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翔 《法制与社会》2010,(8):190-190
自杀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老年人自杀呈增多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年人自杀原因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一些预防或干预老年人自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女性自杀原因大体可分五种:一是屈服于旧传统观念的精神压抑而自杀:二是逃避艰苦生活环境自杀;三是受侮暴露,没脸见人自杀:四是口角磨擦负气自杀;五是触犯法律,害怕追究自杀。当前农村女性自杀除具有传统的一般性特点及规律以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周红兵 《江淮法治》2013,(22):26-27
在大众的意识中,老年人通常都是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很难把这一群体与犯罪人员联系在一起.然而,老年人犯罪的比重尽管相对较小,但老年人犯罪现象已经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2012年10月14日这天,家住皖南的老蔡夫妻又为琐事争吵,老伴翠花一怒之下砍伤了老蔡,随后自己采取喝农药、跳水塘方式自杀,在家人忙着急救翠花的时候,延误了对老蔡的救治,老蔡死去. 2013年4月9日,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4.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自杀属于一种绝望行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人,是不会产生自杀之举的。当生活的恐惧超过了死亡的恐惧,这个人才会了其终生。但从人性的弱点来说,人人都怕死,可偏偏自杀者却有非凡的勇气,想着法儿地寻死:或跳楼跳河、或吞药服毒、或卧轨撞车,真的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绝望到非要以死来解脱呢?以前我总以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贫穷,即穷困潦倒活不下去了就去死。可现在来看,学习的压力、工作的艰难、失落的痛苦、疾病的折磨、失业失恋、  相似文献   

5.
吉解民 《法医学杂志》2006,22(2):148-149
自杀作为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尤其老年人的自杀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有必要就其原因来进行分析探讨,从中找出此类案件的一般规律,为社会、家庭做好防范工作提供参考。现就作者从1985年至2005年上海市公安局卢湾分局案件登记本中总结的416例老年自杀案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狱内自杀事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群的自杀状况是:自杀是目前中国第五大致死原因,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加大了自杀的可能,自杀者中45岁以下人群所占的比例较高,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人口的3倍,女性自杀比男性高25%,人际关系危机容易导致冲动性自杀行为。狱内罪犯自杀的情况基本符合以上规律,但又有监狱情境性的特点。预防和减少狱内罪犯自杀行为,关键在于健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苗头,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晓红 《江淮法治》2014,(22):46-47
正别爱得太晚,请常回家看看《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5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老年人为空巢老人,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一个群体。你可能很难想像公园里那些神态怡然的老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本是到了尽享天伦之乐之时,却只能深居独处,望"子女"而兴叹。2014年3月10日,《青岛论坛》上一则  相似文献   

8.
赵念国 《检察风云》2012,(21):31-33
每个自杀老人的原因不尽相同,巴黎昂布里奥斯医院的老年科穆里亚斯医生认为,这些老人身体日渐衰弱,处于孤独与沮丧中,现代医疗对精神抑郁症难以根治。法国:老人因孤独而自杀世界预防自杀协会(AIPS)拉响了警报,根据该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在法国,老年人自杀逐渐成了自杀群体中人数最多的"族群"。法国平均自杀率为17.1/10万,法国《十字报》报道,2009年法国自杀人数为10499人,65岁以上的老年自杀者年均3000人左右,占自杀总人数的1/3。在78岁至84岁年龄段的老人自杀者中,其比例为32/10万;84岁至94岁年龄段的老人自杀比例上升到42/10  相似文献   

9.
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剥夺自己生命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自杀案件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情况复杂,在认识上不尽一致,所以从刑法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对正确解决这类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自杀案件因果关系的对象和研究目的自杀事件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刑法学中所要研究的是与追究他人刑事责任有关的自杀案件。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是指他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同被害人自杀死亡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自杀案件同其他刑事案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就是自杀身死的危害结果,不是他人行为直接致死的,而是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致死的。这就是自杀案件因果关系的特殊性。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虽然直接剥夺了自己的生命。但它却不是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原因。因为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把自杀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不能把  相似文献   

