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权》2009,(1):9-11
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哪些进步?您如何认识和评价现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局面?答: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新闻宣传工作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人缘血脉,使民革福建省委成为全国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30年来,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民革福建省委强调福建对台工作要突出“重”与“特”,从一张贺卡、一个电话开始,不断丰富祖统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从民间交流扩展到党际间交流,不断创新对台工作机制,提高对台工作的层次与内涵,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为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1959年在担任全国政协主席时亲自倡导创建的,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周恩来同志讲:“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方面记录下来。”他还说:“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对3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对台工作的实践,既需要从宏观的角度、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和提升,又需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方针的贯彻、政策的执行等具体实践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5.
今日中国:您认为目前中医养生热兴起的原因何在?黄建始:中医养生热的兴起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SABS危机唤醒了中国人的健康意识。中国在改革的前20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命’变得值钱了;二是重技术、轻科学的风气,使得学术界没能为百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百姓只好拿老祖宗的东西来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6.
过去30多年选择的改革路径,是适合中国的 周志兴:1980年代是比较独特的年代,“文革”刚结束,很多旧东西要改掉,新东西要建立起来,社会明显地处于转型期。现在看来,改革最初的1980年代是有共识的,而且那时共识好像更容易达成,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7.
孙亚夫 《黄埔》2013,(2):64-68
我们党十七大以来的对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两岸关系从高度危险的关头转向和平发展,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在对台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这5年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总结5年来对台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放 《人大研究》2008,(3):26-30
一、从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谈起 问:民主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国人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2007年春天,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研究员发表了《民主是个好东西》,引发了众多有识之士参与讨论民主问题。在媒体上我们看到,有许多人赞赏这个充满智慧、绝妙而又幽默的说法,随后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如有人说“民主是不坏的东西”、“民主是不很坏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竞说“民主是坏东西”、“民主不是东西”等等,不一而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认为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9.
荐书     
《创造》2011,(12):103-103
《看懂世界经济的第一本书》:告诉你身边的世界经济 辛苦赚的钱为什么成了泡沫?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怎么就影响了你的工作?通货膨胀又是怎么让你有钱却买不起东西的?本书从这些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出发,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价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公安政治工作的成就?广大民警的思想心态到底如何?下一步,又该如何推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带着这三个问题,从2012年7月开始,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组成调研组,利用4个月的时间,采取网上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走访调查为辅的方式,开展了全省公安队伍思想状况调研。2013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按照公安部政治部的统一部署,调研组由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几位副主任带队,再次深入基层,采取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就某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化调研。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报告全文刊登,以期对公安政治工作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杨立宪 《台声》2008,(1):18-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我们从事对台工作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台政策新思维。具体而言表现在:(1)进一步明确界定“一个中国”即两岸关系现状。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12.
地方人大从设立常委会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回顾这30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进行的生动实践,对于在基层人大常委会工作多年的我而言,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开展监督工作中的“六个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十七大以来的对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两岸关系从高度危险的关头转向和平发展,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进入巩固和深化的新阶段。在对台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这5年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总结5年来对台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范颖华 《小康》2014,(7):50-51
对企业家而言,第一要务是把胸怀放得纯正、干净些。搞足球就是足球,按照足球运动、足球市场的规律做事,作为一个企业家,不按照这一点做事,老想着从足球中赚到别的什么资本、什么东西,只会令中国足球雪上加霜。《小康·财智》:您怎么看待世界杯所刮起的足球经济热,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石雪清: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世界杯从一个单纯的体育竞技项目转变成体育与经济紧密结合,商业无孔不入的一台大戏。最近20年,国际足联通过世界杯卷走的财富有几千亿之巨,只赚不赔,韩日世界杯也拿走将近500亿。  相似文献   

15.
刘晨光 《群众》2013,(3):I0067-I0067
2012年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向与会者推荐:“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实际上,整个2012年,这本书一直很畅销。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前,即上一世纪的30年代,陈翰笙率领一批青年学人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历时六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通过对大量确凿资料的分析研究,他们得出结论: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陈翰笙为什么要做大规模的中国农村调查?何以能科学地成功地进行调查,何以能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做出合乎实际的结论?笔者在上一世纪80年代聆听过陈翰笙关于个人历史的几次讲述,近又阅读了他的自述和有关农村调查的文献资料,撰写成本文:从陈翰笙的学术经历和革命历程说起,概述当年大规模农村调查研究的经过,并特意简要介绍他在晚年所作的两项很有价值的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元旦,是载入对台工作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这份重要文告的发表,标志着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重温这一重要历史文献,回顾30年来两岸关系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贯彻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信念,激励着我们继续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23,(7):66-68
<正>作者简介:杨亲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海研中心研究员。内容简介:本书选取从1949年到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当年对台工作或对台工作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的回忆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对台工作重大决策和历史事件。通过本书帮助读者了解、重温、学习党和国家对台工作重大决策的时代背景、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发展脉胳,以及对台工作重要事件的前因后果,让这段被当年亲历者忠实记录下来的对台工作历史为今天及未来的对台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许朝阳 《台声》2011,(11):48-49
今年是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也是我从学校毕业,到陕西省台联机关工作的第9个年头。在匆忙工作之余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思绪,才发现人生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历程,感慨岁月如梭飞速流逝。我在台联领导和老台胞的关心和帮助下,从一个对台湾知识不甚了解的“愣头青”,到逐渐成长为对台工作的“老兵”,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感到了人生的无限充实。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文化部颁布了《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1990年,文化部开始启动《公共图书馆条例》起草工作,后因故中断。2001年初,政府提出启动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进程,于2008年11月决定正式启动《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今年初,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宣布,《公共图书馆法》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二类项目。中国公共图书馆立法进程何以如此之曲折?中国公共图书馆法应有什么样的基本制度安排?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能有或有什么样的最终保障?笔者认为,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