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霞 《法治纵横》2011,(1):36-37
五次人口普查后,穿青族戴上的还是“未识别民族”的帽子。这个民族究竟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对一些穿青人来讲很重要;对另一些穿青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对应的民族代码,他们难以办身份证,无法落户,无法买房。无法乘飞机……  相似文献   

2.
局长变脸     
张金初 《政府法制》2014,(22):17-17
早晨,小刘开车接钱局长上班,来到局机关大楼前停下。钱局长正要开门下车,小刘急忙说道:“等一下,先别下车,有狗!”钱局长笑容可掬地说道:“有狗?这有什么可怕的?”说着,就要开门。小刘赶紧摁住钱局长的胳膊,心急如焚地说:“钱局长,这狗见了乞丐、捡破烂的或者穿得邋遢点的人,叫得很凶,等我下去把它赶走了,您再下来。”  相似文献   

3.
鞋的故事     
杜书记住进我家那年,我还很小。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河边挖蚯蚓玩,村长领着一个背着包袱的陌生人向我家走来。我问:“你们找谁?”村长说:“找你家大人呀,在家吗?”我点头说:“在家。”便替他们领路。村长进门后,对我父母说:“这位是城里来我们村蹲点的杜书记,要在你们家住一段日子。”我家出身贫农,父亲母亲又都是热心肠的人,自然满口答应。我更开心,因为这下家里可热闹了。趁杜书记和我父母说话的机会,我好奇地打量这位陌生人。他瘦高个儿,衣着很土气,尤其脚上穿的那双草鞋很显眼。我问杜书记:“你也穿草鞋?”他说…  相似文献   

4.
补丁不只属于老百姓张涌报载,不久前因公出访以色列乘飞机罹难的沈阳市市长武迪生,一生艰苦朴素。他作为一市之长,住的是旧平房,衬衫、袜子破了,补了再穿。在一次会议的休息期间,一位熟人和他开玩笑说:“市长怎么也穿打补丁的袜子?”武迪生平静地回答:“如果补丁...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的一天上午,两个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宝坻区八门城镇甸沽村。声称可以为村民加工首饰。村民纷纷出来看热闹。两个外地人中的一人看到村妇张某某带的金戒指后说:“大嫂,您的戒指太脏了,我们帮您洗洗吧,可以洗亮了。”张某某因为怕花钱,就说不洗。那人看出了张某某的心思,便笑着说:“大嫂,我们洗首饰不收费。”  相似文献   

6.
叶亮  谢佳 《检察风云》2011,(15):6-7
“上山下乡”是当代人熟得不能再熟悉的一个词,是历史烙在一代人身上的深深的烙印,是如今五六十岁的人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黔示,  相似文献   

7.
肖玫 《政府法制》2009,(3):35-35
美国纽约管教局决定,监狱囚犯自2009年1月1日起不能再穿时髦的名牌运动鞋,以防“爱美”囚犯为鞋争斗。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把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穿一种特殊款式的服装称为袍。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和文献上得知:袍者,官服也,富贵之服也,还可称为“拜”服,即在某些场合的礼服。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帝王将相、豪绅贵族穿的是袍,平民百姓穿的是衣或衫。在我国唐代有一则《夺锦袍》的传说:唐武后游洛阳龙门,诏从臣赋诗,优胜者赐锦袍。宋之问的诗做得特别好,以至武后把已赐给别人的锦袍又收回来赏给他。后因称在竞赛中获胜夺魁为“夺锦袍”或“夺锦”。宋陆游《赠邢刍甫》诗:“割愁何处有并刀,倾座谁能夺锦袍?”明高启《…  相似文献   

9.
森林 《政府法制》2014,(26):51-51
1949年年底,毛泽东第一次出国到苏联访问。周恩来根据国际惯例,指示为毛泽东制作黑色中山装和黑色皮鞋。但是毛泽东表示不喜欢黑色,而喜欢灰色中山装。周恩来知道后,便指示叶子龙等为主席制作黑色和灰色各两套,共四套中山装礼服。毛泽东说:“做新衣服太多了,如果在西柏坡就不会做这么多。花钱不少啊!我毛泽东也开始浪费了!你们记住今后不能再做衣服了,这些衣服够我穿一辈子的了。”  相似文献   

10.
赵炎 《政府法制》2013,(6):43-43
人是非常善忘的生物。想当年,大家均无衣服穿的时候,并不觉得裸体有什么可资利用的价值,反而想方设法找兽皮、寻树叶来遮挡;如今穿上衣服了,反而看“裸”眼热,逢“裸”色变,致使“裸”成了博名求利的利器,似乎忘记了过去大家一起“裸”的历史。说穿了,还是因为人被自己设置的条条框框禁锢得太久了,特别是针对女人的条条框框最多,所以,女人一“裸”,则举国皆惊。  相似文献   

