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萍 《学习论坛》2006,22(12):15-17
每个人在学会谋生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守护自己的良心.每个人都有守护自己良心的意识,社会才会有健全的良心观,社会才会进步.要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就必须充分发挥良心的社会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良心观的教育,培养和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自觉地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做官先做人     
刘勇民 《新湘评论》2006,(12):54-54
做官先做人,做人要讲良心。 良心是什么?我一次一次地问。  相似文献   

3.
良心永驻     
良心永驻艾广明近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良心”这个词。良心是一种文化。心,古人指心智,也就是人的思维特性,人以思维区别于一切动物,同时也形成不同于动物种群的人际关系。达尔文认为:人与低等动物间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做官先做人     
做官先做人,做人要讲良心。良心是什么?我一次一次地问。良心是心吗?能听得见它的跳动、能感觉到它的波动吗?良心其实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马克思说过:“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良心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的内心的正确认识。它的主体就是一定社会规范的外在要求经过人们内心沉淀而形成的潜在的言行规则,比如赡养父母,对老人要尊重,对朋友要诚实等。良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告诫我们多做有益于大众的好事,不做坏事。做人要讲良心。做人讲良心,就是要用宽容来安…  相似文献   

5.
贝丽静 《世纪桥》2012,(7):145-146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发展中,不仅要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也要肩负起社会良心、文化生产者和四有公民培育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所谓"良心",就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与必须承担的责任的一种内在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表现于行为之中就是道德行为,因而良心与道德是密切相连的、不可分割的。无论是对于一个人形成健全人格,还是在促进社会秩序的良序化与和谐化上,良心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无论是从其个体成长,还是社会要求维度看,针对其开展良心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看,开展大学生良心教育必须以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学工部门积极实施与教辅人员以身垂范等方面协同开展、共同发力为基本途径,并最终落脚到唤醒与激发大学生的羞耻心上来。  相似文献   

7.
毛尖 《廉政瞭望》2010,(22):43-43
也许因为我在高校工作,家里又有一个要上小学的孩子,我发现,这些年,在各种场合,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中国教育。每次谈完,我们都像陈胜吴广一样,觉得再不揭竿而起,就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了。可是,一年又一年,除了变得更加愤怒,我们也还是束手待毙。  相似文献   

8.
“当干部,要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群众,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说这话的是广饶县丁庄镇王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孟梅。  相似文献   

9.
“每一分钱都带着北京人民的体温,带着北京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大爱,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如果浪费一分钱或发生不廉洁的问题,良心不得安宁。”一年多来,北京城建集团在援建一线开展“廉洁伴援建”活动,不让援建染上污点。  相似文献   

10.
鲁从阳  陈伟龄 《唯实》2010,(4):40-45
构建理想人格,价值因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良心和良知角度出发,分析理想人格构建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可以发现,理想人格所要求的是以良心为主宰、以审慎的良心法则和良知判断作为道德实践原则的情感和价值主体,表现为一种具有高尚和丰富情感以及明确的价值原则和意识的个人。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那些“另类”、“美女”、“武侠”和“戏说”类的小说充斥书店书摊,离文学作品教育人娱乐人的宗旨差之十万八千里。最近有幸看到宗安、宗勇两位作者合作的长篇小说《良心的呼唤》,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看完之后,感到这是一本真正的严肃小说,是启迪人、教化人的好作品。我说这是一部好小说,主要理由是小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个大问题,这就是“良心”。小说的提法和写法不寻常。按传统规范,小说创作应当情节离奇、寓意深藏,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良心的呼唤》却一反传统,它不仅保持了动人的故事情节,又能直宣主题,令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2.
加强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增强其良性行政的责任感、拒腐防变的认同感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感。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多元文化价值观、官本位思想和功利性择业动机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录用公务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新录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时,要根据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即他律期重在认识职业义务,自律期重在形成职业良心,价值目标确立期重在建构理想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3.
良心     
什么叫良心呢?就是要做好事,要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的事情,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姿态,要有愿意为别人服务的精神。有一个企业家和我讲起他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星期都会带6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  相似文献   

14.
刘献民 《新湘评论》2007,(12):43-4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心,这是几倍于体验和感受的认识,羞耻、责任、义务、奉献就是从这一举动中派生出来的。”我担任德育校长多年,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良心感是启动学生道德内动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既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共同基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是关键。公民道德教育的一项带有基础性的任务就是要普及道德知识,培育道德良知,弘扬民族精神,帮助广大公民加强道德修养。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重视职业良心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的合作力,坚持行为引导与舆论扬抑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凝聚力爱国主义是千…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2,(16):64-65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当夏季来临,暴雨不断,“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经常接受考验。  相似文献   

17.
沐海 《求贤》2009,(8):34-35
孟新,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天津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河东区首届“名师”。与学前教育事业结缘的25载春秋中.她始终怀抱着一个朴实无华的信念——如果是我的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该怎样做?正是在这“做良心教育”的叩问与反思中.她审视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凝练着园所的办园特色.打造着优质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8.
董纯石 《奋斗》2008,(4):55-56
尽管一个时期以来,国家从看病收费上,多次进行药品降价。严格核定收费标准,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用综合手段治理医疗服务收费高,但是仍然未能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医务工作者存在严重的良心违价现象。  相似文献   

19.
廉政文化这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靠严惩,要靠制度、靠法治,也要靠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文化的优势和特色,融合教育的功能。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教育人,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以教育吸引人、教育感染人、教育鼓励人、教育影响人、教育带动人,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引导作用,积极有效的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推行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使命,推行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秉承政府良心责任,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改革要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