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员文摘》2006,(5):F0002-F0002
2005年12月7日.是重庆黔江小女孩倪东艳8岁的生日。可这天早上.父亲仅仅说了句“照顾好妈妈”后,就停止了呼吸.小东艳从此就开始了独自照顾智障瘫痪母亲的艰苦生活。照片中的家简陋而昏暗.她就将作业拿到灶前.一边烧柴火做饭.一边借着火光做作业。曾经有好心人提出要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小东艳却回绝了,因为她舍不得丢下智障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正孟岩,9岁,依安县新兴镇小学学生。父亲因车祸生活不能自理,父母离异,现由年近70岁的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贫困。该生学习成绩优异,非常懂事,能协助爷爷奶奶照料父亲,并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劳务。李冰,10岁,庆安县建民乡建民中学学生。母亲早逝,为了照顾孩子,父亲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家里很少的土地维持生活,收入微薄。该生在校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秀。  相似文献   

3.
文摘大观     
美国“母亲先生”蔚成风潮据《青年参考》报载,美国经济不景气,令男士的传统角色出现重大改变,“母亲先生(Mr Mom)人数大增。美国人口资料局的调查显示:1991年5名5岁以下的托儿所儿童,就有一位由父亲照顾,而母亲则赚钱养家。专家指出,“母亲先生”风潮的部分原因是愈来愈多男士被裁员,妻子则加入服务性行业,因而导致留在家里的一家之主,只好父代母职,做起照顾子女的工作;另一个原因是服务业的弹性工作时间,使得同是在服务业工作的父母,也轮班在家里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4.
一两年前,媒体大力宣扬几位大学生。有的带着小妹读书,打工维持两人学费。有的把病重的母亲带到学校附近,干活挣钱为母亲治病。有的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没说的,个个品德高尚,堪称当代青年人  相似文献   

5.
章建森 《党建文汇》2007,(10):34-34
大学生卖菜挣钱面对贫困 段军鹏父母是上世纪90年代进城的失地农民,家里除了段军鹏和他父母,还有一个今年上高二的妹妹。母亲为了照顾儿女,只在孩子假期的时候给人做做粉刷,挣点钱,全家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父亲段权利在街头刻章、修表,一个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微薄收入。  相似文献   

6.
1965年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潘传香,随丈夫转业到农十师一八八团九连工作. 1971年初,潘传香满怀喜悦地生下第三个孩子,取名叫袁永江.可是在他快半岁的时候,潘传香发现他好象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会说话,不知道吃饭,反应迟钝,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还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症.为了给老三袁永江治病她与丈夫到处求医,找偏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不见好转.从那以后潘传香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7.
1「故事」中国男孩洪战辉洪战辉是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从高中起,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小妹妹,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1982年洪战辉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东下镇的红庄村。12岁之前,他和众多农村的孩子一样,有着一个天真浪漫的童年。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和他过着尽管艰苦,却很平静的生活。在洪战辉12岁那一年,全家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乱了。1994年8月底的一天,一向慈祥的父亲突然精神病发作,摔死了他年仅一岁的妹妹。几个月之后,这一年的农历12月23号,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小年,父亲很久都没有回家,等洪战辉和母亲找…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孩子从4岁开始进入学前班,开启义务教育阶段。英国法律规定所有4岁以上孩子必须有学可上,但英国许多家庭不会等到孩子4岁才送学校,不少忙于工作的父母会在孩子只几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到托儿所。这主要得益于英国0到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达,托管模式较多,为上班族家庭解除了不少育儿的后顾之忧。和请到家里照顾孩子的保姆不同,幼儿托管人是在自己家里接收需要托管的孩子,类似家庭幼儿园。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8,(9):120-120
这是巴西前农业部长何塞·卢林贝格创立的一个概念。为了使这个概念更有说服力,他还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例:有两位母亲,原来各自在家中抚养自己的孩子。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母亲尽心尽力,孩子们也充分地享受着母爱和幸福。但国民经济不会因她们的劳动而产生任何变化。后来,这两位母亲来到劳动力市场,双双作为保姆彼此到对方家里照管对方的孩子。她们的劳动因此而产生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母亲邵华     
低调做人 母亲是在“文革”期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母亲的心情十分沉郁,再加上那时我父亲身体不好,我又年幼,还有我外婆也需要母亲的照顾,有时候我姨妈和姨妈的孩子也经常会到我们家里来,所以我们这个家就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里里外外,种种事情,母亲都要顾到、想到。那时候母亲每个月工资有限,她月月精打细算,以维持这个家的正常运转。但即便这样,母亲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在工作上有所松懈,而是更加认真细致,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1.
正周末,把孩子送到辅导班之后,我拎着大包小裹回娘家看望父母。"你又乱花钱,家里啥都有。"母亲边嘟囔边接过我手里的东西。"这是孩子孝敬咱们的,你咋这么没趣儿呢。"父亲替我打抱不平。母亲毫不示弱:"你们爷儿俩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听到这话,父亲不同意了,去卧  相似文献   

