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表现为青少年不正确的需求结构、缺乏正确的社会规范意识以及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青少年网络色情缺陷人格生成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造成了青少年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两方面的缺失,从而造成社会化的障碍,没有将社会抵制网络色情主流价值观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选择的个体意识,对网络色情不能采取否定的态度.为此,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2.
陈俊 《青年论坛》2009,(4):12-18
网络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和网络制作;青少年网络成瘾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青少年网络成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导致了青少年民族传统的淡化、道德意识的弱化、人际交往的异化、抽象思维的退化,还导致青少年产生人格障碍。当务之急是趋利避害,采取加强网络监管、网德建设、信息防范、网站建设,以及净化网络参与途径等措施去预防和控制网络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去克服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女性犯罪因素的增加也是社会变动现象之一。女性犯罪因素包括女性犯罪主体因素和引发犯罪环境中的女性因素。女性犯罪主体因素可分为不良心理、变态人格和精神病症状三个层次。女性犯罪行为多在其不良心理支配下,其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自私、贪婪、压抑、迷信、空虚、虚荣等几种。在引发犯罪的不良环境困素中,女性往往充当着犯罪者、被害者及成为他人犯罪诱因等角色。这是因为:城市角色矛盾,突出地表现女性身上,易产生消极因素;人际交往频繁,女性的性别、心理特征,易产生受害犯罪因素;家庭功能的不良,易产生家庭矛盾,激化为犯罪因素。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使社会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然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既可以传播先进文化和有益信息,也可以传播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特别是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当严重。网络色情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致一些青少年因沉溺其中而走上犯罪道路。清洁互联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清洁互联网,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培养青少年的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5.
蓝海 《桂海论丛》2001,17(4):90-92
环境和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研究家庭不良环境是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根源 ,从而找出对策 ,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构成就其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是渴求自主心理、嫉妒攀比心理、盲目模仿心理、及时享乐心理;就其内在品质而言,主要包括犯罪思想、道德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意识、交际意识、审美意识、犯罪习惯和犯罪性格。预防青少年犯罪,最关键的问题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打击网络色情犯罪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网络色情犯罪形势严峻,打击网络色情工作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专门侦查力量薄弱,侦查取证难;相关法律不完善,定罪量刑难等。针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提高侦查水平,加强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以更好地维护互联网的秩序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不良书刊对青少年的侵蚀和毒害是造成青少年犯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青少年可塑性大、意志力薄弱,不良书刊不仅对青少年犯罪起诱发、教唆作甲,而且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最后形成起强化作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制止和根除不良书刊对青少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与社会无意识区别性、协同性地体现于犯罪行为无意识动机的各个方面。青少年犯罪动机包括意识的犯罪动机与无意识的犯罪动机两大方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典型地体现在犯罪的行为动力中,它们是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深度心理力量,并与意识状态的犯罪动机共同构成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动机力量。在多层面无意识的作用下,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无意识动机具体体现为本能冲动力、罪恶情结动力、好奇心动机、逞强动机、逆反动机等多个动机成分。它们对于犯罪侦查、罪犯矫正与犯罪预防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 ,郊县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是犯罪绝对数逐年增加 ,打击处理数上升较快 ,犯罪类型以“贪、暴、淫”为基本特征。其发展规律是性质严重化、犯罪低龄化、手段成人化、目的单纯化、成员劣根化等。郊县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是生理心理发展的矛盾和社会化过程中客观现实与心理需求的矛盾 ;客观原因有家庭、学校的影响 ,社区控制力的薄弱 ,媒体的不良影响和社会风气的不良传染。其预防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切实地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低层次青少年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全球瞩目。