10.
参与自杀的可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叶六 《中国法学》2012,(4):99-111
生命属于个人法益。从为了保护本人利益的"家长主义"立场出发,应否认法益主体对自己生命的自己决定权,亦即自杀具有违法性。但自杀因源于自己决定,其违法性低,不值得处罚;从刑事政策的视角来看,也欠缺处罚自杀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参与自杀是否定、侵犯他人生命权的行为,相较于自杀者的自杀意思,更有必要保护其生命的绝对价值。参与自杀在我国应以(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论处。参与自杀与利用被害人为工具的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之性质及其刑罚效果大相径庭,应严格区分两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王曦 《法制与社会》2011,(23):186-187
近来韩国艺人的自杀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那些沉湎于忧郁中不能自拔的或对社会极度不满而又想自我牺牲的韩国艺人,他们似乎看到自己的归宿,并在自我的思索范围内找到解脱,选择自杀无疑是最终的选择。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鲜活的生命如此决绝的放弃生命,放弃爱他的人们,还是自杀是文化遗传,更多的人们效仿他们的方式终结生命。有人说人的感情不能过于细腻,因为过于的关注某一方的事物,会很容易使人格分裂,无法承受外部事物任何微小的变化而带来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某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提起自杀,人们常常会首先想到“懦弱”这个词,认为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懦弱行为,是对人生忧患的一种逃避,认为自杀者都是弱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杀行为都是懦弱,有的时候,自杀行为不但不是懦弱行为,反而是一种勇敢之举,是为了以自己的生命践行天下担当,是为了负起责任、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笔者在读司马迁的《史记·循吏列传》时,就读到了这样两次令人仰望的自杀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伟大人物人格光芒的闪耀。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切实从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推进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4.
罪犯自杀是危害监管秩序的重大事件,也是反映刑罚执行效率、监管秩序和罪犯改造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保证监管工作持续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避免发生重大案件和罪犯脱逃事故。本文从对罪犯自杀问题的界定,罪犯自杀的成因理论分析、现实分析、对策分析四方面,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仅供监狱全体警察参考。一、问题的界定本研究所称的罪犯自杀是指:在监狱环境中,服刑期间内,任何由罪犯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所引起的死亡。罪犯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种与正常社会相隔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杀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自杀原因与自杀方式之间的关系,为自杀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勘验、尸表检验、尸体解剖、调查走访来确定自杀案件,收集昆明市五华区近三年来的124例自杀案例,然后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结果自杀者男女性比例为1.53∶1;自杀方式多选择高坠、自缢和溺死;自杀者昆明户籍与非昆明户籍的比例约为1∶1;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自杀最多;10~50岁年龄段的人群多选择高坠自杀,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自缢自杀的较多;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均以高坠自杀为主;因精神疾病、自身疾病和经济问题自杀者多选择高坠、自缢,而因感情问题自杀者多选择高坠、服毒。结论自杀是一类十分复杂的案件,对于疑似自杀的案件要多方面勘查、全方位思考,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案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当前,老年人性犯罪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一种性质恶劣、影响极大的犯罪现象。在调查四川省广安市农村比较突出的老年人性犯罪这一社会现象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性犯罪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老年人实施性犯罪是为了满足其性欲,而在实质上,老年人更多是想通过这种犯罪释放他们的"畸形"心理需求,以引起政府、社会、家庭等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注。对老年人性犯罪的对策应当重在预防,而非打击。  相似文献   

17.
王静然 《法制与社会》2010,(26):201-201
针对目前农村老年人刑事犯罪日益严重的现实,如何预防农村老年人犯罪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透视农村老年人刑事犯罪问题必须基于其犯罪现状,从社会和自身解析其犯罪原因,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真正解决农村老年人刑事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杀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国外研究较多,我国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农村的调查研究尚少。笔者对某县1980年~1991年农村发生的113例自杀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一般资料1.自杀方式本组案例,服毒90例。其中男22例,女68例;自缢13例,男5例,女8例;跳井4例,男1例,女3例。其余自溺、自勒、触电、卧轨、刎颈、自毙各1例。2.自杀因素本案例因家庭纠纷、被人拐卖和畏罪自杀为主要因素。畏罪自杀是男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占1062%。家庭纠纷、被八拐卖为女性自杀的主要因素,分别占36.28%和22.12%。其他因素为精神病…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养老问题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建苏 《河北法学》2008,26(4):188-19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农村的老年人要远多于城市,相对于城市老年人来说,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因此,在对农村老年人养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完善及相关的社会养老体系的建立方面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20.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老年人的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影响着我国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本文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政治参与的特点,以期为和谐农村的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