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通过社会革命实现公平正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便是其纲领之精魂。历经助推革命的法律理想动员、奠立国本的法制规范生成、协同改革的法治战略形塑,中国共产党的法治观迎来了新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法律理想、法制主张和法治战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含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整合为中心,形塑为面向均衡的新法理思想体系,以此连通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政治主张和法治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法治观念的时代创新上,具有整合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学术与政治、精英与大众的显著优势。这种特质和优势,鲜明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引领的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整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国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系统总结。在列宁国家观视域下考察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在"两制关系"的科学认识、民主政治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3.
严密法治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体系,体现了法治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践行严密法治观,加快完善生态法治体系,须实现科学立法严密化、严格执法针对化、公正司法权威化、法治监督实效化、党内法规完善化、全民守法自觉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传统和谐观与法治的内在冲突为分析理路、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在借鉴中国传统和谐观"形"的基础上,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具体场景,展现和谐社会思想具有一种时代特色的新内涵,其中主要是其涵摄民主法治的内在诉求,从而为把握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的理论认识提供基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对立。为此,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恩主义生态观,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建设新型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之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针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俄国如何进行法治建设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法治完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严格守法、执法、司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加强法律监督和权力制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列宁关于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轨迹对于同属东方专制文化传统的中国实现依法治国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法治思想 ,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科学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观点 ,论证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这一伟大实践产生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观.这一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坚持了从中国实际出发,用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是不断随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伴随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都审时度势,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继承、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的“法律观”、邓小平的“法制观”、江泽民的“法治观”,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法律思想对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阐述了深刻的法学原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凸显出我国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观念为出发点,对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作出论断,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了理论铺垫。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关于法制与道德建设的观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关于法制与道德建设的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论述、科学发展观关于法治与道德协调发展的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走向良法善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依法执政,执政为民,关注民生,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等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命题、新思想,特别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些战略思想体现在民主法治上,形成了人本法律观、和谐法治观、依法执政观、民生法治观、”三个至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思想、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法学理论上的升华,法治实践上的突破。给我们许多深刻启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结合起来,实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有机统一;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立足国情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国际化同民族文化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2、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研究3、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国新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新发展,既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同时也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了独特的基本内涵。为此,在党的领导理论方面,从历史抉择、合宪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创新性,依宪执政、依法执政及党法统一等全新角度,对党的领导理论进行科学阐释和解读,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等提供了坚实的法理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每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设计都会受到该国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影响,前苏联亦不例外。作为前苏联的第一代领导人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列宁的民主观直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献的影响。列宁的民主实践基础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综合国力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新中国初期的民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阐明列宁的民主观并捍卫其科学真理,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生产力思想观和生产力发展观两个方面。生产力思想观重在理论层次上澄清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其核心是生产力本质论和标准论。生产力发展观重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和对外开放。两者辩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哲学研究领域和马克思主义法学领域都是一项重要课题,对于研究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助于统一思想,抵制西方错误的自由观,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论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封建专制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大理论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一、苏维埃政权是一种新型的无产阶级民主制。列宁非常重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民主形式问题。他指出:“彻底发展民主,找出彻底发展的种种形式,用实践来检验这些形式等等,这一切都是为社会革命进行斗争的基本任务之一。”①在这一问题上,列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何少林  吴向军 《理论前沿》2006,483(18):26-27
邓小平理论的宗教事务法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1982年19号文件、1982年宪法以及其他一些法律之中。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宗教事务法治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然而,该制度理论并非中国共产党人首创,其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就是列宁的多党合作思想.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中,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出发,阐发了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中实行多党派合作的一系列光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多党合作理论,并对多党合作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尝试.特别是列宁关于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多党联合政府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合作的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0.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从宏观上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