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下正是七月流火的炎炎夏日。自从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后,劳动者纷纷选择七八月暑假期间休年假,与家人、朋友外出度假旅游放松身心。即使不愿暑假外出的朋友,也许已经安排好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或“国庆节”前后与年休假期一并休息,以便尽享金秋时节的假期生活。然而,由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年休假制度的法律理解方面存在认识误区,使劳动者的年休假休息权益或补偿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2.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职工陆续重返工作岗位.朋友聚会、外出旅行、走亲访友等诸多年节活动让人们感觉春节假期格外短暂,不少人已经开始期盼随后新的假期.休息休假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在我国,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并不缺少法律依据和政策规定,但总体来看,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的落实虽然向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规定长时间未做调整,与用工实际不符;一些假期沦为“僵尸假期”和“纸上福利”,无法真正落地;一些职工遭遇“有假不敢休”的尴尬,面临维权困境;一些假期的安排不够灵活,劳动者休息休假的质量仍待提高 总之,我国假期制度在落实与优化层面仍需下功夫,职工期待“量质齐增”版的“中国式假期”.  相似文献   

3.
姜婉莹 《法庭内外》2013,(12):31-32
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旨在保障劳动者休假权利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了5年。但实践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面对年休假制度,依然有种种困惑:我的年假有几天?这名员工究竟能不能休年假?我离职了,年假怎么计算?下面,法官将结合审判实践经验,为大家解读与休年假有关的常见困惑和误区。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立法上首次明确规定了兼职的合法性,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日趋成熟,兼职将会在我国大量存在。兼职劳动者与所在单位建立的关系.都属于劳动关系,且是平行的劳动关系,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其劳动权益应当受劳动法律保护,然而,兼职劳动者如何享有休假权却出现立法空白。本文以《职工带薪年休假务例》为视角,认为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都应当给予年休假,兼职劳动者享有双倍或多倍的年休假期,符合年休假的本质属性,既有法理基础,又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体现劳动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带薪年休假天数如何确定?待岗时间能否折抵休假时间?单位组织的旅游是否能代替年休假?单位能否与员工签订合同约定取消休假?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对近年来审结的涉及劳动者休假权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指导广大劳动者维护带薪休假权利,提醒广大劳动者及劳动保护部门对以下5种侵权行为给予重视,避免相关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丁咚 《公民与法治》2013,(17):30-32
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职工工作10年以上,带薪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带薪年休假为15天。然而,在北京兰海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万华兰却从未享受过国家法定的年休假,兰海公司的《员工手册》中规定,员工每年只享受年休假5天。为了捍卫自己的休假权,万华兰在与公司多次交涉无果后,联合公司其他7名员工,一纸诉状将北京兰海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未休年休假工资。2013年4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悉,此案是我国第一起职工为争取年休假集体起诉单位,并由法院正式判决获胜的劳动争议案。  相似文献   

7.
"带薪年休假,对我来说就是儿子识字挂图上那个金黄的大饼——看着挺好,但吃不到."在北京市某民营企业从事企业推广工作的赵先生一脸苦笑. 这样的苦笑,在记者走访中比比皆是.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解答》,其中规定,对劳动者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相似文献   

