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4,(7):3-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置身山下不同的位置,仰视庐山,我们观赏的角度不问,看到的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同样,读一本书,我们对于书中人物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好比“一千个人的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也许会把哈姆雷特当成是一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我却认为他所说的那句“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是深刻之至的。  相似文献   

2.
于浩 《中国人大》2014,(13):31-3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份审计工作报告,经济学家分析出中国经济的“阴晴”,企业家看到了政府简政放权的红利,老百姓看到了“反腐败”的力度……那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形势见好 分析经济形势,角度和方法很重要.必须精准把脉、立足全局、客观全面,否则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容易失之偏颇。准确研判经济形势,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历史看。经济发展是一个过程,要把当前我省经济运行情况放到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调整、我国经济“三期叠加”阶段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去分析,既看当前,更看长远。二要全面看。既看速度,更看质量;既看规模。更看效益;既看生产,更看生活、看生态。  相似文献   

4.
人们看问题都有一个视角,这是人们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苏轼对庐山真面目的概括;“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不同”是达·芬奇画蛋的体会。同样对一个人,不同的视角也会受到不同的评价。那么,教师眼里的学生是怎样的呢?只要教师转换一下视角,就会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都有其发扬光大的价值。1.调皮是一种资源,需要开发古往今来,“乖孩子”一直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尺度。班主任为了班级的“稳定”,便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人才思想。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天地之间人为贵”看领导人才在中华民族腾飞中的巨大作用,从“管仲论相”看中华民族的雄才思索,从司马光的“德才全尽说”看中华民族的贤才标准,从姜尚的“八征”、诸葛亮的“七观”看中华民族的人才政策,从毛泽东的“红专论”、邓小平的“四有”人才观看中华民族的人才理想。因此,德才兼备是中华民族人才思想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人才理论的光辉结晶,也是选用领导人才的根本标准。今天我们识别和选用领导人才,就必须严格把握好这…  相似文献   

6.
张勇 《当代广西》2009,(6):41-41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时下,各级组织部门对党建调研异常重视,形形色色的党建调研“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调研过后,却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只开花不结果”。凡此种种,造成党建调研一定层面上“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让调研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呢?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一、科学运用哲学思维,自觉维护班子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客观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领导班子也同其他事物一样,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矛盾,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矛盾规律,是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坚持实事求是,学会换位思考。有时信息不对称,看问题不同,容易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境,换位思考体现的是一种清醒,一种觉  相似文献   

8.
“市场竞争是人才竞争”。这个道理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人才的观念、理论、开发、结构、体制等方面,我们仍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从全国看,大量人才外流是近十几年始终存在的问题。加入WT0后,我国又出现了第三次人才外流高峰。铁路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但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即便自己培养出一些可用之才,往往也会因本身落后的体制使之外流。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大地上,涌动着人才流动的春潮。人往高处走,孔雀东南飞,不少人才往沿海流动,这无疑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总体上看,人才流动的巨大历史作用是无可估量的。但从局部看,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来看,人才流动将带来各方面的强烈冲击。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冲击,它将会给边远艰苦地区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历与学问     
甲:我从报上看到,现在有些省市,用人已不只看学历和学位,而主要是看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乙:用人之道,从“开后门”发展到“看文凭”是一大进步;再从“看文凭”发展到“看实际工作能力”,这又是一大进步。  甲:但是有些人认为,学历高的人学问总是大一些,在工作中比较有“后劲”。所以选用人才不能只看一时的“实际工作能力”。  乙:我认为,从一般情况来看,学历与学问大致是有正比关系的;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学问很可能越大。但是,我不认为这种正比关系具有必然性。再则,工作中的“后劲”主…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不少领导干部追求的工作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不正确的“创新”,需要端正: 一是形式上图新的倾向。现在有些人认为电台上有了声,电视上有了影,报纸上有了名,上级来开了会,就是创新成功,根本不把精力花在“开花结果”上。 二是花样翻新的倾向。常常有这样的人,抓的有些工作并非改革创新,只是新坛装老酒,换了个包装,贴上新商标,根本没有自己的新东西。 三是文人编新的倾向。有的人不是把功夫花在实实在在抓工作上,而是组织几个秀才,笔下生花硬编几条新提法、新作法,往上报,往左右吹,往下发。 四是半途新的…  相似文献   

12.
从小就吟诵过不少咏庐山的诗句,有的仍记忆犹新。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毛泽东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奇  相似文献   

13.
一盼“一把号”。基层工作能不能做到忙而不乱,关键要看领导机关吹的是不是“一把号”。如果领导机关各吹各的号,搞政出多门,基层就会无所适从,顾此失彼。要吹好“一把号”,党委、首长就要当好“总调度”,机关四大部门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把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4.
人才不稳定是让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面对人才往“钱”途上奔的现象,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认为要“把人才与待遇挂钩。优秀的人才必须给予优厚的待遇,这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必要条件。在这个问题上,要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应根据其劳动的复杂程度及其实绩,给予相应的报酬。”  相似文献   

15.
生态海南     
到海南采访,体验到一种在北京极少有的温和、从容──想像中生活在这样炎热地方的人们应该是躁动、张扬的。一位在海南工作了12年的江苏女孩柔声细语地回答了我的疑问:海南的主色调是蓝色和绿色,自有一份恬静和安谧,满口椰影婆娑加上湿润的海风,哪里还“躁”得起来?洁净优雅、轻松闲适、充满轻松浪漫气息的海南成为多少人留连忘返的“圣地”!口气中充满着主人的自豪。 生态省是什么样子 坐飞机到过海南的人大多有这样的印象从飞机上往下看,内地的大城市因为污染等原因,多是一片朦胧,而从海南上空往下看,城市的轮廓十分清晰。 …  相似文献   

16.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24):55-55
地球表面有崇山也有深谷,世上的生物不可能一律平等,人生更不可能事事得到公平对待。天下事,往上比,心烦意乱,假如往下比,就会心满意足。人在世上,不可能不比,要看比什么。道德学识,应向上比,才能不做混蛋;财产职位,须向下比,才能戒除贪心。小人总是与人比金钱,比地位;君子总是与人比学问,比道德。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从历史上看,台湾虽曾多次遭到外国的侵占,但最终都未能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从国际法上看,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根据“主权完整”的原则,中国对台湾享有完全的主权。从法理上看,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台湾的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只有全体中国人民才有权决定台湾的命运,所谓台湾“全民公投”是非法和无效的,因为它剥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考察评价年轻干部应当坚持“四看”顾金池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人才缺乏,而是用人思想不解放,用人胆量不足,用人观念陈旧。要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选上来,必须学习、运用好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战略思想,转变用人观念,放开用人胆量,按照建立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反映出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样还有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也反映出人才可以为“知己”奉献一切,那么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做人才的“知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