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罗亮 《学习月刊》2010,(16):22-23
地方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的职能和作用,对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1979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其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是推进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制度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制度的发展路径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方人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从四个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一是要加强人大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二是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三是充分发挥乡镇人大在推进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四是充分发挥乡镇人大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大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朝着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继续开创新局面,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则是每一位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和人大工作者首先要思考和把握的问题。结合人大工作性质、地位、作用和渝中区的实际,我就渝中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三权”和如何创新人大工作、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人大工作体系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历史实践发展的必然。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要遵循人大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坚持用系统观念分析人大工作特点,推动人大工作体系化建设。人大工作体系化包括了人大工作任务、履职方式、履职实践等方面的体系化。建议通过完善机制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建立绩效约束等方式推进人大工作体系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号召。对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来讲,如何努力建设学习型的人大机关和学习型的干部队伍,明显提高“三个素质”,进而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黄小钫 《前线》2023,(3):42-45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新探索,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和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是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明确把人大机关定位为政治机关,进一步拓展了对人大机关属性的认识,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开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以党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大党组体制和工作制度,夯实了党全面领导人大工作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杭州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和巩固人大制度,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强化人大的职能。当各级人大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信任度越来越高时,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创新,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4,(11):6-6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乡镇人大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建设,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积极贡献,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地方组织法第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乡镇人大的性质和地位并未得到广泛承认和真正落实。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确立的乡镇人大成文制度与现实中乡镇人大工作现状决定的现实制度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由此观之,制度的创新已是大势所趋,更能促进乡村发展的理想制度安排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论人大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这里讲的法律监督主要是指人大监督。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大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与人大处于中心位置,是两大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分别扮演着不同的政治角色,拥有既密切关联又具有质的区别的不同职权。其中党的领导权、执政权与人大的监督权对政治体制的运行和政治效能的释放影响最大。在当今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厘清和规范党的领导权、执政权和人大监督权作用限度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加强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建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刘东辉 《奋斗》2008,(1):15-16,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描绘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和举措,对各级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楚雄市是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楚雄市的人大工作,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了地方权力机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包惠 《先锋》2023,(3):16-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系统部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整体功效得到充分彰显,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忠实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成都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执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人大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如何加强和完善地方人大监督职能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春 《求是》2005,(9):35-36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应当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要围绕增强监督实效,探索完善监督方式和监督机制,不断加强监督工作的力度,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促进和保障地方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监督内容上,要通过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人大监督工作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突出重点抓大事,善于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进行监督。一是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监督。人大要增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把为经济建设服务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把实施本地…  相似文献   

17.
吴旭勋 《当代贵州》2023,(30):76-77
<正>福泉市人大紧扣中央、省委、州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力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监督工作更加务实,代表工作更具特色,自身建设更加有力。近年来,福泉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全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大代表更加融入基层,代表建议更加反映基层,努力让人大工作载满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18.
马宏 《党史博采》2005,(2):62-65
人大信息公开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人大信息公开的现状离民主政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通过宪法和全国统一的专项立法等制度建设,并借鉴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及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人大信息公开进程,确保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行使职权,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相比,与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有些地方的人大工作尚存有较大差距,有些工作的成效不够显著。这其中人大工作结构方面的一些问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从人大工作某些方面的结构调整入手,研究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是做好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的必由之路。首先,应调整职权行使结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  相似文献   

20.
选举民主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涵。其中,人大代表选举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直接选举由乡级到县一级的扩大、差额选举的普遍推行,以及城乡选举向着相同人口比例趋近式的发展。这种以选举方式的改革为主要特征的人大选举制度建设,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并把城乡人大选举因历史局限性而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完全平等,日渐推进到完全和绝对平等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