12.
“人老了,就要活个高兴、活个舒心,把身体照顾好,不要让孩子操.心,困难是暂时的,脱贫致富的路子我来帮家里找。”这是灵台县中台镇党委书记杨东虎给自己的联系户家中老人说的一段话。连日来,灵台县到处都是干部进农家门、攀贫穷亲、解群众忧的生动场面。  相似文献   

13.
丈夫出差.家里的小男孩才10岁。他没有对孩子说,“爸爸不在家,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而是说:“这半个月,你就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你要好好照顾妈妈,拜托啦。”孩子听了之后,责任感大增,果然在这半个月中表现极佳。 母亲下班回家,挤了几十分钟公共汽车,路上又买了点东西,腰酸背痛自不待言。她对女儿说:“妈妈累坏了,宝贝过来给妈妈捶捶背。左边,右边,上边点,下边点,对,对,就这儿,再重点,好,好,轻松多了,真亏了妈妈的好宝贝。”孩子觉得自己作出了贡献,得到了承认,自豪感油然而生。时间长了,她就逐渐学会观察妈妈的脸色、神  相似文献   

14.
哈汉一家亲     
2月28日傍晚,四师六十一团哈族中学教师沙特瓦力地家中的炕上,三个男孩子正在认真地写作业,其中一个男孩子是汉族小孩康亚洲.沙特瓦力地的媳妇吐尔逊古丽正忙着做饭,一幅温馨而朴实的画面. 2006年3月,从河南到新疆霍尔果斯经商的康来生,为了让6岁的孩子康亚洲更好地学习哈萨克语,把孩子送到六十一团园林三连哈校就读,并住在学校.老师沙特瓦力地看到这么小的孩子住在学校没人照顾,他既担心又痛心,于是在和他父亲商量后,沙特瓦力地把小亚洲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并细心地照料他,现在小亚洲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  相似文献   

15.
最美的月亮     
张世普 《廉政瞭望》2009,(10):65-65
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母亲的手术是八月十二那天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了岗,他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21,(2):51-51
四川省宜丰县芳溪镇上屋村党支部书记熊雪峰1996年就当上了村干部,用他的话说,过去,村干部一边要处理村里的事务,一边要照顾家里,“一句话,村干部没保障,做事处处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宜丰县在部分乡镇开展村干部管理制度“五化”试点,让村干部定神也定心。  相似文献   

17.
26年前,河间市尊祖庄乡杨张各村农妇侯虎存,毅然把瘫痪在床的"哥哥"孙迷糊接到自家悉心照料。而此前,她的母亲已经照顾了整整30个年头。为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瘫痪在床50多年的乡邻,母女俩进行了一场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心接力,演绎着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乳娘悉心照顾瘫"儿子"孙迷糊原是河间市杜王化村人,因家境贫寒,8个月时,生父母就把他卖给了附近村庄一户孙姓人家。养父母随后把他送到河间市南城各庄,找了个乳娘李清秀喂养。  相似文献   

18.
她是一个异常苦难的孩子.10年前的一天,含辛茹苦照顾三个孩子的母亲患上了忧郁症.祸不单行,作为顶梁柱的父亲又突发脑血栓.弟弟和妹妹还在读书.一家人犹如苦藤上结着的五只苦瓜,从皮儿一直苦到了心儿!  相似文献   

19.
正从小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艰苦,小学毕业后,母亲就辍学在家帮着姥姥姥爷干起了农活。母亲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18岁时的母亲,因为不满家中安排的亲事,便独自一人来到新疆,投奔已经结婚的二姨。后来,经人介绍,母亲与父亲相识,相爱,他们在1990年的夏天相识,在1991年的夏天步入婚姻的殿堂,在1992年的夏天生下了我。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在忙碌,总是有干不完的事情。如今,银发已悄然爬上了母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母亲是个农民,和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平凡而又朴实。母亲是个憨厚待人的人,母亲勤劳,家里家外她无所不通,无论是那般活计母亲都干得漂漂亮亮。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在田地里挥舞着锄头营务庄稼,把田间地畔收拾得干干净净,休息时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大山深处母亲是我的依靠,我的母亲犹如矗立的巍巍大山给我们安全与依靠。家里种着苹果,母亲在天还麻麻亮时背上一背篓苹果,去集市上卖。不管怎样母亲都会把苹果换成实用的东西,那时候我们盼望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