8.
育儿假啥时候能真休?育儿假和事假有啥区别?男员工当年休陪产假后还能休育儿假吗?……近期,多地网友反映,育儿假政策出台后申请休假出现困难. 育儿假无论是作为激励生育的配套机制,还是作为陪伴儿童健康成长的配套措施,其设立都有积极意义.不过,休假既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能否落到实处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劳动法》、《公务员法》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公务员的带薪年休假逐渐从纸上权利走向现实。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广东两位政协委员"暂停员工带薪休假"的建议引发了社会上正反两方面的争论,一方认为带薪年休假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举措,暂停带薪休假是历史的倒退;另一方则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下,不仅企业员工要与企业共存亡,公务员也应带头暂停带薪年休假,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共渡金融危机。本文以"三圈"理论为分析视角,以公务员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价值、推行能力和社会支持为分析框架,解析公务员带薪年休假制度不能取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显勇 《法学》2023,(3):161-177
现行带薪年休假法律制度属于特别私法性质的劳动保护法,立基于劳动者带薪年休假权的私权建构,依托于行政机关介入劳动争议的实施机制。带薪年休假被定义为劳动者私权的认识存在偏差,行政实施机制设置存在错位,导致带薪年休假无法有效实现。带薪年休假具有劳动基准和债权请求权的双重法律属性。带薪年休假基准是用人单位对国家所负担的公法义务,无法转化为替代性经济补偿的私法义务。我国应当实行带薪年休假必休原则,通过行政执法机制来确保带薪年休假基准得以实现。带薪年休假基准具有私法效力,其经由劳动合同转化为带薪年休假权。带薪年休假请求权是附法定生效条件的选择之债,其在权利生成阶段属于附法定生效条件的请求权,在履行期日确立阶段属于法定的选择之债。带薪年休假请求权以实际给假为给付内容,通过劳动争议处理、行政调解、工会帮助实施等多元实施机制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战东升 《法学》2023,(4):147-161
随着社会少子高龄化程度的加深,作为生育政策重要配套支持措施之一的生育假期制度不断调整,这虽对促进我国人口增长和结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极易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逆向激励作用。现行的传统单向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具体表现为对女性生育责任过度强调所形成的制度思路单向,以及对企业生育责任过度分配所形成的假期成本分担单向。应对该制度模式予以反思,建议向多元参与型生育假期制度模式进行转变:在理念上,强调性别平等以均衡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家庭生育责任,合理分配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生育假期负担成本;在实施路径上,通过保障男性休假权利、灵活设置休假安排、合理设计休假长度等实现对生育假期制度的重塑,同时通过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方式,提供更加全面的配套支持措施,最终实现生育权与劳动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并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实施在落实中大多还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尴尬处境。本文在现有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制度下,分析职工年休假不能休、不敢休、不愿修等现状问题,旨在探索和改良年休假制度机制,加强职工休息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并明确由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但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国务院至今未出台。带薪年休假实际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文章分析了我国带薪年休假的立法现状、实施现状,介绍了国外带薪年休假制度,提出我国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存在多种原因。法国带薪年休假制度在带薪年休假权的定性、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法律责任的确定性等方面都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完善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立法认识上,要重新认识带薪年休假权的性质,确认其属于劳动者休息权的一种;另一方面,多角度细化带薪年休假的法律规范,使之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法律早已规定带薪休假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薪休假”这个在国外极为普通但在中国还相当陌生的名词,实际上,它早已进入中国法律,是劳动者一项重要的权利。 《宪法》第43条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恢复了休假制度,其中规定企业职工休假,由企业根据具体条件和实施情况,参照党政机关办法自行决定。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第45条则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 1年以上享受带薪休年假,”北京市政府则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带薪休假作出了具体规定:“参…  相似文献   

16.
休息权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带薪年休假作为一种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实现的制度,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和推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自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历程,在劳动力的再生产、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劳动关系的协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带薪年休假的发展历程,并对比世界各国的相关制度设置,所得经验对于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布日期]2007.12.14[施行日期]2008.1.1[文(令)号]第514号令[类别]社会法.劳动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30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带薪年假全球排行榜",排名榜首的是巴西和立陶宛,假期总时长为41天,中国则以21天排名垫底。我们国家的带薪年假不仅时间短,而且由于实践中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以及劳动者自身认识问题,导致劳动者实际享受这一权利的机会也大为减少。前不久重庆市某报纸就发布了《重庆写字楼报告》,其中数据显示,只有57.6%的人表示自己每年会按时享受年休假,其天数从5天到20天不等,而42.4%的人则表示自己没休过或是不休年  相似文献   

19.
解飞 《法制与社会》2014,(7):250-251
休息休假权是一种基本人权。总的来说,劳动者享有休息权,是为了保证劳动者消除身体与精神上的疲劳,及时恢复体力和精力,维持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加以充沛的体力投入工作,贡献社会,创造财富。尤其是餐饮业长时间加班或不能按时下班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餐饮业员工由于学历等条件限制,本身就业较为困难,为了生计等各方面考虑默默忍耐,通常这些休息休假权都变成了"纸上权利"。  相似文献   

20.
颜燚 《法制与社会》2014,(22):40+44
自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以来,带薪年休假制度虽逐步落实,但整体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将从立法,执法,配套制度,经济环境等角度对该制度的推行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立法执法机关,劳动者和单位三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