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畸高。随着这些人口渐次进入婚龄,男性婚姻挤压就是必然结果。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大规模流动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女性受婚姻收益最大化的驱动,在向发达地区劳务迁移的同时,实现了婚姻迁移,而民族地区农村男性在劳务迁入地婚姻市场缺乏竞争力,只能回乡择偶。这一新变化打破了本地婚姻市场性别结构平衡,导致男性的婚姻挤压尤其严重。民族地区农村男性婚姻挤压具有扰乱婚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和加重养老负担等社会后果和潜在风险。多措并举校正出生性别比失衡、提高民族地区农村男性的婚姻竞争力、探索对他们的关爱帮扶措施,是治理民族地区农村男性婚姻挤压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等人针对房地产商利润空间太大、购房者知情权被侵犯、房价畸高等问题,给该省建设厅提出“公开房屋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中婚姻成本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幸福体验及理想追求。婚姻成本是一个考察婚姻活动中由当事人所付出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成本总和,包含了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文化成本、政治成本等。通过对浙江的调查,分析发现婚姻成本中经济成本负担最重,但其它三大成本也在通过形塑婚姻当事人的思想和观念,影响个体的婚姻行为。制度主义是分析婚姻成本飙涨原因的重要理论工具,它对婚姻成本的分析聚焦于婚姻制度与婚姻行动者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无论婚姻制度中的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对婚姻行动者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导致了婚姻成本的攀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探析——豫东HC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豫东HC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状况。研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造成了夫妻间内在吸引力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过大,使得留守妇女的婚姻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前两种力量对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农村高价彩礼是婚姻市场中男女双方家庭互动的结果,表现出空间上的相对性和时间上的差异性。既有研究注意到了空间层面的地方文化主体性,但对于时间维度上的价格增长原因解释不足。“文化—生活”的分析框架以高度分殊的地方文化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为自变量,回答了农村高价彩礼的生发机制和价格递增机制。以赣南T镇为例,宗族家长制文化下的畸高性别比使得女方家庭主导婚姻市场,勤劳节俭、团结本分的精神传承及家庭积累奠定了男方家庭给付彩礼的经济基础,高价彩礼由此成为乡村社会的非正式规范。而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活成本的显著上升促成了女方家庭的抬价冲动,农村人际信任关系的变化加剧了婚姻物化趋势,导致彩礼价格进一步攀高。正是地方文化与生活变革的交错互动,使高价彩礼呈现出原生型与续生型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社会学的视角,从宏观上对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女性独立意识增强,传统婚姻观念淡化;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婚姻模式异化;婚姻替代资源增加,夫妻信任危机频发;交换资源减少,夫妻间吸引力弱化;离婚成本降低,婚姻解除方式简单化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房地产商利润空间太大、购房者知情权被侵犯、房价畸高等问题,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等向该省建设厅提出了“公开房屋成本”的建议。不料,广东省建设厅以公开房屋成本“容易造成对房地产企业商业秘密的侵犯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为由,拒绝了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此事经新闻媒体披露后,引起社  相似文献   

8.
农村持续上涨的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日益引起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使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百村调查"数据,重点考察城镇化因素对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影响。通过分人群、分区域以及OLS回归分析发现:(1)近30年来,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涨幅较大,相比于1999年以前结婚的农村男性,2010年以后结婚的农村男性婚姻总成本是前者的7. 64倍;(2)各项婚姻成本在区域间呈现出不同特征,中西部农村男性的彩礼负担最重,东部农村男性则主要背负较高的婚房成本;(3)与婚前无流动经历者相比,婚前有流动经历的农村男性的各项婚姻成本显著更高;(4)婚娶城镇户籍女性的农村男性,需要支付更高的彩礼与婚房费用;(5)较高的教育程度与父辈较高的职业阶层均显著提高男性的婚姻成本。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等人针对房地产商利润空间太大、购房者知情权被侵犯、房价畸高等问题,给省建设厅提出“公开房屋成本”的建议。不料,该省建设厅以公开房屋成本“容易造成对(房地产)企业商业秘密的侵犯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为由,拒绝了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此事经新闻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新闻记者和众多读者的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等人针对房地产商利润空间太大、购房者知情权被侵犯、房价畸高等问题,给该省建设厅提出“公开房屋成本”的建议。不料,该省建设厅以公开房屋成本“容易造成对(房地产)企业商业秘密的侵犯和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影响为由,拒绝了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此事经新闻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包括新华社记者和众多读者的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1.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高离婚率不仅会使“80后”群体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80后”离婚率趋高也严重地影响着家庭婚姻结构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80后”青年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80后”婚姻观的变化、人口性别比失衡下婚姻挤压状况严重、自我意识增强和家业分离、婚姻替代资源增多、父母对婚姻的干预以及离婚成本降低和程序简易化等多个因素影响着“80后”青年的婚姻生活和婚姻质量,是“80后”群体出现“闪婚”、“闪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中国民营医疗的生存之道是“每投1元广告费换1元净利润”.既然说是“生存之道”,那么它还是不错的,但这只是对相关医院而言;对患者来说,却是“很错”的——如此畸高的看病成本,难怪患者的负担会那么沉重.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当前的低生育水平问题,我国近年来几度调整生育政策但收效不佳,婚姻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生育前战"备受关注。结合贝克尔的"婚姻市场""家庭分工"等新家庭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可得,当代城市女性在婚姻市场中迟迟推延结婚年龄或不婚是婚姻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过高,个人收益不明显且家庭收益不明确,婚后存在法律风险所导致。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倡导社会范围内的两性平等,并落实在法律保障和舆论观念上。应当提高对家庭部门劳动的重视程度,通过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与家庭观念,保障两性的婚育自由,缓解"婚育一体化"带来的顾虑。  相似文献   

