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绍兴的咸亨酒店是当年“孔乙己”常去喝酒的地方,那“多乎哉?不多也”的茴香豆也很诱人。我有幸光顾过一次。这家酒店设于东昌坊(今鲁迅路)西首,在鲁迅故居的斜对面,是坐南朝北的三间门面,黑瓦粉墙,房檐低矮,“咸亨酒店”的白底黑字大招牌挂  相似文献   

2.
心萦百草园     
一川 《天津人大》2006,(10):45-45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这一课文,我能背得烂熟。从那时,就清楚地知道绍兴周家新台门后有一个百草园。作为鲁迅先生童年“乐园”的百草园,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非常神圣的地方。百草园记载的是鲁迅先生对童年甜美的回忆,衬托出先生一颗天真的童心;百草园也承载着先生儿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新知识的追求的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我从十几岁就想:能亲自到百草园看一看,玩一玩是莫大的幸福、自豪。  相似文献   

3.
感知美好     
前些天偶尔读到一篇文章,说作者兴冲冲赶到绍兴鲁迅故居,却惊于“三味书屋”是如此的不堪,为了不泯灭对于“百草园”的种种美好遐想,于是过其门而不入。看了此文我无意于追究作者到底是对鲁迅文章存异还是对后人保护不利指责。我们也经常能听到身边的人说某地不过如此,有负盛名云云。我倒是想,你也会说童年的一支棒冰或一块糕饼是如何香甜美味,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食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5):85-85
<正> 多数绍兴的老式建筑,都隐藏着无数精彩的人文故事。同样,在绍兴城北有一条长不过百米、宽不足两步的寻常巷陌:笔飞弄。小巷的深处,坐落着一处幽静的大院,便是蔡元培的故居。故居建筑始建于明代晚期,是一座颇有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院落,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为蔡氏祖父以下几代聚居地。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就诞生于此,在他  相似文献   

5.
舒乙 《北京观察》2011,(7):41-42
宫门口西三条九号(现十一号)是胡青先生的故居。宫门口西三条现在是一条有名的胡同,因为二十一号院是鲁迅故居,已辟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先生在这里住了两年多,那是1924年至1926年的事。这个时期,胡青十九、二十岁,叫胡玉贞,刚开始念大学。不过,他们的确是近邻。  相似文献   

6.
在禾苗抽青、柳芽冒绿的时候,我来到江南文化古城绍兴.第一件事就是参观鲁迅纪念馆.没有想到,在参观鲁迅纪念馆的过程中,一框七律的条幅却牵动了我另一番情思.这框条幅,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年)临死前写的一首题为《示儿》的诗.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即今浙江绍兴)人.他一生有不少时间生活在绍兴一带,其中沈园是他经常去游览吟诗的地方.现在沈园怎样了?我参观鲁迅纪念馆后,便迫不及待地又向沈园走去.  相似文献   

7.
一路上,雨时大时小地下个不停。当我赶到绍兴的时候,雨变成了若有若无的烟,雾一般地轻扑入怀.鲁迅故居到了,粉墙黛瓦,麻石铺地,质朴洁净。街头有一黑白相间的巨幅版画,版画上的先生头发平直,面颊刚毅,似断  相似文献   

8.
李涛 《当代广西》2010,(11):52-52
到今年,绍兴建城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提起绍兴老街,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鲁镇。在鲁镇,最吸引人的当然要数多次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成亨”二字,源出于《易经·坤卦》句“品物成亨”,意为“少长成集,群贤毕至,财运亨达”。“成”意为全、都,“亨”即亨通,寓意是大吉大利。  相似文献   

9.
访鲁迅故里     
终于有机会造访我向往了二十多年的绍兴了。对于造访绍兴,那份期待,那份虔诚,那份好奇,一切皆源于鲁迅。在鲁迅笔下,绍兴一次次呈现出它的古朴、它的厚重、它的挥之不去的人文气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乌毡帽和乌篷船、故乡的社戏、咸丰酒店的茴香豆……这些事物,通过鲁迅的笔触,以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吸引着人们走进绍兴,走进鲁迅当年生活过的土地,感受她特有的风情,解读她特有的文化。去的那天,天公并不作美,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隔着车窗玻璃和雨帘,街上的景色似真似幻。导游像背书似的,一会儿叫我们向左看,说这是鉴湖女侠的倩影,为…  相似文献   

