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志愿服务事业获得发展和壮大。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是其中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创造了"综合包户"志愿服务、深圳市义工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海外计划"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服务、"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交流会、"暖冬行动"志愿服务等十大品牌。这些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关爱和帮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作用,也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执政为民理念,有助于中国树立"友善、友好、友爱"的国际形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年志愿服务十大品牌将作为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是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英国作为志愿服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志愿服务逐渐形成了政府支持、志愿组织自主运营、社会广泛支持、完备法律保障的突出特质。当前,借鉴英国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我国志愿服务建设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志愿组织结构与市场运作,加强对志愿者的宣传和保障,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志愿服务事业法制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年是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群体,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对其能否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重要影响。统计分析表明,组织环境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其中同事关系和组织参与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而领导风格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启示政府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层,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心理和动机,在营造良好同事关系和扩大志愿者组织参与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志愿者的调查,探索了我国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个人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志愿组织在志愿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组织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大型赛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总体参与率较高,志愿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动机体现出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的结合;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政治身份等因素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志愿组织在青年服务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社会支持率不高、服务形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志愿服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引起学界的较大关注。结构决定功能,中国共青团通过机构交错和人员交叉任职使得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在中国共青团的绝对领导之下;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决策权与领导权在各级民政部门手中,并通过基层组织与基层政权进行实施,这也就使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必然会打上行政化的烙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将提供新的替代路径,破除中国志愿服务管理模式行政化的路径依赖,救治原有的路径闭锁。  相似文献   

6.
国际公益机构和志愿组织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志愿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联合国"国际志愿者年"启动后的十年来,中国志愿组织发生转型,体现为党政背景的志愿组织走向社会化,"挂靠式"志愿组织走向自主化,民间志愿组织走向规范化,境外在华志愿组织走向融合化,非正式志愿组织走向合法化,网络志愿组织走向联盟化。伴随中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志愿组织的发展壮大、多元活跃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是青年群体进行现代社会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能够强烈、有效地作用于全社会。青年群体通过志愿行动产生社会行为引领效应;青年群体倡导志愿精神产生社会价值引领效应;青年群体传播志愿文化产生社会风尚引领效应。如今,青年群体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产生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精神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诉求,引领和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推动力,涵育着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共享发展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理念,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公益至上的价值内核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共享发展、人民立场以及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构建的理论依据。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具有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保障共享发展理念执行、解决共享发展理念困境的时代要求。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规则体系、优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体系以及提升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识素养,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源,执政之基,立国之本.人民政协是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机构,由其所具有的组织特性,它应当成为党和人民血肉关系的纽带,成为国家和人民团结的纽带.政协如何在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中去把握好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一致,既坚持党的政治原则和立场,又充分反映各个阶层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党的意志和党领导的建设和改革事业能被人民群众认同并自觉地支持和参与,而且使人民群众在建设和改革中切身感受到利益得到最大的体现,从而努力去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这应当成为在"三个代表"指导下,政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按照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把人民支不支持、人民满不满意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遵循。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积极培育发展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监督作用,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已成为党的基层组织新的依托,其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研究的新领域。提高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党的执政资源,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协助党调控社会,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部分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党员教育培训管理不到位,党组织战斗堡垒不强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应当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遵循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客观规律,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沿着明确的实践路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健全组织形式为基础,开展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为目的,改革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向科学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是青年现代社会参与的有效方式,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作用于全社会。青年通过志愿行动产生社会行为引领效应;青年倡导志愿精神产生社会价值引领效应;青年传播志愿文化产生社会风尚引领效应。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产生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诉求,引领和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建价值目标的伦理建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党的建设实践路径,应把观念创新作为党建价值目标伦理建构的先导工程,从人民利益出发,在“民生”与“民富”、“民智”与“民强”、“民安”与“民享”协调发展中,彰显党的执政品格,体现党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全面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必要性、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可梦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年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面向,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青年志愿服务从培养公民意识、促进公共参与、提升人际关系能力与职业适应性、促进就业以及预防反社会行为等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发展。因此,政府应通过完善志愿服务立法,扶持和培育志愿组织,引入服务学习课程以及鼓励家庭志愿服务等措施推展青年志愿服务,促进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在四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判例,对该制度在原告诉讼资格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相比于美国,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尽管我国贵阳等地区开创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贵阳模式”,司法实践中也逐渐出现了主要以公民个人、相关组织、团体、检察机关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但因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导致各地法院在对该类案件的受理、审理方面没有统一做法,大多数案件陷入了“社团难受理,个人多败诉”的困境.因此,应适当借鉴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适格原告选择方面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回溯历史、总结现实的基础上,应建立"党的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领导、政府社会组织监管委员会管理、社会组织联合会执行"的社会组织领导体制,形成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既分工明确,又协调联动的社会组织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系列建构,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经济上,发展少数民族贸易,无偿发放农具,减免农业税等;在文化上,扶持少数民族教育和公共卫生的发展。除此以外,还正确处理少数民族纠纷,实行民族政策检查,等等。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广大少数民族大众深深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志愿服务国家性立法的缺位,导致青年志愿服务中的诸多纠纷日益暴露。根据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现状和我国地方性志愿服务立法的有益尝试,借鉴志愿服务成熟国家的立法经验,要健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目前亟须做好三项工作:(1)出台《志愿者组织法》,规范青年志愿者组织;(2)科学细化青年志愿服务的责任;(3)明确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党的纯洁性与党章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党章对“什么是党的纯洁性”做了全面回答,对党的纯洁性的基本内涵做了深刻界定。因此,学习与掌握党章的过程,就是对党的纯洁性认识、把握、内化为己的过程,就是遵循党的要求增强党员纯洁性的过程。党章及其发展生动体现了党的纯洁性和纯洁性特征,创制党章、修改党章、践行党章的过程,就是保持、实践、增强党的纯洁性的过程。保持党的纯洁性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学习、掌握党章并忠诚实践党章,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