11.
奇特的命案     
很早的时候,颍河镇上共有两家药铺,镇北雷家是万寿堂,镇西曾家是积善堂。积善堂掌柜叫曾老廉,很胖,三缕很白的胡须,像古戏中的美髯公。他的儿子是个颇有名声的中医郎中,他自己也略懂医道,小伤小病的皆能对付。曾老廉很和善,爱穿一身黑,身上总是一股草药味儿。他眼睛很大,年过古稀了还能看出是双眼皮儿,而且“双”得很宽,像韭菜叶一般。由于眼大,泪囊也大,似吊了两个肉布袋儿。  相似文献   

12.
近期在某地举办的国际服装节上,专门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当地党政领导亲自为本地生产的西服做了一次“模特”。面对200多名中外记者,市长声称自己穿的是本地生产的“锋”牌西服,一位常务副市长则介绍自己穿的是“碧海”西服,并介绍某副书记穿的是“创世”西服,某宣传部长穿的是“富哥”西服。据说,到会的记者也穿上了本地一家企业生产的“企鹅”衬衫。一些善于表达的记者这样评说  相似文献   

13.
鄢烈山 《政府法制》2012,(30):20-21
“永州妈妈”唐慧说:“我们当地政府、公安都知道我是被媒体关注的人,可是为什么还把我搞进(劳教所里)去呢?我想他们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所以我没想到会这么快出来。”只要想一想,从2006年唐慧为解救女儿报警至今,此案历时已5年多,她先后上访被“抓”已有4次,其间并不乏《凤凰周刊》名记邓飞这些媒体人的关注;再回顾一下唐慧被劳教后,永州公安局官网原先对网友质疑的强硬态度,便知唐慧此言说得很实在。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13,(11):60-60
自2008年上任以来.张向荣团结党员干部,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务实肯干。四年来他每天忙忙碌碌,虽然很累,很辛苦,但他说:“只要群众的日子过好了,再苦再累,也值得。”  相似文献   

15.
罗清启 《法人》2008,(12):62-63
空调厂家已经变成一种“穿了马夹的银行”,或者说是一种集资工具,其所谓的高明的核心就是赊用配套企业的配件,提前拿到经销商的钱,然后拿着这些钱到房市或者是股市上去套利,然后再给经销商与配件厂家分利润(实际是提供资金的利息),这种商业模式与银行是一样的。但是这个游戏还能玩下去吗?  相似文献   

16.
“罚”字当头不可取周克明,易庆明据报载,广东省三元里对付重婚、姘居、非婚生育等行为有“绝招”:谁再胡来,断他财路。该村专门制定了一个很特殊的“村规民约”─—《关于处理重婚、姘居及非婚生育的管理规定》,其“杀手锏”是:“轻者作停工处理(停工者每月将损失...  相似文献   

17.
郑妮 《四川审判》2002,(5):47-47
今年春节,笔者在一亲戚家住了几天,一天早上,我拿起一瓶洗而奶正准备往脸上抹,亲戚立刻上前制止,另外拿了一瓶新的洗丽奶给我。原来,我拿的那瓶洗面奶是亲戚上一家商场(后称甲商场)买化妆品时商场赠送的,但拿回家一用,花钱买的化妆品是正宗的,而赠送的洗而奶却是劣质的。亲戚也曾去商场讨说法.但甲商场却以”我们绝对保证售出化妆品的质量,但不能负责赠与品质量”为由拒绝。  相似文献   

18.
郭炜 《政府法制》2011,(32):32-32
民间有句俗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在中国古代的集权社会,拍马屁更是司空见惯,马屁手成为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5):45-45
雍正帝批示奏折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活,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失体统。力谏不可以,而且还很固执地一连上了三次奏折,最后雍正不耐烦了,在奏折上批道:“你想沽名钓誉,有这三个折子就够了,如果再敢哆唆,要你的小命(尔欲沽名。三摺足矣。若再琐渎,必杀尔)。”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不能逼我穿裤子!”印尼巴布亚岛苏罗巴人一提到政府即将实行的《反色情法》就一肚子火,因为该法规定土著部落族人必须穿所谓“文明衣服”。但对上了年纪的苏罗巴人而言,身上披挂羽毛、绑着长而尖的葫芦瓢,才是正常的衣着打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