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及亚投行的设立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应当抓住亚投行设立的机遇,利用好这一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交流,积极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政治条件,并借"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进一步促进与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提升实体经济的实力。坚持循序渐进的道路,趋利避害,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有计划有智慧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际政治呈现出五个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既对我国体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我国体育体制与政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面对当代国际政治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要求,我国有必要更加重视体育领域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改革完善体育体制与政策中不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方面,弘扬体育体制与政策中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方面,加快体育体制尤其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改革步伐,加强对外体育交流和参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2002年是“9·11”事件后国际形势急速变化的一年,也是我国周边国际环境继续好转的一年,是自建国以来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好的时期之一。我国政府坚持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与周边国家双边和多边友好关系迅速发展;我国加强了与本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和政治安全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尽管我国周边的个别地区有恐怖主义组织在肆虐,一些地区出现了紧张局势,区域性经济合作进展仍有限,但总的来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岛礁主权争端事关领土主权、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争端,是考验各国国家治理能力的试金石。通过梳理发现,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国际司法解决、政治手段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军事手段武力解决、全民公决等模式应对岛礁主权争端,这些模式是各国应对海洋岛屿主权争端的常规做法。总结梳理这些做法,对于我国应对和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岛礁争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由大变强是这一变局下的新因素。国际格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要求中国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重新阐释自身及与世界的关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西方自由主义话语经受危机、反全球化趋势明显的情势下,如何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反击西方主导知识话语中蕴含的偏见傲慢,改变国际话语体系格局,是当前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急需把握一定的策略,补齐短板,重点加强话语设置能力、提高话语叙事能力、增强话语加工能力、提升话语推广能力、提高对全球话语和多元话语的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提升政府效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效能包含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公平性等多维架构。政府效能建设是将绩效改进和能力建设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层次,是一项以全面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廉政、能力等为内容的综合性能力建设和绩效改进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灾害防救法》的公布施行,赋予消防权责机关新任务,其所防救的灾害急难除火灾及公安急难等事件之外,更包含各种人为灾难和天然灾害。未来的防灾、救灾,有赖政府建构有效的灾害防救体系和能力,并整合政府及民间救灾力量,将民防与全民防卫动员机制加以结合运用,以健全灾害防救体系,全面提升公私相结合的救灾机制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外援战略作为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经济双重功能。它不仅牵涉到我国与受援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而且还关乎“东西关系”、“南北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并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推动和谐世界构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向未来,根据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我国应运用战略平衡原则,优先开展周边援助,继续扩大对非援助,稳步开展与拉美国家的互利合作,高度重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积极参与多边援助,理性架构中国外援战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加强弱势群体民主政治权利的救助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需要。当前,导致我国弱势群体民主政治权利缺失及边缘化有经济、能力、心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为此,建全利益表达渠道,提升弱势群体阶层组织化程度,加强弱势群体民主政治表达力,优化民主政治权利工作运作机制是实现弱势群体民主政治权利救助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是友党关系,二者的合作方式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这一结构特征植根于中华传统"大一统"的政治价值观,与我国国体相适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新时代应从掌握日常政治生活话语权,增强人们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认同感;加强执政党引领力和凝聚力;提高参政党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巩固和谐政党关系,打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等几个方面提升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