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法律作为人类交往行为的规范体系,在秉有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具有模糊性和局限性。法律的模糊/局限性因多种原因导致。法律的模糊/局限性,取决于其诗性、修辞性和可接受性,但同时又帮助法律克服模糊/局限性,并在修辞预设的前提下,实现法律的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因为在本质上,人类生活在一个时空无限敞开的世界,法律必须能动于这种时空开放性。修辞就是人类应对交往行为无限敞开的方式,也是应对法律之逻辑理性有限的工具。法律的模糊性需要明确性修辞,法律的局限性需要包容性修辞。修辞既使法律开放,也预设法律的界限,因此它在开放时空中助益于法律的完善。同理,制度修辞既是法律开放的技术,也是法律臻于完善的条件。制度修辞的设定,有如哲学家所谓上帝悬设,为法律的不断认知和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法庭科学文化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计划每年编辑1辑,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论丛》以推进法庭科学文化学术研究为宗旨,致力于为法庭科学界、法学界、司法实务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论丛》主要栏目包括:①史学研究:中国法庭科学检验鉴定法律制度史;检验鉴定科学技术史;科学证据史研究(含中外比较法研究)等。②职业文化:法庭科学职业法律制度研究;法庭科学司法适用研究;法庭科学职业  相似文献   

3.
自1953年Watson和Crick发表DNA双股螺旋结构,它为人类生命科学,尤其是法庭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法庭科学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排除到认定,经历了DNA指纹图、AMP-FLP及SNP的3个阶段。同时线粒体DNA的应用也在广泛开展。另外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成为法庭科学的发展方向。总之,DNA双股螺旋结构对法庭科学革命性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法庭科学是以科学技术手段确认相关法律事实的证据,是诉讼活动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在社会法制化程度日趋提高的今天,法庭科学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培养高级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法庭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专业性、实践性很强,针对缺少法庭科学前期基础的法学学生而言,采用实验及多媒体组合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促进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法庭科学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论证,阐述了法庭科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及必备的条件,并结合现阶段法庭科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理念是高于法律观念、法律表象和法律意识的理性认知形态,是对法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性把握和建构。它不仅具有认识论功能,而且具有方法论功能,有助于人类认识隐藏在其所使用的法律工具背后的思想和精神,正确地运用周延的态度来审察法律问题,科学地指导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等各环节的工作。因此,在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弄清法律理念的定义及功能,又必须历史地审查法律理念在中国法律现代化演进历程中的嬗变情况,准确地把握住中国法律理念现代化的基本取向,构筑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理念准则,为法律制定和实施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导引。  相似文献   

6.
“克隆人”与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人”与法律●曹建明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因此科学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但科技成果的运用并非绝对无禁区。否则,热爱和...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强大媒介。最近,法庭科学和刑事司法相关题材内容在各种媒体激增,伴随着公众对法庭证据的期望提高,"CSI效应"(犯罪现场调查影视剧效应)应运而生。本研究对CSI效应的探讨有两个方面的贡献。第一,验证了在香港中国人群中是否存在CSI效应。第二,采用模拟陪审团模式,从实证角度出发全面考察CSI效应。研究发现,尽管涉及法庭科学证据的媒体报道数量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参与者对法庭证据的感知,但这种感知并不影响参与者对法律的判断。法庭科学题材影视剧的观众在控方仅出示法庭证据时不可能判定被告有罪,在仅出示证词时也不可能判定被告有罪。当提交法庭证据时,唯一判定被告有罪的重要预测因素是参与者对科学证据可靠性的评价。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香港不存在CSI效应。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利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旺生 《法律科学》2004,22(2):24-28
利益是极为重要的生活资源。凭藉这种资源 ,社会主体便能获取好处 ,满足需要或愿望 ,使生活达致某种景况。法律利益是从利益体系中剥离出来的 ,以法定形式存在的利益。利益一旦被选择和确认为法律利益 ,它就成为法律权利。法与利益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法的产生、内容、本质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是立基于对利益资源的配置和固化的结果。法律对利益的调节和处理需要有科学的标准和原则。现代法律所调处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是复杂的 ,而中国国情则使这种调处更显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不犯或少犯错误,聪明的法庭必然会超越原有各自为政的“法律制度”视界和“逻辑推理”视界。通过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等技术工具和善用“法律推理”这样的智力手段。来提高它们的制度或规则推演能力。可是当我们停下来,思考作为技术工具的法律推理最终范畴的根本重要性时,我们也许会吃惊地发现,在“司法过程”中.司法人员用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技术工具(科学意义上的)是如此的不充分,这点甚至至今还没有被充分意识到,除了尼尔·麦克密克的《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  相似文献   

