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海波  王超 《党建文汇》2005,(12):18-18
一、防止个别选民心态不正。由于选民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选民思想积极,但也有与己无关、发泄不满情绪的干扰。二、防止宗派势力影响选举。有些宗派势力为了维护小集团利益,提前谋划班子人选,采取吃请、送物、收买选票的不正当手段进行拉票,甚至用非法承诺、恐吓等手段强令选民选举指定人员,严重破坏了基层民主。三、防止选举工作产生矛盾冲突。在一些选举竞争比较激烈的农村,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0,(1):64-65
<正>拉票贿选是违背组织原则、破坏民主选举的违纪行为,是一些人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不正当利益,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意图使会议代表或选民在选举中投票赞成本团体代表或者本人的一种非组织活动。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的选举,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王曼 《党史文苑》2011,(6):54-55
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制度是保障选举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我国现行关于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制度的立法规定还存在很多缺陷,必须完善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制度,将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民主自治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在不断的加强,为了更好地保障村民的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还必须提高村民民主意识,改"登记选民"为"选民登记";保护村民参与热情,正确界定贿选与正常的拉票行为;延长选举周期,协调"两委会"的关系;发挥女性特长,维护女性的政治权力;深化制度改革,理顺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和效果的直接体现,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舞台。当前,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人大代表的确立制度存有缺陷、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的沟通不畅、选民的实际参与度有限三个方面。完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度,必须提高人大代表确立的竞争性,增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合意性。  相似文献   

6.
徐骏 《理论学刊》2012,(12):89-93
选举制度在《选举法》修改后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但它的制度功能仍为较粗疏的选举流程与技术所制约。高校作为高素质人群的聚集地,同样也存在着选民参与不足的问题。以A高校2012年人大直选为研究样本,发现选民认知度、参与度与认同度不高是直接选举中的普遍性问题,而选举的透明度低、可接近性差、竞争性不足、选民影响力弱是其主要原因。构建二次预选机制以优化选举流程、借力网络技术以改进选举技术,应是在现有制度资源下推进公正、平等、民主选举的切实易行之对策。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根本制度。但是,这一制度还存在民主基础不够的问题。比如,民主和平等的选举原则有待于深入贯彻,选民对代表不便进行有效监督,选民素质与民主选举要求有一定距离,选举制度的某些规定不科学、不完善,各级人大代表数量过多,影响人大职能的发挥,等等。  相似文献   

8.
人大代表选举可以看作是选举组织、选民、代表候选人之间力量的博弈,据此,本文主要采取均衡分析的一般方法,结合制度研究,从选举的一般理论入手,深入分析我国当前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而差额选举是党内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扩大民主选举权利是提高民主选举程度的重要步骤。提高选民民主意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应把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结合起来,深化党内选举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答: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强化制度意识、严格制度执行、维护制度权威,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保证选举工作平稳有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禁拉帮结派、拉票贿选、跑风漏气等非组织行为,严防黑恶势力、宗族势力、宗教势力干扰破坏选举,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相似文献   

11.
魏琳娜 《求实》2006,(10):76-77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直接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制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政本质的实现程度。我国选举法于1953年正式颁布,先后经过四次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现行的选举制度,为保障公民平等地实现选举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行选举制度无论是在具体规定上,还在实际操作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只有继续推进选举制度的改革,才能激发选民参与选举、关心选举的积极性,真正使选举成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选举是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活动。然而在基层的直接选举中出现了"选举阻隔"现象,即广大选民对代表候选人的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而代表候选人被动接受选民投票,双方缺乏应有足量的互动,所形成的"迷茫的选民"和"陌生的代表候选人"的状况,从而妨碍选民参选实质民主的推进。本文提出"选举阻隔"的概念,从直接选举的现状描述入手,分析"选举阻隔"现象的后果及形成原因,并建议通过完善代表候选人介绍的内容和形式来消除"选举阻隔"现象,切实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到2017年底,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有9亿多选民将参加选举,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疑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好的民主制度。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议制,采取了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给合的办法,即全国、省、市人大代表的产生,奠基于县乡的基层人民代表的自由选举。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表达意愿,直接集中选民的意志,不需要中间委托传递,意见比较真实、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初,根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西城区开始进行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换届选举。此后,由于筹办和召开亚运会,选举工作一度暂停。从10月中旬起,选举工作继续进行。经过四个阶段,即准备工作阶段、选民登记和资格审查阶段、推荐协商确定代表候选人阶段、投票选举阶段,至1990年底全部完成了选举工作。在选举期间,我们列席了西城区选举委员会工作会议,走访了展览路选举分会和它下面的一些选区,参加了选民小组会议和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活动,并且在投票日实地考察了投票情况。我们调查的重点是:党组织在选举中的作用问题,选民参选的积极性问题,人民代表的构成和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直接选举产生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是近年来乡镇选举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乡镇直接选举具有择优汰劣、提高党委政府执政合法性、政策选择、保障党员和选民民主权利、教育民众的政治功能。乡镇直接选举的进一步推进对党管干部体制以及相关法律的完善、民主要素的健全、党政民主选举协调推进、增强选举与选民利益关联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问题要通过体制机制法制的建立与完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民主推荐和选举工作中,拉票问题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呈公开蔓延的趋势,已经引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满。为此,我们邀请部分地方的同志就拉票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大家普遍认为,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简单、孤立地来看待拉票问题,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性、全面地分析拉票问题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14):77-77
2008年美国大选创下了投票人数新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奥巴马和麦凯恩两人,尤其是奥巴马有效地利用了网络等现代化拉票方式,吸引了“不关注政治”的年轻选民等群体投票。  相似文献   

18.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们自我选举出来的"当家人"。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省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12月28日公布施行的《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时其作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选民登记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应当在户籍所在地的村进行选民登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在经常居住地进行选民登记:(一)结婚后居住在配偶所在地,但户口未迁移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大代表产生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它由人大代表组成,并以集体的方式行使政权。以什么样的程序,把什么样的人选进人大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人大代表产生的若干问题,谨予分析。一、现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主要特征要研究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对我国现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有充分地认识。考察我国现行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不难发现,其有如下特征:第一,政党、人民团体与选民或代表皆有提名候选人的权利。各政党、人民团体既可以单独也可以联合提名候选人,直…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个典型的选举制国家,美国两大政党,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其基本功能是围绕总统选举和议员选举来进行,包括招募候选人、为候选人提供经费支持、沟通候选人与选民的关系、争取多数选民支持本党候选人等,都可以看到政党在选举中发挥出的政治作用。但是共和党或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后,能否像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