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文苑》2004,(7):10-1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赖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把自己与美国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霞飞 《党史纵横》2004,(9):10-14
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虽然是一对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可是,在台湾问题上他们都反对“台独”。蒋介石曾多次打击“台独”势力,维护台湾的主权,毛泽东更是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台湾的努力。可是尽管如此,在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上,两人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蒋介石却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然而,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着共同性,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志青 《党史纵横》2004,(10):14-17
毛泽东和蒋介石, 这对势同水火的政治对手,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争斗形成台湾海峡两岸对峙局面. 晚年, 他们虽仍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尤其是蒋介石仍沉醉于反攻复国的梦想 但在维护国家主权 坚持" 一个中国"方面 却达到空前的一致 并努力做了很多工作 祖国统一 成为他们二人挥之不去的生命情结 这与当今 台独 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丑恶嘴脸是极为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19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兴起的台湾左翼思潮,经过198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论争,产生了"统一左派"与"本土主义左派"的分裂与斗争,"本土左翼"名为"左翼",实际上是以"台湾意识"为核心,推动"文学台独","左翼"只是他们粉饰"台独"身份,为"台独"正名的工具。所谓的"本土左翼"论者受到史明、叶石涛"台独史观"的影响,与陈映真等主张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统派左翼知识分子形成鲜明的对立,与政治上的"本土运动"互相呼应,并对台湾1980年代以来的"文化台独思潮"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美之间在反恐、地区安全等共同利益需要以及台湾当局的台独趋势愈演愈烈,迫使美国将长期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转向相对"战略清晰"政策."战略清晰"政策难以遏制台湾当局继续搞"事实台独",但有利于中国把握反对"事实台独"的主动权.随着美国支持"台独"的国家利益空间日益缩小,中美两国共同遏制台湾当局搞"制宪台独"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蒋介石却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百般阻挠,起了负面作用。在对待祖国统一这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上,毛泽东与蒋介石,有云泥之别。毛泽东力争解放台湾而蒋介石却长期以武拒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实现祖国统一。海南岛解放和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台湾,就是党和国家集中力量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郝保权 《先锋队》2012,(29):44-45
"一纲四目"是由毛泽东率先提出,周恩来归纳总结的。"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促成两岸配合打击"台独""一纲四目"提出的国际背景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收入毛泽东重要文献821篇,其中91篇系首次公开发表。本刊今年第2期从中选载了毛泽东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组文献,受到读者欢迎。这一期再从这部文稿中选登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论述台湾问题的重要文献7篇(其中6篇为首次公开发表)。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作出不懈探索和努力;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美国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反对"两个中国"和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是一贯的。  相似文献   

10.
何日彩云归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2):51-52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下,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仍顽固坚持“反共复国”方针,扬言“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反对“划海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蒋氏父子视“台独”为大逆不道,坚决镇压。以至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尼克松访华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及其对祖国统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祖国统一问题 ,既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又坚持“八项主张” ,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台方针政策 ,有力地推进了海峡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坚决反对分裂 ,反对“台独”90年代以来 ,李登辉主政的台湾当局逐步背离了一个中国原则 ,相继鼓吹“两个政府”、“两个对等政治实体”、“阶段性两个中国”、“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国家”、两岸关系为“国家与国家 ,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等论调 ,同时还在政治体制、对外关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关注祖国统一问题,既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又坚持"八项主张",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台方针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海峡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8,(4)
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民主和平.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主张战后国共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然而蒋介石要建立一个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法西斯专政国家.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打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为了欺骗人民,欺骗舆论,并完成内战部署.蒋介石玩弄"和平谈判"阴谋,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实现和平,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经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国共会谈纪要>,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表达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敬爱之情,已经有许多画家开始创作毛泽东等伟人的肖像画了,但这时候它还不属于"个人崇拜"运动的产物.毛泽东和其他党的主要领袖在一些著作和谈话中,也都自觉地以"西柏坡会议"所确定的精神,要求全党反对各种形式的"个人崇拜",其中也包括反对竖立毛泽东塑像.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湾危机,曾经先后三次策划了分裂中国的大阴谋,蒋介石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在“一个中国”这个关乎民族大义的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位争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是不谋而合地想到了一起。 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当局声明:“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王明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一切从本本出发,害人害己,最终还害了革命.毛泽东和王明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有过二十多年不得已的交往:王明曾反对、排挤毛泽东;毛泽东亦发动整风运动以肃清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但毛泽东对王明一直采取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让他边工作边认识错误,以期达到新的团结,但收效不大;而王明则始终反毛泽东不止,至死坚持错误.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影响到台湾内部,引起美国政府的严重不安,于是加紧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蒋介石希望大陆方面有所行动,以维系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1959年,毛泽东跟当时苏联驻中国大使透露,1957年蒋介石曾经托人带话给周恩来,希望我们能好好地把金门炸一炸、打一打。1958年,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对我国台湾的干涉也进一步升级。是  相似文献   

19.
博览之窗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 称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给中国描述了一个全新方向,一方面指明社会主义未来,另一方面又不认为中国很快会走上社会主义。"退一步"的新民主主义有助于消解一些民主人士的疑虑,应该说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融合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全部好处。对于毛泽东地位提升及其理论建构,蒋介石感到了威胁。1943年,他借着美英两国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机会,发表《中国之命运》,提出了基于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观,反对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中国未来只能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有资格有能力领导中国走向未来的只能是国民党和蒋介石。《中国之命运》激起国内强烈反对,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国民党体制内诸多讨论。基于思想史解读,可以看出抗战时期中国思想界激烈冲突不亚于战场上的真枪实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