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视察金门时,提出了两岸关系未来的努力方向。他说,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是台海永久和平的基础,两岸政治统合的第一步必须从经贸及文化的统合开始着手;两岸必须重启协商的大门,复谈的第一步就是先行互访,8月1日以后,他将推动民进党组团访问大陆;两岸“三通” 是必走的一条路。尽管当局的宣传机器称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次谈话  相似文献   

2.
范丽青 《台声》2002,(7):1-1
要求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强烈呼声,近来再次在台湾岛内响起,并在台湾当局领导人上任满两年的时候,成为工商界和社会舆论一致关切的话题。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大声疾呼“绝对赞成三通”,指出“现在台湾许多人知道该做什么”,但台湾当局却“没有去做”,“老百姓心里都很闷”。统一集团总裁高清愿实话实说:“如果问企业界100个人,100个人都会说希望两岸赶快三通。“三通”,这是一个在海峡两岸呼吁了22年的未竟诉求。“三通”之所以迟迟未能实现,主要障碍在于台湾当局。一心搞分裂的李登辉在台上12年里,一再为台湾…  相似文献   

3.
编辑布吹风     
《两岸关系》2002,(7):3-3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5月21日关于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讲话,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连日来,台湾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希望台湾当局尽快授权民间人士与大陆协商两岸“三通”。一些有影响的工商界人士还主动请缨,愿意得到授权后参加两岸“三通”协商。  相似文献   

4.
刘红 《统一论坛》2003,(5):14-17
前不久,陈水扁带着一批媒体“老总”进行名为“看见台湾进步之旅”的“神游”,当晚,他在鹿港“茶叙”时发表“两岸直航三阶段说”,表示加速“直航各项准备工作”,在2004年3月选举后进行“两岸协商”,在2004年底实现“三通”。此话很熟悉,2002年5月9日,陈水扁同样带着一批媒体“老总”神游到大担岛“神泉茶坊”茶叙,表示“两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条路,无可回避”、“两岸三通可以考虑委任授权民间谈判”。  相似文献   

5.
兰沁 《台声》2002,(8):1-1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三通”再度成为两岸热点话题。台湾在野党及工商界多个“三通”经贸团相继参访大陆,掀起了又一轮推动两岸“三通”的热潮。7月5日,钱其琛副总理在会见台湾两个访问团时表示,“只要把‘三通’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尽早可以实施,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钱副总理充满善意、诚意和务实的讲话,得到了岛内工商界和舆论界的热烈响应。令人遗憾的是,7月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的回应却说,如果将两岸“三通”看成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就是预设前提、条件、泛政治化,是不可以的”。再次拒绝了大陆…  相似文献   

6.
阿甘 《台声》2003,(3):12-14
1月28日,交通部、外经贸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和邮政总局等两岸“三通”业务主管部门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江主席八项主张发表8周年。座谈会上,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外经贸部副部长安民、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杨国庆分别发言。大家在发言中回顾了8年来各部委为务实推动海峡两岸“三通”做出的各项努力,呼吁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早日实现两岸“三通”。胡希捷在座谈会上发言说:“我们一贯主张两岸直接通航。20多年来,祖国大…  相似文献   

7.
越东 《两岸关系》2002,(8):10-10
台湾当局为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以“三通”威胁台湾安全、直接冲击台湾的经济为借口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从两岸试点直航五年情况看,并未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也没有出现一起商务纠纷。两岸直航会威胁台湾安全的借口不攻自破。如果台湾  相似文献   

8.
最近,台湾“立法院”刚刚“放假”,就有3个以“立委”为主组成的访问团前来北京,商谈“三通”的事。由“营业额200亿元以上的企业”工商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参访团已来访。似乎台湾领导人谈了“三通是必走的路”的话,“三通”参访团才登陆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吹风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5月21日关于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讲话,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连日来,台湾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希望台湾当局尽快授权民间人士与大陆协商两岸“三通”。一些有影响的工商界人士还主动请缨,愿意得到授权后参加两岸“三通”协商。  相似文献   

10.
辛旗 《统一论坛》2003,(6):9-10
随着2004年3月岛内“大选”的日益临近,台湾当局在两岸“三通”议题上,接连抛出了所谓“两岸直航三阶段”、“两岸直航之影响评估”、“货运便捷化”方案,刻意摆出对两岸“三通”的积极姿态,并大肆炒作。  相似文献   

