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效的警察执法战斗方式是缉捕犯罪嫌疑人最基本的途径。要达到效果,必须由执法的主体——人民警察来实施。而战术行动方式的警察意识、战术行动目的的警察意识和战术行动规律的警察意识是警察战斗行动必须包含并具备的,否则,再好的战术方案、战斗计划都是枉然。  相似文献   

2.
李连忠 《政法学刊》2007,24(2):83-85
目前由于流动性犯罪不断增多,在许多情况下民警必须对那些身份尚处于“隐性”状态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缉捕。因此必须针对其犯罪的特点,以精确打击为目标,灵活地运用战术原则,制定科学的缉捕方案,确保缉捕行动顺利、安全。  相似文献   

3.
蒋小兵 《政法学刊》2003,20(6):77-78
人民警察在执法行动中,面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警察缉捕行动任务艰巨,瞬息万变,极具危险性。研究警察实战应用战术,转变思想观念,针对性展开教学改革,提高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战术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准确有效的控制、制服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在缉捕犯罪嫌疑人时,应根据情况选择缉捕战术类型和缉捕战术程序,从而保证自身安全,顺利完成缉捕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于战斗在“严打”行动第一线的警察来说,正确掌握查缉战术清查行动的方法和技巧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当你接到任务去清查时,很多事情你是难以预计的,如果行动步骤计划周密,就可避免疑犯逃走,或有机会向你袭击,或让处境恶化而失去控制。在严打斗争中我们如何运用清查行动这一行之有效的战术方法,尽快发现和缉捕疑犯呢。下面所介绍的清查行动的内容,未必适用于所有情况,但却是可以借鉴、采纳并予以选择、发挥的战术、技术方法。预期清查行动是指在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后,警察在行动前已知疑犯的体貌特征,已经掌握了清查目标的一些犯罪活动特点,在预  相似文献   

6.
战术心理战在警察实施清查行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伟 《政法学刊》2005,22(6):96-99
公安机关实施清查行动是针对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落脚或来往出没的地点、场所进行清理和检查的一类作战行动。警察通过清查行动其目的在于寻找、发现和缉捕违法、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心理战是攻心战。警察心理战,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渠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及手段,为了治理、防控、打击、制服社会违法犯罪,而积极地影响、作用或利用执法对象心理状态、品格及其心理弱点的活动过程。而清查行动中实施战术心理战,则是警察为了在执行清理和检查任务时,为达到战术目的而进行的心理攻势,这是一种对抗状态下的战术心理战运用。通过清查行动中战术心理战的应用,尽快识别作战对象,从而达到清查行动的战术组织实施目的,提高清理检查行动的适应性和效率效益。  相似文献   

7.
郭林 《政法学刊》2010,27(2):122-125
现代缉捕行动,特别是针对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犯罪的缉捕行动,仅凭警察一人作为独立实施主体的单警缉捕之传统作战模式,已难以胜任,多警、多警种、多警力单位协同缉捕、合成作战,遂成为必然。而作为其关节点之一的“默契”,则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唐瑞民 《政法学刊》2006,23(1):126-128
防暴队形是人民警察在处理群体事件时,有效的控制聚集人群的一种基本战术措施。其内容包括大、中、小规模聚集人群的阻拦、包围、分割、驱散、缉捕等,主要目的是达到驱散、控制、制止、缉捕闹事头目和保护重要人物或国家重要设施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缉捕行动,最棘手的莫过于对严重暴力犯罪分子的缉捕,因为这类犯罪分子手中大多有强杀伤性的武器如枪支、爆炸物等,且他们大多是反社会心理强烈,心狠手毒,血债累累的亡命之徒,在被缉捕过程中往往拒捕行凶。缉捕行动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无辜群众和缉捕人员的伤亡。这就要求对这类犯罪分子的缉捕  相似文献   

