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有的政策执行机制和地方财力是否能够确保1993年就已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在2012年得到实现?江西省1997--2006年教育支出比重的变化显示,地方自有财力的增长并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的支出比重。中央的财政政策偏好对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治集权和干部管理上的组织控制,使得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影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如果将教育投入比重达到GDP4%列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就可以从改变官员的支出偏好和提供财力支持上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政策执行主动加码是各层级政府为了确保完成政策任务而普遍采取的执行策略,适度加码可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但过度加码对政策及其执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成为各界广泛探讨的重点话题。政策执行主动加码的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度化、政策执行“一刀切”与政策执行形式化,其主要危害为政策执行结果失控、政策协同效应失调、助长地方形式主义、损害群众正当权益等。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压力型体制及其行政压力、层级间双向责任规避、官员晋升导向及其政绩考核机制、相对模糊的自由裁量权边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革完善压力型体制、压实政策制定及执行的责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运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四化两型"建设不断推进背景下,阐述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产品竞争的表现及效果,分析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产品竞争的失序及其成因,有针对地提出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政绩理念、重塑官员政绩考核和选拔晋升制度、明晰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推进公共产品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地区间公共事务协调合作机制来治理地方政府民生类公共产品竞争的失序。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门作为经济管理综合职能部门,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管理手段,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肩负着重要责任。铜仁地区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措施及对策,要建立"五个机制",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强化"五个支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五项工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收;突出"五个重点",推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狠抓"五个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是中央生态环保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过程中,却存在着观望性、象征性、选择性和变通性等执行偏差问题,致使中央生态环保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政策效能无法全面显现。从中央与地方生态环保政策执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来看,中央生态政绩考核在地方的部分失灵、地方治理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财政压力、央地生态环保信息的不对称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执行的激励不足等,是造成地方政府生态环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成因。亟须通过完善中央生态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与机制、协调央地政府间利益关系、健全中央生态环保信息收集系统和强化中央生态环保政策执行激励等,矫治地方政府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的偏差行为,推动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生态环保政策。  相似文献   

6.
黄婧 《理论前沿》2006,(16):31-3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握好关键环节,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城乡统筹作为基本理念,以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保障,以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基础工程,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政策执行行为内嵌于特定的府际利益关系背景之中。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纠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行为,需正视以纵向府际应付关系、横向府际竞争关系及部门之间分割关系为主要特点的府际利益博弈关系下的执行效率低下、边际创新增多和信息共享失败的综合作用。在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探寻地方政府与公共政策的"重叠共识",在府际关系中构建共容利益共同体,对推进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要构建中国西南中南新的战略支点,必须以创新体制机制来激发创造活力,为战略支点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立法先行,将构建战略支点的各项战略目标和部署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合法、高效、先进的方式,以法治力量促进战略支点的加快建设.通过完善开放型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体系,完善开放型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适合开放格局的行政体制,建设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体制机制障碍,保障战略支点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先行先试"作为政策试验和政策推广的摸索过程,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研究发现,"先行先试"并不总是追求最优绩效,中央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与地方的工作重点不一致时,政策执行者往往倾向于通过"锦上添花""造点"等方式打造个案式的政策亮点,而不会投入大量政策资源以取得令中央满意的、可推广的政策绩效,其目的在于实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次优绩效。因此,要想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辐射作用,就要在承认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创新政策工具,提高公共决策科学化水平,减少地方政府追求次优绩效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也逐渐由集权型向分权型演化。可以说,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这种特殊的分权模式赋予了地方政府双重激励结构即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共同驱使地方政府为推进本地区经济增长而展开异质性的财政竞争。激化的财政竞争深刻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公共支出偏好,进而导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扩大。这就意味着,未来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在保持适度财政分权的同时,优化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重塑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全国各地都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新农村建设,一些地方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有很多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文章在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黑龙江省A村这个具体村庄泥草房改造政策具体运行过程的实证解读,分析了A村泥草房改造政策取得的成效和问题,及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认为新农村建设应该充分保证农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实现,确保政策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农民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地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政策执行"种瓜得豆",会使决策目的落空或打折,危害明显。透过特色小镇建设雷同化现象观之,行政心态"急"化、行政角色"利"化、政策执行"离"化等是其主要成因"。急"化心态导致一级催促一级"多拉快跑",以至面目相似的"特色小镇"蜂拥而上。行政"利"化倾向驱动地方官员只顾财政收入与政绩加分,竞相争取特色小镇建设指标之后,敷衍了事"。权威碎片化"为政策执行"离"化埋下伏笔,面对难以完成的任务,下级倾向用"拼凑应对"与"共谋"策略,以普通小镇冒充特色小镇。对此,优化行政考核,即调整考核指引、坚守考核重点、重构考核方法等是可能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3.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环境建设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需要。鉴于辽宁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存在制定主体单一,认识不足;决策机制不科学、内容简单;资源投入不足,失衡显著;监督乏力、体制不建全等诸多问题,指出必须通过优化政府行为,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参与的政策制定体系;推进政策执行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监督机制;合理分配政策资源,注重对本地区已有人才的培养;丰富工具类别,建立以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等途径,完善辽宁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压力的必然选择。地方政府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地方政府官员政绩)中动及地方政府间权力利益竞争造成了地方政府职能错位,是能耗上升、污染扩大的原因之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难题。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健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体系和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是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深圳"织网工程"的案例深描,对政策试验中创新涌现生成机制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发现,理解政策试验推动创新涌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将试验机制作为一个嵌套的系统或生态加以看待。多区域分级分类试点、双轨制对照学习以及项目化分级运作是嵌套试验系统的基本特征。它与集权管理、分权竞争以及强调实事求是体制文化相互耦合,催化出扩散变异、总结升华、差异化授权等一系列功能机制,有效回应了政府创新所面临的知识来源、合法性以及动机机制问题,促进了试验过程中的创新涌现。  相似文献   

16.
一、投入不足是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最大瓶颈新农村建设要有足够资金保障来作支撑,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导致农村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1.国家投入不足。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靠乡村两级地方组织的介入,农民个人的参与,更要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  相似文献   

17.
授权是调整政府间权力配置的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授权体制在政府间纵向关系上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这样一种制度配置.这种配置使得地方政府受到很强的增长激励,为地方政府创新和竞争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使得政府间纵向关系保持着足够的弹性,能够根据形势需要作出适应性调整.但它也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后果:地方政府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表现和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偏差现象 ,主要表现为政策部分执行、政策曲解、政策截流、象征性执行和照搬照抄等。而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有人为原因、物质利益因素、体制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以来,四川藏区反贫困政策侧重于"三大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其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资金缺口、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从藏区实际情况出发,今后藏区反贫困工作开展,一是稳步推进"三大民生工程",加大各项投资力度;二是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展贫困人口发展空间;三是加强环保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层劳动监察员在推动劳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受到自身作为政治家与行政官僚双重身份的约束。身份认同的内在张力使得官员们在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地方政府与劳动行政之间、以及就业议题与劳动保护之间摇摆,并且进行选择性的政策执行。官员们不仅挑选政策,而且不断地在政治议题与行政任务之间对各项政策进行重新定性,并在不同的政治与行政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执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