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省域副中心战略给襄阳城市地位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要历史机遇,有效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加快高等教育调整改革,推动高等院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对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效果,以高等教育为突破口是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创新性举措。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直以来,浙、粤、苏、鲁四省都十分重视城市化发展,在着力推动经济增长、做大做强省域经济的同时,分别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各自比较优势,分步实施城市化发展新战略,着力推动省域城市化新发展。一、四省城市化发展比较浙、粤、苏、鲁四省根据自身实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0,(9)
一、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意义 农村城市化源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现代化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科学论断。农村城市化,以城市为“火车头”,用城市聚集的先进生产力去带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用城市积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去带动农村发展。当今世界,各国政府  相似文献   

4.
空间效应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的结果显示,中国省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集群趋势,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和能源消费强度大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对碳排放总量影响显著,其中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大;城市化、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为我国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量、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碳减排鼓励政策和技术研发支持机制,以及各省域构建各具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瑶 《人大论坛》2014,(5):22-22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公共职能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成为城市管理中的焦点和难点。5月17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制定“贵州省城市管理条例”》的议案。  相似文献   

6.
孙婷 《岭南学刊》2023,(1):19-27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城市化进程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即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政策日趋全面、完善,未来发展方向也越来越清晰、明确。40余年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些常见误区亟待反思,如城市用地拓展规模远超过人口增长规模,存在“半城市化”和“虚假城市化”现象,聚焦短期政绩、忽视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雷同、缺乏个性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城市政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未来中国城市化良性发展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府有着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但政府履责的前提是对城镇化的内涵有着清醒和准确的认识,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7.
<正>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着推动省域协调发展的功能,是在本省范围内集聚水平较高、对周边区域和城市辐射带动明显的重点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都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层面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郭有明 《政策》2010,(5):21-23
推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流经宜昌230多公里,宜昌作为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沿江开发新突破推动宜昌发展新跨越.努力把宜昌建成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田承忠 《政策》2007,(9):16-18
今年6月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最近,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到襄樊,就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和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坚决态度。  相似文献   

10.
王琼瑾 《新东方》2001,10(3):81-83
海口市作为海南经济特区的省会城市,从其在全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水平来看,加速城郊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实施城市化战略,是对城郊农民根本利益的最大维护,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农民的既得利益,使大量的农村现实劳动力成为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应深入调查研究,制定规划,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副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弥补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的缺失,发挥其经济势能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本世纪初我国一些省域明确提出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必须加快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只有建成城市群,形成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宜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才能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城市化发展,促使城乡文明共融共享。城市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干预又推升了行政成本。因此,必须在促进城市化发展和行政成本控制之间寻求平衡,实现政府对城市化进程干预合理化,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要把握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职能限度:一是要建设有限政府,二是要准确定位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我省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功能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内涵特色进一步发挥,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城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十五"期间,各地党委、政府和省有关部门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浙江城市化若干政策的通知>,我省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综合效应日益显著,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区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区域内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聚集体,资源利用的集约化、人口聚集的规模化、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是其主要内容。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构造区域空间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分为没有政府干预的与政府参与下的两种模式。如果我们将本文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于我国城市化实践,就可以使我国的二元城市化模式得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对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市而言,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界定,是指市区而不包括市所辖县(市)。襄樊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对武汉(省会)中心城市、襄樊县域经济、鄂西北及鄂、豫、川、陕、渝毗邻地区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提高襄樊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过程中,城市规划的调整要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产业布局要侧重市区;企业发展要上规模上档次;要重视和防治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市(区)县(市)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6.
李春明 《政策》2002,(6):29-30
21世纪是推进城市化的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是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世纪。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国各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趋势,必须用新思路、新办法,积极探索出适合荆州市情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途径,努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使古老的荆州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一、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一)形势和机遇1.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作为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四大战略之一,已经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人口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各项设施压力骤增,管理难度加大,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又成当务之急。2.加入WTO,推动城市建设事业向着市场化发展。入世了,就必须遵守国际上通行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外部的压力,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同时,有利于吸引外资、上市公司、社会和民间的资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城市社区治理视为一个场域,研究如何对城市化带来的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社区治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地阻断流动人口与其户籍地有关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在流入地的社区生活层面,又未能形成吸纳流动人口、鼓励其社会参与的开放机制和环境,削弱了本已稀薄的社会资本,使"弱社会"更弱。要实现合作共赢的治理目标,离不开一个具备深厚社会资本存量的社会,故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社会资本,改变社区"弱社会"的状态。基于对流动人口社区治理场域中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这五大主体的场域位置和关系构型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并据此得出结论:以国家和社会的双向互动为基础,改变"强政府,弱社会"的基层格局,重塑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结构,才能有效地实现社区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3,(1):93-93
张丽艳、李娟在《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农民工能否融人城市关乎城市化进程,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之下农民工融人城市缓慢,推进城市化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公共政策。针对目前存在的政府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激励问题,政府应树立以市场思维解决农民工融人城市问题的理念,立足于双边制度激励,设计对农民工的利益激励、成本激励以及对政府的规模激励、土地激励、治理激励的城市化政策,通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三者联动改革,实现二者在促进农民工融人城市过程中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圈域经济的形成规律及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城市圈域经济的形成规律及特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论和摸式,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基础上,伴随着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形成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