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要和趋势作对”,这一忠告无论对股市还是楼市都是适用的。随着民生住房理念的确立,长达十年的商品房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正在瓦解,一个政策性住房和商品房市场双轨并行,“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多层次住房体系正日益清晰。随着房地产市场由投资为主导到以消费为主导的转变,房地产开发模式亦将面临巨变,  相似文献   

2.
今后一个时期,包括住房保障在内的城市住房工作,要坚持“加强保障、稳定市场、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着力推进保降性安居工程建设。2010年我省城市住房保障工作将围绕构建完善两大体系,正确处理两方面关系,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环节,重点组织实施“1313”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到2012年重庆将建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的规划,打破了居民住房主要由市场提供的“单一”供房体系,实现了政府保障与市场供给“双轨运行”的供房机制。公租房的面市,有望抑制飞涨的房价,实现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的愿望,对住房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不要和趋势作对",这一忠告无论对股市还是楼市都是适用的。随着民生住房理念的确立,长达十年的商品房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正在瓦解,一个政策性住房和商品房市场双轨并行,"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多层次住房体系正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5.
保障房迷局     
作为“十二五”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正在大剂量注入市场与保障严重失衡的中国住房市场,期冀释解深陷房地产倚重症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随着《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由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组成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三类住房将通过不同的制度设计,为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8,(1):46-47
中国楼市再次以凌厉涨势给2007年留下浓重印记。然而,在“涨”这个近年来楼市不变的主题下,在历经了数次加息、“第二套房贷”、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多轮调控之后,市场格局也许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各种力量的心态也在悄然转变。 2007年底,社会各界激烈争辩“楼市拐点是否来临”,共识难以形成。从2007年底前一段时间的情况看,有部分原来房价涨得过高的城市出现楼市成交量萎缩,价格涨幅趋缓或回调的现象。这到底是一个趋势,还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也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天津人大》2009,(10):F0002-F0002,F0003
为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期间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出台了廉租住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四个管理办法,制订了住房保障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形成了分层保障、应保尽保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了具有天津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唐茜 《今日广西》2007,(24):49-50
国务院召开会议听取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隋况的汇报,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曾培炎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继续贯彻国务院2005年“26号文”和2006年“37号文”部署,进一步落实调控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加大住房供应力度。落实好住房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的路径建议,解决了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诸多障碍和难题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是民生的根本,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199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建立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市场和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新体制,即“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应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这是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刘景旺 《世纪行》2009,(1):28-28
到2010年,湖北省要基本实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城镇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基本形成保障性住房的完整体系。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21):25-25
我国的住房保障工作可以追溯到城镇住房制度全面改革的1998年,国家在推进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同时,也着手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这十几年当中,我们也确实看到国家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根据实际需要的变化,适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住房保障工作的步伐明显加快,如今我国已进人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各地住房保障工作也对国家统一、持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提出了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3.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0,(11):52-53
本市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若干意见 今年10月7日上海市政府批转了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方娟 《公民导刊》2005,(10):48-49
为解决“双困家庭”的住房困难,2003年,重庆市开始对人均住房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同时享受低保以及在本辖区居住三年以上的城镇人口实行廉租住房保障,并计划5年内,将全市所有“双困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目前重庆市已有2000多户双困家庭住上了廉租住房。  相似文献   

15.
一、“集资房”的形成原因和作用“集资房”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自用存量划拨用地,采取群众自行集资建设,按成本价销售,享受集资建房政策,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一种方式。“集资房”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房市场尚未建立,货币化分房尚未形成之际。集资建房政策是计划经济向市场转轨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在房改初期为解决困难职工住房起到一定缓解作用。2000年5月8日,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以建房改犤2000犦105号联合发文,鼓励多渠道加快住房建设,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1999年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市场化,再到强调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在这一改革进程中,或偏重于市场性供给,或注重于政策保障性供给,始终缺乏市场与政策相结合的供给渠道,使得住房供给体系的覆盖面存在盲点——始终存在一个较大比例的“夹心层”,其住房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2010年6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盲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汤小泉 《中国人大》2011,(19):25-25
目前来看,在房地产市场限购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刺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因此,保障性住房政策要非常明确,真正解决需要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人。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态度十分明确,将刚毕业的大学生、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贫困户、五保人员等列为需要解决住房困难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王苹 《人大论坛》2008,(9):24-25
法律是构建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住宅法”缺位,保障性住房并非法律规定的政府责任,对地方政府缺乏强制性约束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往往成为应景之作,远远无法满足保障需求。随着房价持续上涨,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住宅法”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兰天 《前沿》2011,(15):151-153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公共住房政策的分析与思考,在借鉴韩国等国家保障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共住房法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土地发展经济的问题、把小产权房纳入保障住房、限制商品房开发、为进城务工人员制定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政策以及建立国民住宅保障银行等建议。以期为实现“一户一住宅”这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目标探索出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国家机关职工住房保障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措并举,不断加强住房资金管理,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职工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