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及失地农民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失地农民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及失地农民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就现阶段缓解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及失地农民矛盾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日益突现,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要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建立健全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机制,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3.
《人大建设》2008,(10):54-54
王道勇近期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撰文指出,失地农民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而出现的一大批失去耕种土地并曰益融入城市的农民。当前,需要从外部的制度创新和自身的自主行动这两个方面,想方设法提高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第一,同地同价.让失地农民分享一份土地增值的收益。这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过程的真正参与者,成为土地价值升值的利益相关者。第二,土地入股,让失地农民拥有一份可预期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4.
叶南客 《群众》2013,(3):11-12
十八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驻人口全覆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而为转型期中国的广大流动人口身份和角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一、新市民的新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里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5.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讨了目前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分析其深层原因,并进而对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路华 《山西政报》2008,(24):38-38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尤显突出,如不给以高度重视并予以及时解决,势必秧及社会稳定.制约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中,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推进城市化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是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相违背的。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关键在于有适当的利益补偿机制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本文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蓝常周  龚莹 《桂海论丛》2009,25(6):76-79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的征用,大量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了失地农民。由于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导致失地农民生活困难,为此,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就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应该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确保政策的落实到位,并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7%上升为2010年的49.68%。据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给全国人大的一份《关于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提案》分析,2005年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为4000多万人,并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石清霞 《前沿》2005,(8):223-225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使失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与妥善安排,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增加失地农民的收入,这是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丛旭文  黄晶梅 《求索》2012,(3):74-76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突飞猛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成为这一进程中的孪生性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攸关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同时也攸关社会安全与稳定。本文在系统梳理社会保障经典理论及对我国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横向比较、透析国内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践,提出应当在公平、效率、稳定价值指引下,构建一部兼顾城乡、严格实施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并通过政府的有限参与,建立与农地征收相配套保险专项基金、农民创业支持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对策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缺失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化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难题。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法律保障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较为系统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问题。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缺失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化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难题。对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法律保障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构建较为系统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社会保障、市民待遇以及参与权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受损的问题,这既有制度安排的原因,也有行政管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刘爱君  赵诤 《人民论坛》2010,(11):148-149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多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拆迁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民因失地而引起的利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剖析现今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求妥善解决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金荣  姜治莹 《传承》2011,(4):28-30
失地农民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发展非农业项目和城市的外延拓展而失去耕种土地,但仍然保持着农民户籍身份,并未在制度层面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的农民。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逐年增加,失地农民明显增多。高度重视并积极有效地解  相似文献   

17.
刘方涛 《前沿》2011,(18):124-127
民生问题经十七大的集中升华,又适逢后危机时代中国社会宏观经济的恢复计划,因而改善民生、提高民生质量,已经成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决策机制的核心依据。而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期,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因而激化了更多的民生问题。可见,民生政策已经成为现代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及推进城市化改革的重心和关键落脚点。本文重点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眼前总是晃动着少林寺景区失地农民的泪眼。住进了安置新家,却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和安宁。采访归来,深感转型期农民城市化进程的痛苦和艰难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多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拆迁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民因失地而引起的利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剖析现今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求妥善解决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由于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 ,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 ,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 ,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步伐 ;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