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长期的"金融抑制"政策和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缺位使得民间借贷对借贷双方、金融市场、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性均造成了较大的风险。应完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防控风险;合理开放民间金融市场,化解风险;构建民间借贷监管体系,提示风险;建立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制度,分担风险。  相似文献   

2.
李全锁  王丽英  黄凯 《前沿》2013,(17):68-73
受国际金融危机辐射及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我区局部地区民间借贷危机集中爆发,尤以鄂尔多斯市为典型。民间借贷纠纷大量爆发,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扰乱金融秩序,更给社会秩序安定造成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民间借贷危机诱发原因可知,应当通过承认民间借贷合法地位、深化民间投资的政策引导、优化民间借贷宏观调控手段、健全民间借贷综合监管体系、推进民间借贷登记备案制度、强化民间借贷信息监测机制、完善民间借贷危机处置机制、严禁公务员从事民间借贷、加强民间借贷风险意识教育九个方面完善我区民间借贷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由“温贷危机”引发的民间借贷风险与防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了民间借贷的风险及其根源,认为我国民间借贷风险主要来自于包括金融体制、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社会诚信状况等金融生态环境的失衡,因此通过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征信与担保体系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手段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与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的主要目标,必须实施完备的手段和采取有效的调控政策。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不注重政府宏观调控中的手段的综合运用,或不注重调控政府的协调问题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中把宏观调控手段与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5.
政治权威、政治稳定与政府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绝非是一个仅限于经济领域的技术化、逻辑化和自闭式的存在。宏观调控是政府权威建立和延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保证经济安全进而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从政治权威和政治稳定的要求出发,宏观调控应以经济安全为其核心价值取向、以虚拟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经济信息安全和资源利用安全为其重点作用领域;同时应以法治化调控为主要手段,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执行主体与调控受体之间的协商与沟通,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宏观调控制度的可接受性,提高宏观调调控制度运行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张凯  曹露聪 《求索》2012,(12):226-228
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并存,中国农村亦然。当下,农村民间金融道德风险的生成机理源于信息在农村民间贷款人与借款人、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农村民间金融中介机构与借贷双方、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当局与被监管者等金融活动主体间的非对称性分布。这就为民间金融道德风险困境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此,我们必须为化解民间金融道德风险而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在制度性对策层面上,应从建立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法律机制,完善农村民间金融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完善对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适度监管法律机制,完善农村民间金融领域的民事责任制度架构等方面对农村民间金融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法与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民间借贷法制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蓉 《求索》2010,(6):135-137
法与金融理论将法律对投资者的有效保护及其实施效率作为影响金融体系乃至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一国制定金融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中国作为转型国家存在着立法滞后、执法不力的问题,而健全法律体系和提高司法独立性需要长时期的沉淀和积累,其更为现实的选择就是在强化私人产权保护、完善民间借贷投资者法律保护体系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民间借贷形式补充政府监管和非正式执行机制以替代或补充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最终促进民间借贷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要家 《长白学刊》2021,(1):106-113
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对传统监管体制进行重构,通过监管体制创新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监管体制创新的基本导向为:始终坚持审慎包容的基本原则,将促进开放共享和鼓励创新作为政策基点、维护市场竞争作为政策重心、确保监管体制与政策动态有效作为政策理念。中国数字经济监管体制创新的基本路径为: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构建"平台+政府"双中心协同监管的治理主体结构,形成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监管机构体制,实现审慎包容监管原则制度化,创新监管实施体制和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法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制度,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十五大的报告也强…  相似文献   

10.
宏观调控法制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内容包括宏观调控主体法律地位的明确,宏观调 控手段的法制化,宏观调控监督机制的法制化。所有这些措施又是通过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完善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甚至出现了很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目前,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历史性的总结为时尚早,但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评估,并制定完善的房地产法律制度却很有必要.当前理论界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宏现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学术假定,因而这些讨论显得多少有些凌乱,学术界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笔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秩序昭示着社会秩序的高级形态和基本走向,旨在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延续,保障农村民间金融的正常运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制度缺位、风险防范机制缺乏、价值取向滞后等问题。构建理性的农村民间金融法律秩序十分必要,具体路径包括:国家法对农村民间金融的认可与规制;农村民间金融与"软法"之天然契合;农村民间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之健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之培育。  相似文献   

13.
政府购买服务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我国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政府购买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对政府购买服务实行有效规制,是必要且可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的规制手段关涉政策法律制定与规划计划拟订、宏观调控与市场准入、合同缔结及经营监管、绩效评价及风险评估等,其实施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具有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法律手段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直接手段,也是宏观调控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基础和前提,正确认识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宏观调控观念,建立必要的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宏观调控决策机构,通过法律完善宏观调控的程序,是解决我国宏观调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民间融资呈现出复杂和活跃的局面。与此同时,由民间融资引发的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呈现频发态势。笔者拟从法律角度探讨民间融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关系及其演变为犯罪的防治措施,以寻求民间融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民间融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界定——民间融资的法律界定民间融资是在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出资方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转移给受资方,受资方按约定到期还款并支付利息的民事法律行为。民间融资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民间直接借贷,主要是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民间中介借贷,即通过民间借贷组织如担保公司、财务咨询公司实现融资目的;企业内部集资;融资租赁;私募基金。  相似文献   

16.
案情:民间借贷可以约定利息,但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限额。2010年5月31日,那坡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尽管原告手持双方同意签订的借据,但因所约定的利息高于银行,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郭忠志 《桂海论丛》2001,17(4):93-95
网络交往的规范化需要政府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主体在网络交往的规范化进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引导、调控、组织、管理作用 ,其作用手段有政策制度、法律规范、道德文化和经济手段 ,具体作用方式表现为规划决策、组织保障、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和强制制裁。要顺利实现网络交往的规范化 ,必须强化和优化政府主体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经济调节方式的一种,国际经济指导调控是为克服国际市场调节机制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滞后性等缺陷而出现的,它本质上是对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国际经济指导调控在调控主体、方式、效力以及调控的对象和领域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内涵。对国际经济指导调控的研究有如下启示:首先要搞好本国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国内的宏观调控相关制度;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指导调控同时要坚持和发展国家的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调控受到行政机制、政策机制的影响,法律手段较为不足,面临市场机制与法律机制不协同的现状,我国不仅应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而且也不应忽视政府采购市场调控法律机制的构建与监督。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由于尚处在探索阶段,其在产生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融资困难、定位偏离、监管混乱、人才技术欠缺等问题。应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增加机构创新,丰富投资模式,将信托模式引入农村金融;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法律制度,重点在于相关立法位级的提升与衔接,确保机构定位适当;注重监管适度,加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重点在于监管方针的确立;建立人才培养平台,深化技术信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