10.
<正>垤施,位于云南红河县阿扎河乡,与乡政府驻地隔沟相望,现在交通已比较便捷。2011年至今,我九次到此地探访,围绕当地出产的一种多声部音乐做传承工作。如今总结,与我深入交往的民间艺人中,有两位仙逝,其他也多随年岁的增长,不复当年的活跃。2011年,我进入这里是为源生坊工作,而源生坊会到这里来,是因为有北京来云南做音乐保护的作曲家田  相似文献   

11.
奉母亲之命,鲁迅于1906年与朱安结婚。朱安(1878—1947)是绍兴丁家衖人,据说又名德意。这一旧式婚姻给鲁迅带来了精神上很大的痛苦,对他的思想、人生道路有相当大的影响。他对许寿裳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本文对鲁迅这一旧式婚姻的若干史实进行探索,同时谈谈鲁迅所得到的朱安的支持,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绍兴的历史文化胜迹张文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纪念地。绍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河道纵横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是典型的水乡城市。同时它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绍兴就是当时越国的首都。数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众多宝贵的历史文...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奠日前夕,我再次来到我国首座汶川大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的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还是2008年11月12日,我曾应邀参加了该园的开园暨震后旅游市场的启动仪式。如果说当时我的感受更多融入的是悲痛与震撼的话,那么,此次我的感受中不仅仅有这里祭奠的强烈氛围,而且更有强烈领悟到的那种青川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感恩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是鲁迅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他在文中塑造的孔乙己的这个艺术典型,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不久前,我在浙江宁波天一阁查完资料后,来到绍兴,特地到鲁迅中路283号咸享酒店去寻找当年孔乙己的影子,并亲自体验一回孔乙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21)
<正>很多年前,我到过绍兴,一条绿绿幽幽的河道,添了几分古城的灵动别致。今天的古城绍兴,往来纵横的流水给城市带来古老的诗意,只是不见了乌篷船。怎么样进入绍兴会稽?进入鲁迅的故乡?"我还记得天上那轮金黄色的圆月,下面是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田。"据说,大部分的人,尤其是1972年以后的日本学生,都通过那轮皎洁的明月,进入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张稚庐 《春秋》2012,(2):38-39
鲁迅先生在其《朝花夕拾·后记》中说,他有一册李锡彤画的《二十四孝图诗合刊》,是清代由济南刊刻印行的。他说:"查这刻工当前清同治十二年时,是在‘山东省布政司街南首路西鸿文堂刻字处'。"清同治十二年为1873年,布政司街即今之省府前街。  相似文献   

17.
周建人(1888-1984),著名政治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先生胞弟。浙江绍兴人。早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0多年。民国初期,与兄周树人(鲁迅)一起在绍兴《越铎日报》上发表《维持小学之意见》一文,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周建人的学问,大部分是靠自学得来的。他从小对植物就有浓厚的兴趣。在家乡任教期间,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从1912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其间,曾在北京绍兴会馆、新街口公用库八道湾11号、西四砖塔胡同61号和阜成门三条21号居住过。绍兴会馆 鲁迅是随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迁到北京的,一时找不到住处,便借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鲁迅独自—人住在会馆西侧的僻静的“补树书屋”。 鲁迅在教育部的同僚,大多沉湎于各自的嗜好,或嫖或赌,或把玩古玩或摆弄书画。鲁迅生性俭朴,  相似文献   

19.
我是在盛夏搬进红星胡同的。 这里可能是北京保留得最完整的一片四合院了。那些古旧的房子,就像历史沉默的脸,隐藏了多少世事的悲欢。我喜欢将自己置身在一片古旧里。我要住的院子在胡同的 18号,我非常喜欢这个号码。小四合院重新翻修过,所以比起周围那些经年的、被各户搭建的各色小房拥挤得看不出院落的四合院,它显得整洁、干净、清亮。绿墙、红窗、青瓦,像画里似的。东南西北各两间房子,将院子拼成一个“口”字。门前有一棵古槐;东房旁有两棵枣树,它时常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的话。它们都开着淡…  相似文献   

20.
初夏的午后,我去寻访高氏文昌阁。在大庙山南麓,我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就进入到另一个情境当中。仅仅一墙之隔,把嘈杂的喧嚣声隔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放慢脚步,生怕脚底与石阶的碰撞惊扰这里的静谧。石阶默默横躺,于裂隙刻痕处,隐藏着若隐若现的气息,这是时光的裂隙、岁月的刻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