14.
赖晓凡  刘晓  向月波 《前沿》2011,(4):71-73
法律学家认为,婚姻是由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结合,是以男女两性关系为基本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一种社会关系。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婚姻的目的、婚姻资源稀缺性、婚姻的成本与收益、婚姻的效用、婚姻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代单身群体的大量出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所谓“福利腐败”,就是垄断行业利用掌握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优先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把成本转嫁于公众,其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费午餐、形形色色的畸高工资以及名目繁多的福利待遇。“福利腐败”损害市场效率和公共利益,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长此以往,必将对民主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产生严重损害,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经济理性是分析婚姻家庭策略的重要视角之一,"理性人"从婚姻的选择、家庭的分工与决策、婚姻危机的处理乃至婚姻的破裂都在权衡成本与效益,力求婚姻双方以及家庭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婚姻主体之一的女性在一系列选择与权衡中会自觉不自觉的遵循"最大化效益"原则,其权衡涉及两个层面:由婚姻组成的家庭整体效益和作为婚姻一方的个体利益。由于女性作为妻子与作为个体"我"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所做出的选择并非始终一致,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加之现代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而现代婚姻又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使得女性在婚姻决策中常常陷入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7.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青年女性所面临的婚姻问题是当前我国出现的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三高”青年女性的婚姻问题主要表现为婚前的择偶难和婚姻不稳定两个方面。导致“三高”青年女性婚姻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相似文献   

18.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新一届人大权力机关和新当选人大代表,将义不容辞地去履行职务。因为社会发展中许多权力监督的事务都需要人大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去努力尽职,即包括压低行政成本、约束“三公”消费、监督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强化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反腐倡廉、以及民工欠薪、药价虚高、房价畸高、教育乱收费等问题的解决都寄予到人大监督身上,需要人大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强化自己的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剧烈变迁和性别失衡后果的逐步显现,青年婚姻支付压力急剧增加,主要表现为:婚姻支付数额高,彩礼索取现象明显;婚姻支付畸形增长,青年自身无力承担;婚姻支付的承担主体以男青年及家庭为主,且城乡差异较大。在婚姻支付的巨大压力下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导致婚姻市场中恶性竞争,诱发婚姻致贫和未来养老困境,促成姻亲关系与代际关系变化。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传统观念制约、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提高、从众攀比以及婚姻挤压等多重因素是青年婚姻支付压力剧增的原因。因此,为了缓解婚姻支付压力不能仅靠婚姻支付观念的重塑,还需要从婚姻理性视角下拒绝婚姻攀比,发挥多方合力平衡婚姻市场中的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畸爱的沉溺,使赵秀兰由一个人见人夸的好媳妇嬗变成一个杀人恶魔。与一般婚外情不同的是,赵秀兰和侄子的恋情无异于饮鸠止渴,人性的扭曲和理智的泯灭,使她飞蛾扑火般地走上不归路。正如案发后她自己所说,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对感情的放纵害了她,也使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坠入支离破碎的深渊。卢梭曾经说过:“婚姻的结合要求夫妻双方都要忠实,忠实是一切权利中最神圣的权利。”婚外情现象,不仅严重破坏合法婚姻,影响社会细胞——家庭的稳定,更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学家对婚姻有过精辟的阐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真正完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