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来培养青年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利用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青年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情操并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学校可通过教学、课外活动、优美的环境、教师的示范等综合作用对青年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即把审美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去追求,使编辑美学的研究在理论思维和观念形态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3.
电影产生于十九世纪,繁荣和发展于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深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艺术类型,对青少年观众的审美教育影响深远.传统的影院观影,因为存在“审美距离”,所以均是“观赏型观影”,青少年观众的“审美体验”受制于编剧和导演的“审美叙述”,形成青少年观众与编剧和导演之间的“审美主体间性对话”,青少年观众可以获得较为完整和稳定的审美体验.“VR电影”的发展打破了“审美距离”,在“现实世界”、“想象世界”之外新创了“虚拟现实”,青少年观众“深度浸入”,甚至参与“VR电影的审美叙述”,形成更为复杂的“审美主体间性互动”.同时,因青少年观众自身主体构建的“未完成性”和“波动性”等,也容易带来部分青少年观众审美体验过程中的“情感亏空”以及“价值偏离”和“伦理混乱”等问题.因此,未来的VR电影创作者如何在保证VR电影的美学和伦理学的底线和边界的前提下,重新创立一整套适应VR电影的电影叙事语法和生产法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音乐中的美育因素是得天独厚的,音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感知和领会音乐艺术美的过程.本文从听觉感受、审美素材、营造美的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对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审美范畴,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审美理想不仅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中介,导引、规范着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同时,审美理想还是审美创造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青少年审美教育第一课堂,也是终生的学校;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审美教育对一个人审美观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家庭审美教育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愉悦性原则和多样性、融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审美范畴,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审美理想不仅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中介,导引、规范着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同时,审美理想还是审美创造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艺术设计发展迅猛,正逐步走向成熟.然而在技术美学、设计创意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因此作为艺术设计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审美与审美创造的价值及其将在市场中所形成的巨大经济效益,把审美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一个高度,才能够对审美与审美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及对审美能力提高的欲求与自觉.技术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工业技术与工艺流程在短时间内也能够熟悉和掌握,而审美感悟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却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浸染与陶冶.  相似文献   

9.
郭昭第《审美形态学》将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作为审美形态分别置于人类审美活动的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对其审美性质、类型特征、创造法则和基本范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阐述,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美学本质论、学科论和形态论乃至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创造性地建构了真正具有全方位视野和完整体系的审美形态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青少年审美教育第一课堂,也是终生的学校;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审美教育对一个人审美观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是无可替代。家庭审美教育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愉悦性原则和多样性、融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朱子和谐人格境界的提升是以“和谐”为精神指归和价值取向的,其理想境界是以“天人合一”、“心与理一”为主要特征,当前部分社会成员人格方面主要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应从建构和谐人格的目标模式、以传统文化熏陶、以文艺作品化育、以道德实践熔铸、以自然美环境涵养等方面进行和谐人格的美育。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青年的审美情趣和理念呈现出个性化和开放化、感性化和行为化、流行化和与世俗化的趋向。当代青年的艺术审美体验出现的缺陷,应在切实加强学校以艺术教育工作、引导青年摆脱娱乐文化的低俗情调、提升网络的审美文化价值诸方面做细致的工作,以提高青年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创意农业旅游是美学经济的一种表现和产业现象。创意农业旅游属于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和美学经济又存在交叉共生的关系。美学经济的相关理论对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直接而重要的指导作用。借助科技手段与休闲理念,着力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可以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意农业旅游产品。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美学策略包括美学原理、美学行销、美学创意、美学设计、美学服务、美学体验与美学认同等。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认识不够深入到位、产业特性不够突出、理论研究落后等。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有着"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之美誉。书法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在审美传统上有着深厚的积淀。但是受到主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书法审美偏离优良的审美传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对此,在重塑方向上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植根传统,坚持书法与汉字的一体性,应坚持创新引领书法新发展。同时,应通过加强书法教育、改善书法批评推动书法审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警察院校和公安机关应积极营造书法美育的浓厚氛围,增强公安警队软实力,以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仍停留在外部特征上,像发表途径、传播方式及与传统文学比较的不同点等方面,而涉及到网络文学本体审美艺术特点的研究还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论述十年来发表于互联网上优秀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的审美特征,更具体来讲即通俗化、大众化、传奇性、娱乐性、思想性、教育性。  相似文献   

16.
公文因实用而产生,又为实用而写作,具有实用美的审美价值.公文体式要求的规范化、内容的规范化和语言的规范化是公文的审美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有助于实现作为关系主体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些也就正好回应了时代脉搏对和谐社会奏响的强音.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成熟需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美学作为一门极具人文价值的学科,是高等教育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基于两个学科的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美学为高等教育学奠定了本体论基础、价值论基础、知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四个方面为高等教育学提供学科层面的理论依据,对高等教育学的精神追求、学科文化的形成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应善于借鉴美学学科成果,注重高等教育学学科逻辑,拓展以美学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不仅要建立两种以上文字语言间的对等关系,而且还要在它们之间寻求一种美的关联、美的信息和美的传递。翻译和美学关系紧密。翻译过程中,必须遵从美学原则,译作需具有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育的鹄的     
美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补缺的需要。在当前条件下,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审美的自由对个体理性的诞生作出启示;以审美的自由尤其是感性的自由对异化人的理性作出反应;以审美的自由和超越性启示人对意义的追寻,从而摆脱利欲界的桎梏,超越有限而走向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