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青少年犯罪原因有明显差异,但问题青少年、即低层次青少年的大量存在是产生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基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低层次青少年产生的机制及社会控制手段,无疑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社会学界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在青少年网络犯罪率逐年增高的形势下,运用符号互动理论解读青少年网络犯罪,以全新的视角探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诱因,对于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网络犯罪,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儿童网络色情信息犯罪侵害的法益是"直接层法益"与"间接层法益"双重法益。"直接层法益"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权利与以"免受性剥削和性虐待"为核心的被动性的性权利,"直接层法益"为个人法益;"间接层法益"为性道德等社会法益。而成年人网络色情信息犯罪侵害的主要是基于"性的隐秘性"善良性风尚和性道德的社会法益。法益具有立法检视功能和区分功能,客观上需要将儿童网络色情犯罪与成年人网络色情犯罪分离,进而设置独立的刑事规范,并对儿童网络色情信息范围、犯罪行为类型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重新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宏伟 《青年探索》2005,12(2):61-64
亚文化是一种对抗社会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亚文化的极大倾向性。亚文化通过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熏染,诱导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的发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的表现特征和深层次原因及影响将有助于科学有效地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世界中的科技异化现象成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网络盗窃、网络色情等网络犯罪不断出现;网络世界让人伦理道德意识淡薄,也妨碍人的现实人际交往;电子游戏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络世界造成了新的不平等,等等。这些问题有悖于人类发展和应用网络技术的宗旨,严重阻碍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网络世界中的科技异化问题,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不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影响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的家庭模式有 :父母认知水平较低型、父母粗暴争吵型、感情失衡型、单亲家庭型、其他亲属代养型。这些家庭模式易形成溺爱、保护过度、要求过严、放任不管等教养方式 ,从而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 ,必须从“家庭”这一源头着手。家庭心理治疗是预防、矫治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不良文化的传播 ,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 ,并加快犯罪的进程。具体表现为 :网络传播西方价值形态文化 ,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网络的淫秽站点泛滥 ,对青少年危害极大 ,导致青少年性犯罪与暴力犯罪增加 ;网络暴力文化的传播 ,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误导 ,导致校园暴力和有组织犯罪的增加 ;网络散布仇恨情绪 ,宣扬恐怖主义以及其它邪恶思想 ,使青少年中毒至深。受网络影响 ,传统的青少年犯罪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网络条件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应发展良好的网络文化 ,引导主流的文化氛围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 ;完善刑事与行政立法 ,对网络不法行为进行科学的界定 ,为有效打击青少年涉网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专门化的网络执法机构 ,有效地防控青少年涉网犯罪 ;立足教育和引导 ,重在预防 ,通过综合治理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犯罪是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而急剧增长的城市问题。我国城市犯罪的研究虽起点晚,但成果累累。表现在对城市犯罪状况研究方向,分析了90年代城市犯罪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城市犯罪随社会转型而增长,外来人口是城市犯罪的重要人口,青少年是城市犯罪的主要人员,财产是城市犯罪的主要目标,共同犯罪是城市犯罪的重要形式,暴力是城市犯罪的重要手段,认为城市犯罪的一般成因主要有:城市生活的差异性导致心理的不平衡,金钱成为城市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淡漠的市民关系为越轨行为提供条件;在城市犯罪的控制策略方向提出,应加强外来人口、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强化城市居民的被害意识,通过环境设计建设以提高社区威慑防范能力。目前我国在城市犯罪研究不存在一些问题,对犯罪成因和犯罪控制方面的研究比较粗浅苍白,研究手段比较单一,实地研究手段少,研究不深入等。  相似文献   

19.
王振 《青年论坛》2003,(6):43-44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缺陷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点 ,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为此 ,要积极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职能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 ,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20.
流失生犯罪日趋严重,是导致广州市当前青少年犯罪上升和犯罪低龄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对越秀区近年来捕判的流失生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试图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作初步探索。一、当前流失生犯罪的特点和趋势所谓流失生又叫辍学生,指的是未完成9年义务教育,由于各种原因而非正常离开学校的学龄期青少年。目前,国内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从青少年总体上来看,流失生这个层次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比较差,极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有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从越秀区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