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注射疫苗预防。若采用被动免疫方法,即注射抗猪瘟高免血清亦能奏效。近年来,我们对新购猪苗使用自制抗猪瘟高免血清作预防及对病猪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抗猪瘟高免血清的制造方法 1.动物选择:凡准备在2~3周后屠宰的健肥猪或淘汰的健康母猪均可选用。 2.疫苗: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出售的猪瘟弱毒疫苗。 3.基础免疫:经健康检查,精神、食欲、体温、运动及粪便正常,体重160市斤以上的猪为合格。用猪瘟疫苗10头剂量(作1:50倍稀释,5毫升)肌注。  相似文献   

2.
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PPA)作为一种广谱的免疫酶试剂,用于家畜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试用PPA-ELISA进行猪瘟诊断,结果令人满意。该试验尚未见报道。 (一)材料 1.固相载体:平底40孔聚苯乙烯微量培养板,系上海塑料三厂产品,用前需经鞣酸处理。 2.抗原:猪瘟石门系强毒系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 3.猪抗猪瘟高免血清:用猪瘟石门系血清毒制成结晶紫灭活苗作基础免疫健康猪2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与防制猪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Ohio州。1903年由Deschwoinitz和Dorsot证明病原是病毒。匈牙利的Hutyra Kovos于1908年制成猪瘟高免血清,说明那时欧洲也已存  相似文献   

4.
一、反应要素: 1.溶血素:生药厂出品; 2.补体:新鲜健康公海猪血清; 3.红血球:2%公绵羊红血球悬液; 4.血清:口蹄疫O、A、C、ZB型高免海猪血清, 5.抗原:病畜水泡皮毒。  相似文献   

5.
间接血凝是一种快速、灵敏、简单、可靠的血清学方法,我国兽医界,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诊断方面。笔者于1982年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探索,以用作检测猪瘟抗体,当的所用抗原,系以石门系猪瘟强毒接种健康猪,采发病典型猪的淋、脾,将其磨碎冻融,浸出液经浓缩后作为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以检测猪瘟抗体,曾获得成功。但因来源有限,后乃改用牛肾细胞猪瘟毒作抗原,现将其试验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用聚乙二醇沉淀法从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培养物上清液制备部分纯化抗原,进行猪瘟免疫检测时,因免疫血清中存在抗牛睾丸细胞和抗牛血清成分的抗体,会产生非相关性反应而 干扰对抗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在血清稀释液中加入牛睾丸细胞培养物抗原可有效地抑制这种非相关抗体引起的反应,保证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兽医工作者熟悉的传染病。但作者作抗猪瘟血清效力试验及参与猪瘟免疫程序试验时,人工接种猪瘟石门系强毒,其死亡猪的病理变化,与文献记载及作者过去从事猪瘟血清效力试验时所观察到的均不一致,病变大为退化。为了探讨其原因,作者选择部分猪瘟病死猪的病变材料进行整理,并提出肤浅的见解,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应用抗原捕获ELISA方法分别对现行猪瘟疫苗毒及接种疫苗后产生定型热的兔脾、不同地区可疑猪瘟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ELISA方法对猪瘟强毒组织样品的检测效果良好 ,但对弱毒的检测并不敏感 ,因而可用于野毒感染鉴别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牛源高免血清的应用效果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牛源高免血清是对健康牛进行免疫、攻毒后从采集的牛静脉血液分离的血清。1992~1995年,我们用此血清对3个鸡场的8000多只鸡进行了IBD的预防和治疗,均收到明显效果。现场应用效果在3个...  相似文献   

10.
1984年9月在中国兽药监察所主持下,部属有关药厂参加,在我厂进行猪瘟兔化弱毒毒种安全试验时,发现注苗后21天的免疫猪,采血分离血清,用100个感染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作兔体中和试验(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及检验规程方法,下简称规程法)检不出中和抗体。为此,我们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750~1000个免疫量与乳兔苗4头剂(600个免疫量)进行免疫的猪只,接种后10个月攻猪瘟石门系强毒1ml均获得100%保护,试验表明两者是相关平行的。且在什邡全县19个乡使用9个批号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000个免疫量,免疫558487头猪,观察6~13个月肥育出栏,没有1头发生猪瘟。随机抽取免疫猪血清作IHA与SN,其抗体水平均达抵抗猪瘟强毒的滴度以上。  相似文献   

