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竞争不仅同产业组织或市场结构有关,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同企业制度有关,它是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社会经济组织的角度看,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竞争的最终发动因素,并进而影响市场活力和国民经济活力。西方新古典学派的传统竞争理论,只是假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引起竞争行为,但放弃了对企业制度的研究。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则仅仅将市场结构同竞争联系起来,实际上也撇开了企业制度对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就不能在诸如…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刻影响西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理论,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使我们能够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公共行政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经济的信息化.企业竞争优势从掌握自然资源转为掌握信息资源与智能知识.企业经营重点落在发展与掌控核心竞争力上。伴随和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与社会化管理应运而生.引发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变革。西方管理界正试图突破传统企业管理观念的束缚.致力于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而社会化管理模式正以其成功昭示了企业模式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威廉姆森纵向一体化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冠 《思想战线》2002,28(6):29-32
威廉姆森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采取信息分析和经济组织交易成本的比较制度研究方法,并运用于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方面的分析中,揭示了企业作为一种治理结构相对于市场失效的各个方面的优势,阐述了产业组织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及结构决定的原因。威廉姆森的分析对美国产业组织的公共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产业和企业组织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2,18(1):72-74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 ,必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的变化 ,对它进行发展和创新。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都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批判 ,为此 ,我们要正确区分科学批判与政治批判 ,为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体上 ,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创新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 ,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专利。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当看到 ,西方经济学虽然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 ,它在整个体系上是不科学的 ,但其中某些观点、理论却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6.
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能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且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技术,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的深度影响。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风险性、外部性、超前性、非独占性、社会效益性的特征;其形成的供给机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够提升企业及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田静 《求索》2014,(11):110-115
在新古典经济学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成果上,在假设人力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市场转移成本植入到产业空间聚集演化研究框架之中,研究了人力资本流动及企业市场转移成本对产业空间聚集演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产业集聚空间演化受人力资本区域流动的影响,而决定人力资本是否流动的动因在于,人力资本迁入地是否能够为人力资本创造额外利润提供尽可能的制度环境与社会环境;企业的区域转移不仅有利于迁入地的产业集聚,还将提高迁出地的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整个经济系统的社会福利;由于市场转移成本的存在,区域经济贸易自由度将减小,进而弱化区域产业集聚能力。这些研究结论将于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有益。  相似文献   

8.
金碚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22,(2):39-47+140-1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经济学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新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并不是对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基于“微观—宏观”范式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完全否定,而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经济新空间的现实条件下,对经济学研究空间的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学是深刻地嵌入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中的,不仅是经济理性的张扬,更是文明积淀的造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在坚持集体利益主导原则的前提下,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基本取向上是公平竞争和市场决定,并与世界主要国家产业组织的市场秩序具有基本一致的市场经济制度逻辑。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域观性质”,体现在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体系的制度逻辑及政策体系上,具有区别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显著特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逻辑下,中国企业应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作为特殊企业的中国国有企业,需要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国际经营的亲社会性企业组织建设和进行运行模式适应性探索。从根本上说,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向,是各类企业都要顺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新古典理论把企业视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具有生产性的原子式的存在,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则把企业看作一种能够替代市场的功能性组织。两者都"醉心于理性",而缺少经验观察的基础。企业作为晚近出现的经济组织,自有它的来踪去迹。它是早期生产组织逐步发展而来的,是由技术耦合起来并随着技术进步而规模不断扩大的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企业战略 (PRV) ,是对产业组织理论 (IO)和资源禀赋论 (RBV)中关于企业战略部分的创新发展。尽管PRV是近几年才在西方提出的一个新问题 ,但其强大的解释力和现实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凯 《中国发展》2005,(1):12-16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学术理论.一项是假定性学说,揭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轨迹,表述着一种现象,体现着一种矛盾的转化,即生态与环境状况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遵循倒U形状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另一项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研究,即经济与环境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循环经济的新思维,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揭示了环境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环境经济学思维上的一个飞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被发达国家的历史轨迹所证明,循环经济模式也正在被许多国家探索和实践着.这两项研究尽管形式不一、侧重不同,但并不相互脱离与冲突,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在认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时,也体现着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最佳互动关系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论充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内涵,循环经济的实践也必将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的重要手段,它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和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规制的过程中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济法和经济学 的研究领域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侧重、 法律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 来探讨经济法的问题,是近年来理论 和实践中新兴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将 经济和法律有机结合起来,以经济法 和市场经济的互动关系为研究进路、 探讨经济法的作用,使经济法更加深 入地为市场经济服务。本文旨在运用 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对经济法存在的必 要性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经济法的改革新 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哲学观是经济理论赖以建立的基本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学说 ,哲学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我国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层出不穷的今天 ,重新思考经济学哲学观的演变过程 ,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对这些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进行判断与比较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科学合理的经济学哲学观 ,建立与发展适合我国当今现实需要的经济理论体系 ,提出更加正确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4.
既有的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研究缺少历时性视角与共时性视角相统一的探讨,导致此种现状出现的原因在于贯通整合马克思各理论的中轴性概念的缺位。以"社会关系"概念为中心范畴对马克思各理论的形成、丰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可以在纵向维度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维度的理论互动中展示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联结和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从唯物主义的艰难转向到科学世界观的巍然创立、从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到资本逻辑的全面解构、从社会主义的深层基础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任务乃至此三者的耦合,"社会关系"都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社会关系"概念把握马克思三大理论的生发过程及其内在关联,对揭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初始构境、推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和经济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基于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制度和基于法学角度解决经济学的问题。法和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繁荣发展的过程,但其理论中理性人假设、价值主观性、财富最大化等层面存在大量的质疑。从法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可以有效解释法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相关批评存在一定的偏见和缺陷。如今,法和经济学的发展已遇到瓶颈,需要更加注重法和经济学的实践应用以及自身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Hung-Jen Wang 《当代中国》2013,22(81):518-534
In this paper I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how Chinese scholars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by appropriating Western IR theories, primarily by exami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North American theories that claim universality and China-specific IR efforts. Drawing on post-Mao era publications and books, I discuss how increasingly independent Chinese IR scholars are portraying their country's rising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identifying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while still emphasizing socialist concepts such as anti-hegemonism. The result is a form of Chinese IR scholarship that combines Western IR language with a worldview that emphasizes a modern China within the context of traditional socialist foreign policy norms. I will argue that Chinese scholarly discussions about IR theory building reflect efforts to present ‘their rising China’ (as individually perceived) in the stud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R theory in response to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IR methods that require new definitions and new roles for old socialist forms. In this context, identity concern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ctual theories being established or appropriated.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底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提出了一系列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新理论和新政策。强调我们党必须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 ,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了衡量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标准 ,确立了多党合作的重要原则 ,为我们做好党外人士工作推进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规范化、制度化 ,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长期的财政工作实践中总结和概括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财政政策思想,这些重要思想作为邓小平经济理论与政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的实践性、政策方向的政治性、宏观目标的战略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决策视野的全局性、政策精神的原则性、贯彻政策的策略性、政策调整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9.
丁宏  贺翔 《中国发展》2007,7(4):32-36
公共行政理论是不断发展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已开始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它提出了众多引人瞩目的观点,对公共行政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然而公共行政本身也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着反思,公共行政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该向着更开放、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各种理论相互批判地吸收,实事求是地融人到各国的改革实践中去,才能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