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查逮捕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主体,实践中却没有规定可操作的程序,针对审查逮捕中的非法证据难以排除的现状。笔者结合职务犯罪案件中证据的特性、审查逮捕时证据的可变性,借鉴侦查活动监督的方法的操作程序,认为对审查逮捕中的非法证据规则适用,应着重于非法证据的合法化转换、瑕疵证据的补救完善上。  相似文献   

2.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具有局限性,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时不仅需要通过证据审查来排除合理怀疑,还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引导侦查取证,从而不断完善证据体系,保证诉讼顺利。依靠捕前介入侦查、不捕后的补充侦查与逮捕后的深入取证这三种方式,能够为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强奸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是开展侦查、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法策略进行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打击强奸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列强奸案件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刑事案件,能够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侦查系列强奸案件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到的一个手段是诱惑侦查,而诱惑侦查又是一种饱受争议的侦查,批评之声甚多,因此,很有必要从合理性、可行性以及使用的原则等方面对诱惑侦查在系列强奸案件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并予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强奸案件因其复杂的证据架构和易变的言词证据,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翻供、被害人改变证词、证据链条不完整等情况,成为审讯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强奸案件的审讯极具复杂性,当前这种审讯对策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必须深化强奸案件审讯对策的研究。强奸案件的审讯要求包括在审讯之前,做好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收集工作;在案件性质认定上把握好罪与非罪以及强奸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差异。强奸案件的审讯对策主要包括熟悉案件材料,制定讯问对策;注重讯问细节,获取隐性证据;询问被害人应讲究方式方法;广泛收集证据,准确认定犯罪;适时使用证据,巧妙利用暗示,及时揭露狡辩;注意合理化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审查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正确理解并把握审查逮捕的证据,是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工作。证据是办案的根据,依法审查证据,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判断案件性质并发现和严格依法排除非法证据,是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办案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强奸案件的证据采信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颇受争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直接证据的稀缺。针对强奸案件的证据收集和运用中所存在一系列的疑难情形,司法机关不必追求证据之间无任何矛盾,而要从全案证据出发,采取"自由心证"与"相互印证"相结合的证明方法,并运用对质制度,做到完整证据链条支持下的内心确认即可。  相似文献   

8.
强奸是一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刑事犯罪。我省近几年逮捕的刑事案犯中,强奸犯比重均占第三位。强奸属于阴私案件,知情面小,证据来源少,所以被害人如实的告发与陈述,对认定案件、证实犯罪和犯罪人至关重要,然而,有些强奸案件中的被害人,由于多方面原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和询问,使得预审阶段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破案"概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破案是指侦查部门对所立刑事案件,经过一系列侦查活动,在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并进行多次讯问,各种线索、证据进一步挖掘、收集的基础上,对侦查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后,认为收集到的证据充分确凿,案件事实、责任大小清楚,案件的主要情况得到了多种证据的印证、证实,侦查活动基本完毕的一种认识.它是一起特定案件(不是某一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接近侦查终结时的一道程序.  相似文献   

10.
审查逮捕讯问是侦查监督的核心程序,是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的关键环节。由于传统诉讼理念的影响,检察引导侦查机制、"捕后不诉率"等考核指标的存在,以及讯问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我国审查逮捕讯问制度偏离了公正性轨道,出现了讯问主体立场不一、讯问过程流于形式、讯问人权保障薄弱等问题。为完善审查逮捕讯问制度,应改革不合理的权力配置结构和考核、追责机制,使审查逮捕讯问的公正审查功能归位;坚持讯问主体的公正性,构建递进式讯问模式;完善权利义务告知模式,强化律师帮助的实效性,加强人权保障;简化讯问笔录制作,建立有利证据移送制度;实行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加强律师对讯问过程的监督,探索建立逮捕听证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由于具有特殊的身心特点,在刑事诉讼中需要特殊的保护。考虑到我国目前审查逮捕程序正当性相关规定的缺失,有必要在未成年人案件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律师参与机制。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案件审查逮捕程序进行试点改革,尤其是对律师参与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应当保障律师通过讯问时在场、会见、阅卷、收集证据、提出意见等途径参与审查逮捕程序,同时应当从通知、受理、审查处理和救济等四个方面完善检察机关听取律师意见的程序。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及证据运用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品案件侦查不是在接到报案后启动的 ,而是从获得情报、线索开始 ;多数毒品案件侦查不是围绕犯罪现场进行 ,往往涉及广泛的区域 ;毒品案件侦查使用“同一认定”的少 ,控制下交付的多 ;毒品案件侦查主要依靠“策略”和“手段”。毒品案件的证据类型较为集中 ;侦破毒品案件必须采取公开查缉与秘密手段相结合来获取证据 ;由于毒品案件获取证据更为困难 ,侦查人员须特别增强证据意识 ;当场缴获的毒品 ,应依据事实推定原则认定犯罪  相似文献   

