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身体发育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心理成长却相对缓慢(巨婴理论),脆弱、敏感,渴望获得成人感、独立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从青少年群体抓起。关注青少年群体,并不意味着青少年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多或者性质严重,而是从该群体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所处的基础性、源头性地位出发。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孤独无助、焦虑不安、人际敏感、自卑自闭、逆反敌对和早恋倾向等。造成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对他们的心理忽视。农村留守青少年最亟需的援助是心理援助:重塑留守青少年家庭心理环境,强化学校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关爱,整合社会对留守青少年心理援助的力量,使家庭、学校、社会对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性吏往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功能:(1)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感的发展;(2)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3)有助于增进友谊,并为日后获得成熟爱情积累经验。同时,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并且,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存在着教育误区,主要表现为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当前,有关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正确对待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教育构想,缺乏对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专门、科学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直面崇拜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分析探讨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机制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存在“以偶像为中心”的他恋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型等几种不同的行为类型,在心理动因上则表现出理想我的投射、现实我的肯定、认同与归属的需要以及渲泄缓解压力的需要等几个方面。这种偶像崇拜对青少年自我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具有积极地引导与调节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并逐渐走向身心成熟的关键时期,受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常出现身体印象偏差,导致苦恼、焦虑和人生满意度下降,给他们的成长适应造成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自我发展的安全基地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身体印象,使其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浅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霞 《理论月刊》2008,(4):186-188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偏差行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源于青少年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社会心理变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冲突,而导致心理不适.如果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则会产生偏差行为,严重的会导致违法犯罪.因此,要有效解决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从引导促进、辅导帮助、文化传承、纠偏扶正等方面入手,思考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对初一新教材的研究和实践,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开展心理品质教育的必要性(一)对学生加强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学时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中学生成人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青春期的出现会带来不少心理矛盾。心理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附、半独立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复杂化、民主化、思想的多元化,他们和成人一样也感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来自成人世界的压力,这些压力成为心理疾患的"病根"。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自我认…  相似文献   

8.
青年生理心理及其健康是青年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重大,历来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生理心理呈现巨大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升使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水平加速,身高、体重的发育水平快速上升,城乡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均得到改善,对青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与此同时,青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伴随着身体形态的加速发展,青年各个年龄段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却在逐渐下降;肥胖、近视等已出现流行态势;加之现阶段社会转型、新媒体的影响,青年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大挑战。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我们应该以制度化为保障,科学地建立和健全青年生理心理检测、评价和干预体系,促进青年生理心理和谐稳定地发展,清除威胁青年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9.
越轨心理的存在导致警察队伍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警察产生心理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变革造成部分警察心理的不适应 ;警察个人欲望的扩张与社会可提供的正常满足之间的矛盾 ;职业本身的巨大压力 ;角色定位和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调适的途径主要是 :严格警察管理制度 ;培养“慎独”意识 ;畅通宣泄渠道。  相似文献   

10.
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否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较为合适的说法是:自从有人类以来,自从有社会以来,人们在面对自然和人文环境时,总会有不适应的境遇,需要身体的、心理的调节与应付。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加入流动的行列。本研究基于对一个流动青少年生命历程的叙述和探查,发现流动青少年的区隔感知集中于文化心理、社会空间以及职业方面。在感知区隔的同时,流动青少年对职业评价、支持获取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社会认知也会发生转向。此外,流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功能的替代性补偿、个体流动策略的失效和区隔感知的个体化等也是流动青少年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期个体面临着许多独特的发展任务,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与压力、逆境等相联系的一个术语,但至今研究者们关于它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弹性的几种定义以及与之有关的两个概念: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随后就青少年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危机是常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扰乱因子,而干预是对危机中的青少年的一种修复或维护,它既包括来自外部的社会干预,也包括来自自身的自我修复体系。基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危机和干预这两种力量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从危机中防御行为的习得,到对危机和新环境的认知评价的建立和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备,到人类集体潜意识对危机的承载,危机下的青少年成长正经历着这一深刻的变化。引导青少年正视危机,在危机中学会生存、适应,建立完备的心理防御体系与社会支持保障系统,是克服危机,促进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田耘 《理论月刊》2005,(11):157-158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缺陷、大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行为的主动性特征,以及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自我观的重要性,探讨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文峰  李建平 《传承》2014,(6):146-14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全面发展乃至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面临着对环境的不适应、对自我定位困惑迷茫、交往中存在各种情感疑虑以及求职就业压力超负荷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高校和社会在关键时期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自尊心、自我概念、自信心量表考察了父母离异青少年自我心理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父母离异学生自尊心的发展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学生的发展水平 ,父母离异的男生与女生自尊心的发展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上 ,父母离异学生与正常学生在主体自我、镜像自我的发展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自信心的发展上 ,父母离异学生与正常学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学校教育 ,正面临着现实和未来的双重挑战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看 ,现在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变迁 ,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等竞争压力的冲击 ,以及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困扰比以往更加突出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心理问题 ,更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也因之具有了一定的难度 ;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看 ,未来社会的公民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健康全面发展 ,必须身心健康 ,这是因为 ,青少年各种素质的形成 ,均以心理素质作为中介 ,心理素质的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不断呈现增高的趋势,表面看来外在原因纷繁复杂,经调查研究发现,实际上都与现实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息息相关。从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四大角度出发,剖析青少年耐挫力差的相关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青少年心理身理在正常轨道上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李娟  逄峰 《青年论坛》2008,(4):36-37
产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较多是有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差错,个性缺陷,挫折承受能力差等主观方面的特点;同时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大学生活的适应与压力,人际关系和就业方面的压力都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客观因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面对,提高危机干预专业知识,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具有的隐性化特征,使个体心理疾病往往在发生相关事件后才被发觉。因此,我们要多倾听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排查,及时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