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立峰 《台声》2014,(6):66-67
<正>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昔年为在朝为官的台籍官员购置,原址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后移至前门大蒋胡同127号,即今日大江胡同114号。2010年5月,这座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台湾会馆在北京最为繁华的前门地区重张。复建后的台湾会馆,既具有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又不失闽南文化元素,三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6):80-81
北京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建于1890年前后,原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后迁至前门大蒋胡同127号,现为崇文区大江胡同114号。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0,(6):78-79
北京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后迁至崇文区大江胡同114号。 北京台湾会馆是100多年前台湾同胞在京城建立的活动场所。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它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历史,也留下了台湾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迹。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6)
北京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后迁至崇文区大江胡同114号。北京台湾会馆是100多年前台湾同胞在京城建立的活动场所,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它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历史,也留下了台湾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迹。 5月7日,北京台湾会馆重张并举办《中华魂·京台情》展览,旨在通过重温百年京台交流的历史,铭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欣声 《统一论坛》2011,(6):64-65
金秋十月,应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邀请,笔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前门的台湾会馆。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原址位于宣武门外,后迁至现址——前门大江胡同114号。台湾会馆原是一个占地仅有54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2009年开始,会馆进行全面修缮并扩建。现台湾会馆为地上地  相似文献   

6.
《台声》1994,(9)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八日,北京市政协及市台联假北京前门全聚德烤鸭店,举行了北京台湾会馆修复揭幕仪式.追溯会馆的过去,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承担着今后台湾会馆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台湾会馆位于北京市前门大江胡同(旧名:大蒋家胡同),由前后两个平  相似文献   

7.
徐飞 《北京观察》2020,(4):78-80
一百多年风霜雨雪,台湾会馆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百年间,许多人在台湾会馆留下了他们割舍不断的情愫。史上以台湾名义在京城建有两座会馆,一座是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的全台会馆,其旧址在本世纪初宣外地区旧城改造时已被拆除。另一座就是保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位于前门外大江胡同114号的台湾会馆。  相似文献   

8.
正清代,东莞会馆主要作为同籍举子来京赴考的居所。取消科举后,由于东莞县在京没有商业会馆,当时的东莞籍商人赴京就到东莞会馆暂住,成为东莞人到京城的驿站。东莞会馆在北京有老馆和新馆之别,人们一般把位于烂漫胡同现门牌127号的东莞会馆称为老馆,把位于上斜街现门牌56号的东莞会馆称为新馆。清代,东莞会馆主要作为同籍举子来京赴考的居所。取消科举后,由于东莞县在京没有商业会馆,当时的东莞籍商人赴京就到东莞会馆暂住,成为东莞人到京城的驿站。民国初年,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高潮时期,那时全国各地的台湾同乡会都已经解散,但是还有一些遗留的房产问题尚待解决。1952年我从上海调到北京,任台盟华北总支部主任委员,在此期间我也亲历了北京台湾会馆房产问题的解决过程。位于北京前门大街大江胡同的台湾会馆是一座历史悠久,很有历史和纪念意义的建筑。在50年代初,当时的会馆管理者为了响应全国公私合营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0)
正20世纪90年代,北京地方史研究领域内出现了"会馆热",许多专家学者及地方民俗专家纷纷对北京特有的会馆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一批专著。其中,民盟盟员、北京民俗专家白鹤群先生等编著出版的《北京的会馆》一书,最先收集整理了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的全台会馆的资料,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台湾会馆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北京的会馆》一书是这样介绍全台会馆的:"全台"会馆一词是依据全闽会馆而来。全闽会馆即福建会馆,全台会馆即台湾会馆。史料上记载全台会馆文字不多,仅《北京史苑》第四辑  相似文献   

11.
2月18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许寿裳先生追思会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许寿裳的亲属与两岸学者及各界人士在追思会上共同缅怀他的事迹、学识和风范,颂扬他为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及战后台湾文化重建所作出的卓著贡献。许寿裳(1883―1948),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史学者、教育家、传记文学作家。1902年赴日本留学,与鲁迅认识,成为挚友。历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都华西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1946年应陈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江胡同(原大蒋家胡同)的台湾会馆,现已修复.北京的各地“会馆” 是清代各省、府绅商为本乡进京赶考学子而建的.台湾会馆建于何年何月已无可考.清政府自1687年起,在台湾施行考举制,在县里考秀才、省里考举人,到北京考贡士,再经“殿试”考进士.清代汉族台胞考上文、武进士的共有29名.前107年出进士16人;后43年(即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出进士13人.可见后4O多年台湾举子赴京赶考者大增.据此估计,北京台湾会馆有可能建于1851年至1894年之间,距今已10O至140年左右.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天,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都察院代奏:“今者闻朝廷割弃台地以予倭人,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  相似文献   

13.
茅盾故居     
茅盾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先生最后七年,就是从1974年到1981年,他是在北京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度过的。 后圆恩寺胡同古朴幽静,巷子里有数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枝叶繁茂,绿叶浓浓,13号是一座僻静、安宁的两进四  相似文献   

