贸易和英国对华战争问题,就中国与西方殖民者之间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的手段与方式阐述了重要的观点:落后的清朝政府奉行道义原则,先进的西方列强推行利益原则,从而形成一种"对联式悲歌"。清朝政府的道义抵制并未能阻止非法的鸦片贸易,反而致使政府官员道德上腐化与堕落;西方殖民者推行双重"道德"标准,不仅将财富的获取建立在"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的非法的鸦片贸易之上,还在中国犯下侵略暴行的同时指责中国人的暴行。上述观点对于深化认识当代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以及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相继侵入,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报国图强而英勇奋斗,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在黑暗中探索救国真理,一代又一代的在斗争中流血牺牲。辛亥革命和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  相似文献   

8.
上篇毒之源鸦片战争——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有一种永远难以平复的痛,那是由英国、美国、法国等列强强加的。这种心痛挥之不去,根源就是那将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英国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灾难,战争使他们彻底撕下了“平等”“通商贸易”的外衣,赤裸裸地表现出了他们要奴役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肮脏野心。1773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取得鸦片专卖和制造特权,开始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以攫取暴利,输入量由1800年的4570箱激增至1838年的40200箱,“鸦片流毒,传染日甚,不但军民人等纷纷渐染,即…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即将于今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百年奇耻大辱得以彻底洗雪,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英帝国主义早就图谋夺占中国土地,并对香港虎视眈眈,香港成为其殖民势力蓄谋吞并的目标。1840年英帝国借口保护英商进行鸦片贸易的所谓“利益”,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把香港割让给英国。鸦片战争成为祖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并逐步沦为半殖地的起点,《南京等约》则是西方列…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24,(1):12-15
<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近代中国将明末清初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推进到一个新的重要阶段,严复无疑是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严复以他长期浸泡西学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意识到学习西语的特殊重要性,强调要通过原文获取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重视科学在文明互鉴中的指导作用,主张取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要从掌握构建西方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入手;对西方列强“无法与法并用”、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和近代中国,武汉的经济、文化、社会地位都是很高的,宋明时期形成了“九省通衢”的兴盛。武汉作为当时中国的中心地位是当之无愧的。19世纪的武汉,在文教、军事、外贸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当时政府自上而下的发动、集中投资、地理优势、西方列强重点投资以及张之洞坚韧不拔的行政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浩翰 《传承》2011,(20):72-73,88
民族主义是伴随西欧构建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但对于近代中国来讲,却是在西方列强欺侮侵略的民族危难与社会危机特定历史背景下催生的舶来品。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有着不同于西方历史语境下的民族主义的文化特质。其中,禀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最为突出的特性之一。文化性亦可成为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合理视角。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中国人民在经历了艰难的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后,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它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厄运,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抗日战争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民族命运由此转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民族之一,曾以自己的勤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以自己的繁华与强盛而雄踞地球的东方。但是,到了近代,这个伟大民族却远远地落后于世界其他民族,成为列强欺侮的对象。从1840年起,西方列强接连…  相似文献   

14.
1840年,西方列强以其坚船利炮和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入侵,不仅打破了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的迷梦,也激发了大批仁人志士走上救国救亡之路。从此,民主与法治,同救亡图存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之一。在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的发展都是自洽的,自被列强强行打开国门之后,传统文化在近代部分知识分子眼中就成了中国失败于列强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反而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绊脚石.中国之所以被列强打败,表面上看输给了西方的船坚炮利,而实际上通过他们的层层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败给了西方文化,从而引发了问题意识的错位.国人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应保留什么?其中分清生存和生活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走向自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既是一场社会革新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本文从其思想启蒙方面,作一概略评述.以纪念戊戌“变法”运动一百周年。“戊戌变法”与启蒙思潮互动“戊戌变法”前的启蒙思潮是为变法提供理论与思想而发动的。启蒙思潮在全国形成一种思潮,与1894年我国在中日甲午战争惨遭失败所引起的民族危机密切相关。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多次被西方列强所战败,是基于中国与西方列强在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已为国人所预料之中;而甲午之战被同受西方列强侵略的东方最小的日本所战败。而且失败之惨重,则是国人所未曾料及的。因此,引起全…  相似文献   

17.
薛晨 《前沿》2012,(18):153-155
近代中国在列强的入侵下被迫走上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思想的道路,中国的爱国青年对民主和宪政作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但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将民主、宪政视为国家富强的工具;其次,在引用西方理论和制度过程中强行置换掉制度设计的最高目标导致理论逻辑上的混乱;最后,没有认清中西社会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论述以上三个原因以总结近代国人对民主、宪政的探索历程,以期更好地理解西方近代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8.
“图存御侮”,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潮的核心。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和鸦片输入打破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的失败,把积弱积贫的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暴露无遗。中国要自强,出路在发展民族经济。中国近现代史上持续近百年的“商战”历史,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个道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屈辱求和  相似文献   

19.
天主教传人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近代以前天主教在中国传教收效甚微,大规模传人是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伴随着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轰开中国大门,天主教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利用,成为侵略中国的工具.凭借不平等条约中的特权,许多传教士也犯下贩卖鸦片、横行霸道、欺官压民、掠夺钱财等种种罪行.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协公报》2003,(1):45-48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进入饱受凌辱的时代。随后西方列强纷纷沓至,强占中国土地开辟租界。一时间,中国领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国中之国”。从1860年到1903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等九国相继在天津设立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