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家华 《江淮法治》2012,(11):52-53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专题询问。如何才能确保专题询问真正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专题询问会前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吴邦国委员长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讲到“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时指出:“根据监督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决定的精神.今年我们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奇 《江淮法治》2014,(13):55-55
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向相关国家机关询问、了解相关情况的一种方式.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行使询问权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  相似文献   

3.
刘爱定 《江淮法治》2011,(11):16-17
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日前首次开展专题询问,就群众十分关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询问。"询问人"和"应询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就安全生产"一问一答",特别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3个焦点问题进行"对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相似文献   

4.
农村危房改造是逐步消除农村危房、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关系到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开展,真正惠及群众,来安县人大常委会7月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今年初,来安县人大常委会将询问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列入监督工作计划。为使专题询问活动更接地气、合民意,真正把群众的心声反映出来,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点"出来,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询问而言,专题询问由于没有更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并能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易于取得监督实效。全国人大看重的或许正是专题询问的诸多优越性。然而一直以来,专题询问这种监督方式却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全国人大首次开启专题询问后,公众期待在全国人大的带动之下,能在各地兴起一股专题询问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仅有专题询问还远远不够,专题询问也不能止步于问。吴邦国委员长在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在适当的时候将启用询问和质询两种监督方式,现在全国人大已兑现了启用询问的承诺,我们期盼开展专题询问在全国蔚然成风、与全国人大形成良性互动的同时,也期待着全国人大在启用专题询问之后,在专题询问不能奏效、或是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能进一步启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更具刚性色彩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2,(15):28
近年来,随着监督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率先实践,我省各地人大常委会相继启动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目前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专题询问采取面对面、"一问一答"的方式,开门见山,直击要害,由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就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有关方面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并要求被监督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弊端、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琤  孙宏霞 《江淮法治》2014,(13):12-13
大气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年以来,全省各级人大纷纷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题。多措并举,履行职责,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听审专项工作报告,以及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主题活动……人大的积极作为,努力寻找大气污染的根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促进政府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守护白云蓝天。  相似文献   

9.
王琤  孙宏霞 《江淮法治》2013,(21):34-35
10月31日上午,在合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联组会上,8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中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题,对市政府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询问。长达两个小时的询问会,询问者接连提问。应询者一一答复。所有问题无不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深情。问询者直击要害、直面问题,应询者实事求是、认真答复。作为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成立33年来的首场专题询问会,这次询问不仅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询问权的具体体现,更是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有力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成功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也纷纷将专题询问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专题询问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我们应当为这种监督形式的推广拍手叫好,更要为其对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新考量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郭庆峰 《江淮法治》2011,(23):10-12
10月22日上午,安徽省人大会议中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在专题询问水利改革发展情况。此时此刻.300公里之外的淮北市杜集区人大机关干部目光紧盯电视荧屏.“第一时间”见证了11名常委会委员和8名省直部门负责人的精彩问答。同一天,不光人大工作者.我省许多公众都从荧屏上看到了平日难得一见的询问现场。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与法治》2014,(13):9-12
为扎实推进人大监督工作创新开展,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加强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的综合运用,将开展专题询问作为加强对社会民生领域监督的重要举措之一。2013年9月2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听取政府专项报告的基础上,就社会救助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10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了委员们的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调研、审议和专题询问基础上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目前,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对社会救助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有力推动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创新发展。现将此次专题询问工作情况回顾刊发,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方国强 《江淮法治》2014,(23):54-55
不知不觉,我到人大工作已经超过5个年头了,回想起来到人大工作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展首次专题询问。那次专题询问的成功凝聚了众多的心血。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专题询问的各项工作,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1,(21):47-49
2011年6月28日,石家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开展了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抓住水利改革发展上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询问。市政府有关部门认真给予解答。今年以来争取17亿元国家建设资金何金录委员: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我市是如何具体研究政策、谋划项目、积极跑办、争取资金,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任研 《江淮法治》2011,(13):32-33
5月26日.寿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会议举行专题询问会,就全县城建工作进行了询问。这是继去年询问财政工作之后,寿县人大常委会“梅开二度”进行询问。为将询问权使用好,寿县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坚持向人民问计,向政府问政,不断探索、改进专题询问工作,在3个方面采取扎实措施,确保问到要害处,答到点子上,落实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监督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率先实践,我省各地人大常委会相继启动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目前正呈方兴未艾之势。专题询问采取面对面、"一问一答"的方式,开门见山,直击要害,由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就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有关方面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公开的讨论,并要求被监督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弊端、  相似文献   

17.
《法治与社会》2011,(4):13-14
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监督工作一个亮点。在继续开展跟踪监督、专题调研、公开审议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推出改善监督“新招”——专题询问。2010年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表示,“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专题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审议议案或报告的时候,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情况、实施监督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深入全面地了解情况,切实提高审议的质量。县级人大常委会如何行使专题询问权,怎样才能用足用好“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不断提升人大监督的新境界,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启专题询问,随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纷纷参照其做法开展这项工作。从省级人大常委会米看,2010年上海、湖北、安徽三个省级人大常委会率先开展了专题询问。2011年,共有2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针对26项议题开展了专题询问;2012年,又增加到24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和30项议题;2013年大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这项工作,上半年就有27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就63个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20.
程旭 《江淮法治》2014,(1):29-30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征迁拆迁加速推进,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群众关切,马鞍山市花山区人大常委会以此为主题进行专题询问,找出安置房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监督与支持并行,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