11.
5月25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CI-6011航班在由台湾飞往香港的途中,在澎湖海域发生空难,使机上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华航”空难发生后,台湾媒体对台湾当局迟迟不与祖国大陆实现直航“三通”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当前万事莫如“三通”急。笔者也认为要确保旅客的生命安全,两岸“三通”已经是台湾当局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红 《统一论坛》2003,(3):45-47
断定两岸“三通”会影响台湾“军事安全”,一直是台湾当局的基本立场。随着近来两岸“三通”在海峡两岸掀起一波一波的高潮,“直航”会影响、危及台湾“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两岸“三通”一直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焦点问题。祖国大陆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两岸直接“三通”的主张,20多年来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了局部突破,但由于台湾当局给两岸通航设置了重重障碍,致使两岸直接“三通”至今无法完全实现。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不仅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而且对福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淑玲 《台声》2002,(7):43-43
华航台港航线发生重大空难,使台湾企业界要求早日“三通”声浪更为显著,台湾当局原规划的“先海运、后空运”政策也势必会面临更严酷的挑战。民间争取“三通”,之前关注的多是商务旅行时间、货品运输成本,希望透过直航提升台湾竞争力;空难后谈“三通”,很多人已经把焦点扩大到如果不得已必须在两岸间做“空中飞人”,除了良好的飞安管制之外,当局如何透过一些制度性机制,保障旅客安全。如果要把两岸直航和飞安作为一个并同讨论的议题,的确很难有足够证据可以证明直航一定比现状安全。但反过来检视目前的状况,由于两岸间无法直航,…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两岸对话与谈判问题上,“不预设任何前提”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仿佛台湾当局对重开两岸对话与谈判持一种无条件的、开放的态度;而祖国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为对话与谈判设置不合理的前提。这种舆论造势,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台湾当局真有所谓对话的“诚意”和“善意”,但它却经不住两岸关系的现实和两会商谈的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金芒 《台声》2002,(9):6-8
8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通过视讯直播的方式,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会联合会第二十九届年会”强调说,“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别人的一省或地方政府,不能成为第二个港澳”,“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又说,“要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完全暴露了他的“台独”面目。这是他兼任民进党主席后发表的一连串“台独”言论中最露骨的一次。此语一出一片哗然,让希望看到两岸问题和平解决的人们无不为之痛心,刚刚有所缓和的两岸局势、稍见曙光的“三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紫兰  童清峰 《台声》2004,(4):11-11
据台湾媒体披露,大陆台商普遍对此次台湾“大选”结果感到失望和无奈。大部分大陆台商对两岸恢复谈判及“三通”问题,更感悲观,有的台商甚至对台湾产生疏离感。岛内舆论认为,十多万台商特地返台投票,之所以挺连宋,是希望两岸和解,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开放“三通”,以利两岸经贸发展,共创双赢。然而,选举结果是,推动“急独”的陈水扁由选委会宣布当选。这样,不但两岸关系面临摊牌,而且,岛内难免政党纷争加剧,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有的台商表示,台商对台湾的疏离感日重,只会加速企业外移,最终可能是“连根拔起”,而非“根留台湾”。返台投票的东…  相似文献   

18.
云舟 《台声》2002,(9):1-1
正当人们为两岸关系出现和缓,为两岸“三通”有望实现而高兴的时候,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却再一次罔顾民意,背逆潮流,鼓吹“台湾主权独立”,声称两岸是“一边一国”,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如此极具伤害力的“台独”言论抛出后,立即引起海内外舆论一片哗然,遭到广泛的质疑和谴责。乍现曙光的两岸关系,也因此蒙上乌云,骤然紧张,两岸“三通”的大门依然关闭,台商西进的脚步依然受阻,令一切善良的人们无不扼腕痛惜。当前两岸关系的严峻情势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许多关心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人士也因此深感忧虑和困惑,有的人甚至…  相似文献   

19.
丁小 《两岸关系》2001,(9):22-23
临渴掘井回顾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台湾经济“插水式”下滑,已成为台湾当局一个摆不脱的噩梦。今年5月,台湾当局领导人发表就职周年演说,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出国拼外交,回国拼经济”,并提出了召开“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的设想。台湾当局领导人说“朝野”的团结与和谐,是解决经济问题的第一要素,呼吁超越党派歧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一起为台湾经济发展拼下去。“经发会”就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为“拼经  相似文献   

20.
越东 《两岸关系》2002,(11):10-11
长期以来,祖国大陆积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两岸直接“三通”做好了一切准备。在两岸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