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画角色造型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同时也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艺术趣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京剧脸谱、剪纸、玩具、水墨绘画、石窟壁画等广泛应用在动画造型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沈海晖 《前沿》2010,(8):178-179
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它以赋予生命力为概念,将更多的梦想展现于人们的面前。根据目前国内的动画市场,动画事业更需要重视本土文化的创作,重视传统,从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从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体现生命的艺术符号,走出具有民族化的中国动画。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动画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完整的创作空间.同时,在保护和继承广西壮族民间艺术的道路上也需要我们将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与动画创作有机融合,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当千差万别的文化行为在当今的社会中寻找文化确认和文化共鸣时,人们往往会去寻找其他途径获得知识和文化。而动画以其特有的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和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引人瞩目,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动画作品是一种文化商品,它让观众在综合艺术和时空转换中领略文化与情感,它的发展取  相似文献   

5.
曲艳玲  王伟 《前沿》2010,(22):158-161
云南纸马艺术具有某些特殊的文化创作特征,这就是唯我意识、正面指向、浪漫情怀和乐观精神.这种文化创作特征并不是通过云南纸马艺术的创作过程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云南纸马艺术的形象造型来体现出来.云南民间纸马艺术因地域以及创作主体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多样的版本,在众多的纸马版本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同一的心源性因素,即创作主体共同的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刘晓东 《传承》2009,(16):164-165
广西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中包含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动画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完整的创作空间。同时,在保护和继承广西壮族民间艺术的道路上也需要我们将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与动画创作有机融合,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陕北汉画像石雕刻手法多样,图像造型古朴、夸张,线条生动、凝练,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念,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它在造型、构图和雕刻技法、艺术表现等多方面对中国现代版画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现代版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示出新的面貌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宾有艳  李晓弟 《前沿》2013,(14):177-179
藏族装饰图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题材广泛、造型多变、构图对称均衡的独具其文化内涵、宗教特色和造型体系的重的民族装饰图案之一。本文从藏族装饰图案基础造型的角度出发,对藏族装饰图案的基本题材和象征寓意,造型原理和组织形式以及形式美三方面进行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藏族装饰图案造型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扩大藏族文化在各地的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戚序  邹娟 《前沿》2012,(24)
巴渝饮食竹器作为日用之器,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长久的发展中因时因地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特征.本文以巴渝地区饮食竹器的分类调查为研究发端,针对材料、形制、纹饰和工艺呈现的艺术特点归纳其造型特征.从其特征和理念的表象议题下,挖掘民间饮食竹器设计的造物观念与文化内涵,析解中国设计的内在精神和本质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徐倩 《前沿》2012,(18):165-166
水墨动画作为动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将水墨的意境和动画的技法巧妙结合,把中国画风格中水与墨的变化表达得惟妙惟肖.本文将这种特有的国画风采引入建筑动画,从四种笔墨形式的特色研究出发,结合动画实例分析并总结水墨特效在建筑动画中对建筑空间及建筑情感的演绎及作用,同时对国画风格运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张英杰 《前沿》2012,(20):165-166
在计算机动画飞速发展的今天,定格动画与之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定格动画的偶体制作精细、面部表情的变化复杂、且场景制作工程也很庞大,仅就这些而言,要完成一个理想的定格动画作品很有让人望尘莫及的感觉.当今,在数字时代,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把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数字后期技术融合进来,发挥各自的长处,是定格动画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很多动画人都试图尝试的.因而借助数字艺术与数字技术来推动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定格动画事业,在定格动画的创作中融入新的数字制作技术、用新技术来完善传统.势在必行.这样使一些民族的即将消失的东西流传下来,由此弘扬民族动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中就已记载了包括哈尼先民在内的“和夷”分布在自雅砻江流域以南的广大西南地区。至迟到唐代,哈尼先民已进入红河地区。红河南岸哀牢山腹地的地理阻隔作用,以及梯田内封闭的农耕生产体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使得红河哈尼族社会中保留了大量原始文化遗存。造型文化即是这一原始文化的形态之一。哈尼族造型文化由原始工艺美术、器用文化、建筑艺术(环境文化)组成。在这种造型文化中,实用原则、宗教内涵大于审美的形式法则,审美的形式法则较为初始、朴稚。在形式因素、造型特征之下呈现为隐层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吉祥文化这一体系又异常引人关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现代设计越来越注重传统造型,在现代标志设计这一领域同样注意吸收传统的文化,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劳动妇女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江汉平原乡土特色的民间女红艺术,其审美内涵体现在造型拙朴可爱、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简洁明快等方面。民间女红艺术具有乡土艺术的最朴素最纯洁的文化特色,是日常生活艺术化的最好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纲领性部署,并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公报最大亮点是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在中国原创动画领域,原创动画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我国动画专业教育的一大课题,作为一名动画专业教师,培养中国的原创动画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验精神,让学生能够主动愉快地创作;其次要努力引导学生保持自我风格,在学习和理解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心,在新时代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动画。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艺术是楚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和典型代表。楚漆器艺术承载着楚漆器工艺、造型、纹饰和绘画等多种审美元素。楚漆器艺术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当时道器思想相映生辉;楚漆器艺术的造型呈现和谐与神秘奇特美;纹饰飞扬流动、漆画则有神人相映的审美特质。可从楚漆器艺术的工艺、造型、纹饰和绘画等方面进行审美的透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面具艺术是一种全球性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它是随着巫术文化而产生的,是源于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面具上的装饰纹样、色彩与装饰的造型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并且是随着宗教的影响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具中能以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著称的唯有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视觉艺术大大增添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魅力,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科学创造精神.它素以完美造型,独特的结构,精彩的装饰,天然的木纹肌理.以及深厚的人文内涵的气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傩面具是民间工艺美术之一,是人类文明早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征。在此,从德江傩堂戏面具的造型原型进行考察,通过挖掘傩面具的视觉艺术信息,进而归纳总结傩面具造型的艺术特征以及其艺术造型所体现的人民审美情趣,从而揭示傩堂戏面具造型艺术中蕴含的人类初始审美力量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森 《前沿》2012,(20):163-164
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其民间艺术具有极大的特色,而贵州省的安顺地区作为地戏艺术的独特代表,其面具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本文从造型特征和色彩表现两个方面分析了安顺地戏面具的装饰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从装饰元素在旅游商品包装中的直接运用、装饰造型向旅游包装设计的引申、民俗文化的传承对旅游产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彰显安顺地戏面具装饰艺术对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显在影响和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