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汤金愿 《法制与社会》2012,(34):160-161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如今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东盟现已成为一个挑战和继承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国际组织。而《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以来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东盟在机制化和法制化建设上的重要举措,是建立东盟共同体的重要法律保障,是东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国际环境复杂的亚太地区,如何通过《东盟宪章》现有的机制与制度解决现实法律问题,是一个值得所有亚太国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东盟人权宣言》的通过标志着东盟在实现东盟政治一体化以及建立亚洲次区域人权机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宣言规定的很多人权规范都与国际人权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与1993年《曼谷宣言》的基本观点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东盟人权宣言》体现的人权"亚洲价值观"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批评,但考虑到东盟国家内部的复杂状况以及东盟长期的人权政策,东盟国家建立符合国际人权标准且强有力的区域性人权机制的道路仍然比较漫长。  相似文献   

3.
翻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备忘录, 你会发现:2002年、2004年这两个普通的年份,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2002年, 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它标志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  相似文献   

4.
东盟投资区的法律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盟各国于1998年成立的东盟投资区旨在建立一个较为统一的、自由的、透明的"单一投资区",增加东盟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进行投资合作的法律基础,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投资领域最具决定性的法律文件。在分析《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对东盟投资区进行了法律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落实《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该协议创设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比较而言该协议更能满足本区的需要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中和平、迅速、有效的解决贸易争端;其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和保障,为解决经贸纠纷、维护成员正当权益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魏艳茹 《中国审判》2014,(10):26-27
2010年被宣布正式建成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大大促进和便利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人员往来。与这种现象相伴而生的,便是跨境民商事法律纠纷的激增。虽然中国与东盟为自贸区专门缔结了2002年《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2004年《中国一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此外,中国与除文莱之外的其他东盟9国之间还存在现行有效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是,考察这些国际协定可见,除了范围非常有限的跨境大型商事纠纷的当事人有权根据此类协定直接提起国际公法层面的国际投资仲裁外,绝大多数跨境民商事法律纠纷都无法根据此类协定获得国际法上的出诉权。他们若要寻求法律救济,除了走涉外民事诉讼或者涉外国际仲裁途径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宪章》连续性问题进行了知识考古,展现了“《大宪章》连续性神话”的偶然性、物质性和不连续性。中世纪流传的是1225年《大宪章》而非1215年《大宪章》,而1225年《大宪章》并没有税收和议会章节,这一断裂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出版的“伪”1215年《大宪章》被认为是权威文本,并经柯克的解释与1225年《大宪章》相联系。英国人由此认同1215年《大宪章》确立了税收法定和议会主权的原则,并认为相关原则通过1225年《大宪章》从中世纪延续到16、17世纪。“《大宪章》连续性神话”因而成为“税收法定”和“议会主权”的核心证明。19世纪,1215年《大宪章》正本被发现,“伪”1215年《大宪章》被抛弃,但“《大宪章》连续性神话”并未被正视。威廉·斯塔布斯修正了“《大宪章》连续性神话”,使之与“《大宪章》起源神话”一起成为辉格史学的核心,《大宪章》也继续成为英国宪法史的核心。对“《大宪章》连续性神话”的知识考古,是厘清《大宪章》真实与神话的关键内容,也是重构宪法史、法律史和政治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中国与东盟新签署的《关于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议定书》已经生效.自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这是双方第二次就服务贸易相互开放作出具体承诺,成为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建成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此举将有效提升自贸区的自由化水平,推动双方服务贸易的互利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法律文件,由一个序言和19章共110条组成,《国际法院规约》是《宪章》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联合国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和活动程序,是联合国一切活动的法律依据。而由于联合国成员国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该《宪章》的世界性就不言而喻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该《宪章》具有约束作为联合国会员国的185个国家在联合国的活动的法律效力。不仅如此,由于《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其中规定的(l)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2)所有会员国都应善意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3)各会员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中国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及其附属协定专门就贸易救济制度做出了详细规定。本文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救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找出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救济制度的不足,并为我国日后与他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静 《河北法学》2008,26(7):176-182
东盟国家在其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纷纷建立起有利于促进、鼓励创作,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吸引外国投资的版权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版权保护国际化的趋势下,东盟各国努力执行国际公约、国际协定的基本规定,各国版权制度体现出协同化的趋势,版权保护的总体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但目前仍面临着如何有效执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mpare the EU and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as model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while using the well-funded dichotomies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At their origin, the two organisations were very different by nature—the EU has always been a role model, or sometimes counter model, for the ASEAN. Today, their objectives and aims are more and more alike, although their structural and legal means remain very different. Finally, both organisations have to find their own way and justification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by their people and to be an active actor of a more globalised world.  相似文献   

13.
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 is an almost annual occurrence in Southeast Asia. Haze originates from peat and forest fires mostly in Indonesia, with Malaysia and Singapore suffering the worst of its effects. Most of these fires are man-made and linked to land-clearing activities of local and foreign commercial oil palm plantations. The regional nature of the haze has resulted in a concentration of haze mitigation activities at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level. However, these initiatives continually fail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haz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is failure i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patronage politics in the sector, which is linked to the ASEAN style of regional engagement that prioritises the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States are compelled to act in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as opposed to the collective regional interests.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the oil palm sector to the states involved, coupled with the political importance of the clients populating this sector to elite patrons in the governments, meant that the maintenance of the status quo, where clients could continue to clear land using fire, was of crucial national interest. Therefore, the ASEAN style of regional engagement has enabled political elites to shape ASEAN initiatives to pre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ir clients, while the public continue to suffer the haze.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is through a close analysis of the negotiations, outcom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EAN Agreement on 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Indonesia’s decision to withhold ratification of the treaty.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投资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规模日益增大。加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保护既是最终建成这一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条件,也是防范投资风险(主要是政治风险)的必要手段。因此,认识到该区域内国际投资保护制度的重要性,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现行保护机制的不足和缺失,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层面提出完善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国际投资保护制度的建议将对完善与发展这一国际投资保护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邓崇专 《河北法学》2007,25(10):165-169
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刑事司法协助存在着许多空白或重大不足.一方面,中国立法的某些缺失无法对双方的刑事司法协助给予强有力的国内法律支持,以致于双方在协助中产生矛盾与不协调;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已有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其协助形式大多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增加一些新型的协助形式应为当务之急.同时,中国应加快与东盟各国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签订与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与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与发展不断深化和加强的进程中,制度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让竞争中出现了不法手段乃至犯罪手段,跨国经济犯罪即是其表现之一。跨国经济犯罪是跨国犯罪中最为常见且最为严峻的犯罪,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的负面影响。通过对跨国经济犯罪、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跨国经济犯罪现状与原因的分析,进而探求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控制跨国经济犯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直接投资东盟新四国的区位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盟新四国由于有着相似的市场特征与发展共性,适合作为细分后的投资整体区位来研究.通过新近的数据和实证资料,分析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环境的利弊因素以及国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优化并有效扩大中国企业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佴澎  王姗姗 《河北法学》2007,25(4):166-170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以绕开WTO多边协议的困难,克服WTO多边贸易体系的种种弊端.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是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各项协议,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的相关协议协定为核心,研究了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东盟自然人流动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作为全球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协定的GATS存在着诸多不足,以东盟为代表的区域性组织相关经济一体化安排则成为逐步消除自然人流动壁垒、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