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桂芬  陈国华  刘馥萍 《传承》2010,(33):124-125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大学生个体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介绍当前国内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一般做法,并根据创造力理论的启示,提出几点基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工具。通过开展网络人际关系现状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以此来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素养,促进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掌握良好的网络人际沟通和互动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艳红 《前沿》2014,(23):154-15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目前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不过当前的大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困境,诸如学习目标不够清晰,缺乏学习上的动力,以及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更多联系青年学生的职业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汪昕宇 《人民论坛》2014,(8):143-145
文章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利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提出应以大学生就业结果、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且应建立反映岗位需求的,具有核心性、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5.
汪昕宇 《人民论坛》2014,(3):143-145
文章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利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结果,提出应以大学生就业结果、就业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且应建立反映岗位需求的,具有核心性、普适性和推广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6.
谢迎迎 《传承》2009,(22):94-95
大学生的很多烦恼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一项很急迫的任务。本文试图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着手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很多烦恼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一项很急迫的任务.本文试图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着手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王顺茗 《人民论坛》2010,(10):140-141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个体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府、社会、高校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志愿服务良性发展,为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大学生基于就业而具备的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的各种就业能力素质的综合。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主要涵盖两大板块:首先是品德方面的因素,如诚信意识、自律能力、责任担当、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其次是与职业相关的各种能力要素,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实  相似文献   

10.
增权理论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价值揭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增权理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进行解读,认为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根本原因是权能的缺失和无权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减少或消除无权感,实现增权。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这就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高校教育成败的重要评价标准。通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应加强其承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和谐精神与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也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等角度含有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合作精神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已被日渐弱化。培养大学生的这一精神,应该从通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哲学;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地点、交流内容、交往对象、交往能力、宿舍人际关系等,从而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特别是讨论大学生与师长之间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勇 《人民论坛》2014,(14):128-130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内涵也随之丰富和发展。其中,与专业素质相对应地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的通用素质越来越受关注,成为适应社会的必备内容之一。文章围绕当代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这一问题,深入思考了通用素质的概念、培养的必要性、内容以及实施途径,以期实现通用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勇 《人民论坛》2014,(5):128-130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内涵也随之丰富和发展。其中,与专业素质相对应地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的通用素质越来越受关注,成为适应社会的必备内容之一。文章围绕当代大学生通用素质培养这一问题,深入思考了通用素质的概念、培养的必要性、内容以及实施途径,以期实现通用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与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成才成长和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调研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网络交往负面影响及缺乏交往技能的教育与训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身修养、情感控制、欣赏他人、参加交往实践等方面进行努力,学校则要发挥引导、协调与鼓励等作用,积极提供学生交往能力培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硬的职业能力是女性求职成败的关键之一 ,因此女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为此 ,高校必须开展性别教育 ,坚定女大学生的自信 ;拓宽专业门径 ,夯实女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 ;注重联系实际 ,突出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适应竞争环境 ,关注心理健康 ,增强女大学生应付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低,工作搜寻努力不足,影响着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为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低,工作搜寻努力不足,影响着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为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20.
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公安人才。面对中国入世的挑战和机遇,警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公安高校应从警察职业价值观研究着手,构建公安高校的职业价值观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确立警察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