10.
缉捕行动指挥的基本特点指挥的执法性刑警缉捕犯罪嫌疑人是一种执法行为,指挥活动必须围绕执法目的而进行,同时必须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实施强制措施和手段,这是缉捕行动指挥最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有奖发票"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一种新方式,因此,"有奖发票"的法律性质尚未明确。"有奖发票"是行政行为,而非民事行为;"有奖发票"不同于行政奖励,是行政指导行为,税务机关的兑奖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明确其法律性质对于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侯泽福 《河北法学》2011,29(11):140-145
美国集团诉讼已介入到劳资纠纷、环境污染、产品责任等公共事务领域并产生重要作用。证券集团诉讼具有损失填补、威慑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政策形成功能等,这些功能是其作为法律制度存在的根本依据。我国应仔细考量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制度的价值及功能后,再结合本国的法律和文化、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等将集团诉讼制度移植到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3.
诉的利益是诉讼法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当事人在其利益受到不利影响时,寻求司法救济的必要性。诉的利益理论不仅应在防止原告滥用诉权、避免被告无端应诉和避免司法资源浪费方面发挥消极作用;更应当在权利生成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诉的利益的认定标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利益衡量问题。诉的利益的范围直接影响法院的主管范围、原告资格以及诉讼类型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诉权入宪: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人权的重要内容,是公民获得司法救济、实现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诉权启动的司法审判程序是保障人权实现的最有效的机制。从宪政的角度把握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诉权入宪作为宪政实现策略的实践意义,必须首先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诉权,提升诉权的保障水平,并通过诉讼法和实体法对诉权加以具体化和规范化,完善诉权的宪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徐继敏 《河北法学》2006,24(4):11-14
证据规则在行政裁决程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行政裁决应当确立行政机关依职权调查案件事实原则.行政裁决证明责任分配办法是"谁主张谁举证",行政相对人分别承担证明责任;行政裁决程序应当采用优势证据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6.
都本有 《河北法学》2005,23(9):96-102
从涉外民事诉讼模式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权、翻译与律师制度、上诉与再审制度,以期能够对涉外民事诉讼模式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法作为任何法治国家中所广泛存在的一种政府行为,其对于推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行政文明作为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精神追寻所在,对其具有重要的指引和评价作用,遵循行政文明的精神有助于行政执法行为在不断的检点和矫正中沿着"善"的轨道运行。我国政府应当以行政文明这一精神为引领,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理念创新,实现政府的自我再造。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I analyse linguistic mean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causality in court. Identifying the causal relations that induced the occurrence in real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the mental element of the offence is considered proving criminal intent is showing existence of a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an intention and a legally prohibited act.I show that the legal significance of an action depends on the time of the action relative to other events. I will show that in the legal-criminal discourse simultaneity implies causality. In particular, if discussing a concrete occurrence, an event is proved to be simultaneous or almost simultaneous with an action – then causation between the action and the event is commonly implied if the event seems to the court as a reasonable motive for the particular action.I exemplify how the institutional speakers use time conjunctions indicating actions that happen simultaneously or almost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prove existence of a causal relation, and how they present the simultaneity as incidental in order to deny existence of such a relation.  相似文献   

19.
李垒 《法学论坛》2012,(2):85-90
行政行为的附款包括条件、期限、负担、负担保留以及废止保留等类型。信赖保护在行政行为变更或消灭中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信赖保护对于附款行政行为是否依然适用则依附款类型的不同情形而异。比例原则是判断附款是否违法不当的重要标准,其不仅在附款形式的选择方面,而且在附款的实质内容方面,都有其具体的运用。当附款违法时,相对人最有效的救济方式,应是提起课予义务之诉,请求法院依据附款违法类型采取不同的权利保护方式;而不是以附款与主行政行为是否可分为标准来决定是否采取单独撤销附款之诉的权利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诉讼法的控权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是由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的一种活动,以国家审判权为中心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以当事人诉讼权利为本位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民事诉讼法是典型的公法,控制和规范审判权依法行使应是民事诉讼法最基本的功能。民事诉讼法要严格控制法院的审判权,不断激活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充分肯定和发挥律师在监督和制约审判权行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才能使民事诉讼最大限度地接近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