14.
正王茂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居京为官数十载,大多时都居住在歙县会馆内。歙县会馆现在虽已难觅踪迹,但王茂荫在中国近代史上独树一帜的经济思想主张至今仍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位于宣武门外大街107号(民国时期门牌为宣武门外大街51号)的歙县会馆,是一座颇具代表性的会馆。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安徽歙县旅京同乡在菜市中街创建会馆,创始人为徽州30余位商人,是北京最早的会馆之一。后因房屋狭小,迁至前门的则世庙处营建新馆。明清朝代更迭,北京歙县会馆毁于战火。入清后,歙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梅兰芳,一个是文坛巨匠,一个是伶界名角,他们曾经在同一城市居住多年。梅兰芳自1894年出生后,长期定居北京;而鲁迅是于1912年5月随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迁往北京,当时他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在北京待了14年之久。这是一段。第二段是鲁迅与梅兰芳同时居住在上海,那是1932年春至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约4年左右。他们两人有18年左右的时间同住在一个城市,然而,他们在一起聚首的次数极少,有记载的仅有1933年在上海一起接待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的一次。鲁迅与梅兰芳虽然交往极少,但鲁迅在文章中却多次论及梅兰芳,翻检《鲁迅全集》,关乎到梅兰…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五年前,整个大吉片都还完整无缺地健在,这一大片街区,算是保存很好的,胡同的肌理依然保留着旧时的走向,老宅院也还留有旧时风貌。这里的会馆很多,名人故居、梨园名角的老宅很多。蒲阳会馆,只是其中一座而已。蒲阳会馆有名,因为它是林则徐的故居。如今,贾家胡同和果子巷都仅存地名,原来的老街巷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片高楼大厦和一条宽敞的马路。这一地区变化实在太大,往东紧靠着贾家胡同的粉房琉璃街,也只剩下西侧半边南端的一小部分,难得的是,梁启超故居的新会会馆,虽然破旧不堪,却还幸存了下来。曾经深藏在贾家胡同的蒲阳会馆,就没有这样的幸运,已经找不到了。  相似文献   

17.
寻访鲁迅     
在绍兴众多的胜迹中,鲁迅纪念地是我最向往的一处。那天我与市政协文史委视察组的同志来到这里,寻访鲁迅——中国文化巨人的足迹。鲁迅纪念地对外开放场所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鲁迅光辉的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我踏进鲁迅纪念地,逐处观瞻,感受良多。鲁迅故居位于绍兴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现为都昌坊口19号,188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三),鲁迅诞生在这里。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漆石库门,系原新台门的边门,是当年其家人出入的地方。我从此穿过长廊,走进一扇小门,即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即由此得名。鲁迅曾在《狗·猫·鼠》一文中回忆道:"那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内城宣武门以南一带,向为文化人聚居地。这里会馆遍地,戏园、书坊林立,更有著名的以旧书古董吸引文人墨客的厂甸庙会,于是“宜南”就成了这一文化区的专用称谓,而且这称谓本身也沾有了文化的气息和底蕴。余绍宋(1883~1949,著名书画家,方志学家)寓居北京时曾组织了一个画社,以他的寓所“余庐”为活动基地,因余庐位于“宣南”的骡马市大街西砖胡同五号,画社便命名为“宣南画社”。画社成立于民国四年(1915年),那时余绍宋供职  相似文献   

19.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5号。1996年,初次拍摄采访齐白石故居时,跨车胡同内那种幽静、古朴,和浓郁的北京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年前,危旧房改造,辟才胡同和太平桥大街的扩展,把这个宁静的四合院周边的环境给破坏了。现在跨车胡同仅剩下了一小段,齐白石故居目前又处于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 齐白石故居院门朝东,路边的两棵杨树的距离标记了当年胡同的宽度。门楼的清水脊缺了一个角,红黑相间的木门因腐朽而出现了几个小洞,门楼的两边门墩见证着过去的历史,门牌上还写着跨车胡同15号。 1917年,齐白石刚到北京时,以卖画刻印为生,生活拮据,常辗转居所,四方寓居。大白菜是北京老百姓冬季的“当家菜”,每到冬季,家家贮藏大白菜,俗话说“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
明清时期,在京城建有多个全国各地的会馆。北京的会馆始于明代,清代是北京会馆的重要发展时期,会馆到清末才走向衰败。明代的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以后,北京即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许多外地人到北京做官、经商,而且从明永乐十三年科考开始,北京作为中央考场,全国各地的举子一般每3年要到北京参加一次会试,因此设立会馆,便成为外省人士在京城生活、工作的一种需要。台湾在北京设立会馆,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正如当年分巡台湾道刘璈在报请购建全台会馆的呈文中所说:"在都城购建全台会馆,以备台湾会试举人及供职于京者,藉以居住。"自即期起,《台声》将刊登北京台湾会馆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