12.
参照美国的马病毒性动脉炎(EVA)诊断技术和马动脉炎病毒(EAV)标准种毒和阳性、阴性血清,确立了EAV在RK-13细胞上生长的最适条件,制备了标准EAV高免血清建立了EAV微量中和试验。通过对进出口的550头份马血清抗体检测,有19头血清抗体滴度达14~1128。用标准马传贫阳性血清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未发现交叉反应;用自制的琼扩抗原进行比较试验,有8头份为阳性,证实微量血清中和试验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42.1%。  相似文献   

13.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牛奶的制备与应用目前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法病(IBD)主要用高免卵黄抗体和高免血清。我们研制的高免卵黄抗体及鸡、猪、羊、牛等动物的高免血清对IBD的防治效果都很好,但产量低、成本高。根据同一原理,我们在珠江奶牛场,经免疫黑白花奶牛...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试用异种动物—山羊制备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ED)、鸡新城疫(ND)双价高免血清,并进行了效果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与药品: (1)山羊:选择1只体质健康1~2岁的公山羊供制备双价高免血清用,但该山羊经健康观察、检测体温均不得有任何异常。 (2)雏鸡:取自繁自养未经免疫注射的35日龄易感健康京白雏鸡60只,供保护试验用。 (3)种毒与药品:①种毒:选择经实验室检查确定自然感有IBD和ND的患鸡数只,采集脑、脾脏和法氏囊,供制备二联组织灭活苗用和发病感染用。②IBD和ND二联组织灭活苗:由本研究室制备。③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均由郑州兽用生物制  相似文献   

15.
为证实猪瘟疫苗免疫后实有抗体,将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下称乳兔苗)及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下称细胞苗),用中和试验(SN)及猪瘟间接血凝试验(IHA)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用农业部成都药械厂(下称本厂)生产的乳兔苗,在母猪空怀时以4头剂(600个免疫量)免疫,其所产亲代仔猪,于50~60日龄时,再以细胞苗750个对兔感染量(即部颁规程1头剂)免疫接种,俟免疫持续期至6~10个月,取血清作SN及IHA测定。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1980~1986年间,对猪瘟兔体中和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一可定性,二可定量;并同步探索出中和价与抗猪瘟强毒成正相关平行线的滴度,为猪瘟免疫防制监测提供了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中和试验用种毒系农牧渔业部成都药械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淋脾冻干毒(F488、F495代,毒价达2×10~(-4))存-15℃冰箱备用。 (二)攻强毒猪用种毒系农牧渔业部成都药械厂生产用的猪瘟石门系强毒,脱纤冰冻保  相似文献   

17.
应用2种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猪瘟兔化弱毒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细胞培养中猪瘟兔化弱毒的ELISA抑制试验。对20份不同批次的猪瘟兔化弱毒牛睾丸细胞培养物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法可较准确地反映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产量;将病毒培养物置4℃、25℃和37℃3天、超声裂解、冻融3次和6次等不同方法处理对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通过与兔体接种试验比较,探讨分析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生产工艺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83年,通山县种畜场因从外地引进猪致使哺乳仔猪发生猪瘟,虽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加强免疫注射,仍然控制不了疫情,死亡仔猪186头。后采用初生仔猪哺乳前就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简称初免,以下相同)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就控制了疫情。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效果,从1983年秋到1985年底,我们使用这种初免的方法,先后在通山县种畜场、咸宁地区种畜场接种了205窝2009头初生仔猪。实践证明,初生仔猪哺乳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使用Thiverval株猪瘟弱毒,进行HC—IFCNT的初步研究。证明了该株猪瘟病毒(HCV)作为试验病毒的可行性,及其中和物接种细胞后培养温度提高到37℃,缩短终判时间到2天的可能性。试验对70日龄S5份、5~6月龄34份、7月龄44份猪瘟非免疫猪血清,进行猪瘟母源抗体的监测。结果70日龄阳性率52.3%;至5~6月龄全转阴性。7月龄44头双份血清,送本实验室与英国威桥中心兽医实验室各1份,试验结果双方一致,均阴性。对70日龄40份血清,与目前国内常规法猪瘟兔子中和试验(HC—RNT)作对比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7.5%、42.5%。  相似文献   

20.
用BHK-21细胞增殖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鄂A株,病毒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聚乙二醇浓缩后与等量经胰酶处理的乳胶制成凝集试验抗原。此抗原与伪狂犬病标准阳性血清、免疫猪血清和临床发病猪血清以及新鲜血清样品均呈现明显的凝集反应;与标准阴性血清和临床未感染PRV的猪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与猪瘟阳性血清、衣原体病阳性血清均呈阴性反应。证实所建立的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微量、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用于伪狂犬病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特别适宜基层现场检疫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