13.
警察出庭法律地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出庭研究已从探讨其"必要性"转为构建出庭规则。警察出庭的权利和义务是实现警察出庭解决专门性问题之功能的保障。警察出庭的证明目的分为证明案件事实和证明证据可靠或侦查活动合法。警察出庭作证陈述对象包括证明案件事实、证明鉴定见可靠和证明证据收集或者侦查程序合法。警察出庭陈述的证明对象决定了警察出庭作证时的身份是类似于证人还是司法鉴定人。现场勘查人员、侦查实验实施者、负责全案分析的侦查人员和侦查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时,其法律地位与司法鉴定人类似。履行见证、监督侦查活动的专家出庭作证时其法律权利义务与证人相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的迅速发展,其发展的"瓶颈"--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上银行犯罪现象诸多,其实都是传统犯罪形式的翻新.对于以网络为基础的网上银行犯罪,证据资料易被篡改、销毁,并且在侦查取证时技术复杂、要求较高,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较之于传统案件相对困难.因此,必须基于网上情报信息搞好网上银行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电子证据的提取以及电子证据的保全工作等,从而有效打击网上银行犯罪.  相似文献   

15.
强奸案件被害人的陈述,是开展侦查、预审,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它在案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询问被害人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确保不枉不纵,以便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强奸犯罪活动,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不容忽视的课题。一、要研究被害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偷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是这几类案件侦查的重要环节。这三类案件具有各自不同的讯问要点,讯问时,要挑选精通财税、会计、法律的人员,熟悉案情,收集证据,选择讯问途径,确定讯问的突破口及核心问题,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毒品犯罪形势的日益严竣,我国缉毒部门在侦查毒品案件时存在线索来源少、证据收集难、办案经费不足等问题。可通过广辟情报线索来源,物建尖子信息人员,及时收集保全证据,增加对缉毒部门的投入等措施加强对毒品案件的侦查。  相似文献   

18.
侦查辨认具有科学性和局限性,规范侦查辨认的程序,能维护侦查辨认笔录的证据效力。侦查辨认的启动应根据侦查所处的"知道犯罪嫌疑人阶段"和"不知道犯罪嫌疑人阶段"两个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不知道犯罪嫌疑人阶段",侦查辨认的启动具有任意性;在"知道犯罪嫌疑人阶段"应提请侦查辨认。侦查辨认的时间和地点是证据审查的重点,应注意完善侦查辨认的相关手续。侦查辨认的组织者应为专门的非承办案件的侦查人员,并实施侦辨分离制度。建议侦查辨认采取排斥见证人的制度,并严格执行证据审查制度,以维护侦查辨认的公正合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存在着高发的态势,同时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等特点。这些都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难度。传统突破职务犯罪案件主要依靠讯问,采取"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本文从证据的角度分析出发,利用现场勘查来寻找证据为案件的侦破打开缺口,力图通过职务犯罪的现场勘查寻找证据,实现"由证到供"侦查模式的转变,提高侦查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品格证据规则作为基本证据规则长期存在于英美的刑事诉讼实践中,其核心在于避免刑事审判中不公正的偏见对案件客观事实的发现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此项制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对其争议颇多。美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强奸盾牌条款",对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名声采用了有限可采的办法,即一般不采用,但存在例外规定。基于证据性质、被害人保护等诸多因素,我国应该明确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