10.
毒品来源推断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毒品来源推断技术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了各国法庭科学专家们的关注 ,该技术正成为世界各地顶级毒品分析实验室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毒品来源推断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手段对缴获的毒品样品进行全面的理化检验及组成分析 ,建立其样品指纹图 ,采用科学的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推测毒品的可能产地、相关加工工艺和运输过程等毒品来源信息的综合技术。毒品来源推断技术的应用具有为禁毒执法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和战略、战术情报服务的双重作用。尽管毒品来源推断技术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 ,但应用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可变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法律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部分传统的法庭科学产生了质疑。本文探讨了传统法庭证据检验的弊端和目前国际上法庭科学证据的接纳原则,推出了似然比法庭证据检验评估体系,包括似然比对证据强度的量化方法、检验结论的科学解释方法和法庭识别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法理念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昝淑珍 《政治与法律》2003,18(5):90-101
经济法是人类在20世纪法制文明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因而,倍受社会青睐。但迄今为止,人们对经济法的研究,大多只注重经济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及运作方式等,而对经济法的内在精神却探讨甚少。本文试就经济法理念的含义、特征、功能、价值取向、基本定位以及在中国社会提升的对策等问题作些分析,以展示经济法理性认知上的本质及经济法内蕴的主旨和精神,为准确把握经济法内涵,为经济法律制定和实施,提供一点精神导引。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各种调查以及证据应用的目的,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意见应当具有可靠性。开篇以法庭科学/司法鉴定可靠性之问展开,系统梳理了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相关概念。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刑事司法中的法庭科学报告为参照,介绍了该报告的中心思想,指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包括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并提炼了该报告中关于法庭科学鉴定方法可靠性的科学标准,即鉴定方法需具有基本有效性和适用有效性。前者的科学标准又包括了两个要素:具有可再现性且一致的鉴定程序;经实证研究确定的该鉴定方法的误报率和灵敏度等。基于以上评介与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鉴定意见可靠性建设需包括五个方面:确保应用的科学理论/方法得到法庭科学共同体的普遍接受性;应保证鉴定方法本身的科学有效性;应对司法鉴定人主体的适格性提出要求;防范动机偏见与认知偏差对可靠性的影响;加强司法鉴定内部审核建设、全面加强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以规范人的社会活动为目的的法律与以追求人的真善美为目标的文学,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文学视域中的“法庭之友”制度,深刻揭示法律不是“本本中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法庭之友”制度进入到司法环节并适用于个案诉讼程序,对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民主具有重要价值。“法庭之友”制度在价值取向、制度模式、诉讼地位上与中国专家法律意见制度具有共同性,但两者在参与主体、论证内容、提请程序上存在差异性。可通过借鉴“法庭之友”制度的精神和价值理念,建构规范中国专家法律意见制度。  相似文献   

15.
赵亮 《中国海商法年刊》2012,(2):95-100,120
2011年香港海商法判例,来自香港高等法院原诉法庭和上诉法庭。案件主要涉及海上货物运输责任限额、海运单的法律适用、建造中船舶的所有权、管辖地的选择、船舶碰撞责任等法律问题。这些案件既有实体法律问题,也有程序法律问题,涉及多国法律的选择和管辖地法院的选择,充分体现了海商案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法庭之友"来源于古罗马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早期运用于英国普通法律中,然后运用到了美国法律并且由此逐渐发展开来。这种制度的主要设立原因是为了给非案件当事人向法庭陈述意见的平台,在上诉审中得到了较大的运用。运用这种制度的能够促进非案件当事人对法庭提供与案件有关的实用信息,讲述出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内容。而"法庭之友"能够对法院的判决起到影响作用,其主要以书状的形式实现,又能称作为"法庭之友陈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6):406-406
《DNA证据的解释》一书是英国法庭科学服务部(FSS)的学者I.W.Evett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统计学教授B.S.Weir合著的一本关于法庭科学统计遗传学的专著,由黄代新、杨庆恩、刘超等翻译。该书重点介绍DNA检测结果的分析所涉及的统计学基础知识,从概率论的概念入手,结合实际案件的分型结果,分析共显性DNA遗传标记的特征、等位基因频率、有关群体以及群体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吴慧 《中外法学》1996,(3):27-29
<正> 国际海洋法法庭是根据1982年通过、1994年11月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而设立的常设性国际司法机构,由21名独立法官组成,它对《公约》所调整的一切领域产生的有关争端进行管辖。法庭所在地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自由汉萨城。依据《公约》缔约国第一次会议的决议,1996年8月1日即将选举法庭的21名法官。由于该《公约》规定的是人类在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区域活动的法律规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又由于法庭法官尽管在执行其职务时是独立的,但从国家来说,能否拥有本国国籍的法官,则显示着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可增强本国利用法庭的信念和信心;从法官候选人  相似文献   

19.
郭晶英 《法学杂志》2007,28(5):157-160
法庭通译是实现法律平等的重要工具和确保控辩双方公平竞争的语言手段,中国就法庭通译已有相关立法,但是尚未出台具体实践操作的规章制度,法庭通译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首先概述法庭通译方法,进而分析各国的法庭通译制度以及中国法庭通译现状,借此希望对中国法庭通译的建设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社会关系的约定规范和强制手段,它的基本含义是为谁服务、作用的对象是谁和要达到什么目的。按照上述理解,我们就法律的本质属性、功能和特征等还可以作如下进一步的认识。第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法律并不是为统治阶级产生的,但统治阶级无疑都会需要法律。人类在原始自然状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