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刑事审判管辖权异议制度具有重要的诉讼法价值,在公正方面可以减弱或屏蔽媒体审判的负面作用,在效率方面具有理顺管辖制度的作用。我国在立法上缺失刑事审判管辖权异议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对此,需要从启动程序、裁决程序和保障程序方面构建我国的刑事审判管辖权异议制度。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监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媒体监督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诸多原因,网络媒体监督冲击了审判独立原则,背离了程序正义理念,侵犯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司法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但网络媒体监督与司法审判并非水火不容,二者之间存在很多契合点。完善司法公开制度、推动新闻立法、加强网络媒体自律等可使得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7,(2)
立法在保障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方面意义重大,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是规范新闻媒体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新闻媒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新闻立法面临着挑战,如新闻诉讼中无法可依现象突出,新闻报道与司法审判间存在冲突,自媒体的传播缺少监管,等等。为此笔者建议,在整合新闻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制定《新闻法》,立法应理顺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立法应完善对自媒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媒体审判”的法学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审判"的概念源于美国.1965年,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诈骗案的判决,原因是庭审过程中所做的电视录像,对被告进行了含有偏见的宣传,损害了被告在诉讼中应当享有的权利.此后,人们把这种新闻媒体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的现象,称为"媒体审判".提出"媒体审判"的概念,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真正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审判"效力,其实质乃是新闻媒体的一种职能越位现象.从法学视角审视"媒体审判"现象,则不得不承认,它是与我国的司法原则相悖离的.这种悖离也使得"媒体审判"陷入了实践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略论“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审判"现象是媒体与司法对立冲突的折射。促进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两者之间的平衡,使之形成良性互动,是实现媒体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必然选择。从媒体的监督职能、司法独立的特性等角度对"媒体审判"现象进行深入认识是遏制其发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当前,法律监督权配置的突出领域是对一些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审判解释的监督。应该从立法上明确检察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审判解释的法律监督权,明确检察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审判解释进行监督的方式,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4,(26):32-33
1媒体报道与司法审判的良性互动 当前,媒体与司法正处于一种复杂的博弈关系中,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如何面对媒体报道公众关注案件的审判,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法院应当充满热情善意.展示协作配合的姿态,确认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正当性。与此同时,媒体报道公众关注案件的审判,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以免因为对在审案件的过度报道,因为酿成“媒体审判”的氛围而影响法院的独立审判,损害司法的权威公正。这也是法治发达国家处理媒体报道与司法审判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将"舆论审判"与"媒体审判"分别加以讨论并无必要,从舆论学和法理学的视角看,二者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媒体审判"背后实际上是两种理念的冲突: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在中国现实语境中,这两种价值都有保护的必要,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对表达自由和司法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建构司法和传媒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是自媒体广泛运用的时代,审判公开也与时俱进,拥有了新的内涵,各级法院积极创新庭审公开的方式,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方式适时公开庭审过程。由于自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故而在利用它进行审判公开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权衡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舆论监督权与独立审判权。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自媒体审判公开的技术尚未成熟,现实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公开不及时、不主动;公开有侧重,选择性公开;等等。在自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要接受它对审判公开提出的挑战,把握基本定位,坚守一项原则,尝试创新变革,完善审判公开。  相似文献   

10.
刑事远程审判是司法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的应然产物.这种新型的审判方式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而且在疫情防控方面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刑事远程审判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生,包括立法规范的阙如有违程序法定原则、线上庭审与被追诉人权利保障存在张力、远程审判对庭审实质化造成冲击.依据对美、英、澳等国刑事远程审判立法经验的考察,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刑事远程审判的推进应该坚持当事人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与工具主义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基础、明确适用范围、规范适用条件并积极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立法传统和刑事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仍存在审判管辖异议制度的盲区。然而,文强案、李庄案的审判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并不缺乏审判管辖异议制度成长的土壤,亟需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审判管辖权异议制度。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确立,应合理地界定刑事诉讼管辖权的主体、方式、期间、裁决、后果等方面的问题,使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规定具有既保护报告人的人权、又确保刑事诉讼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2.
赵英男 《传承》2008,(4):123-1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舆论监督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权力机关需要监督,但监督要有一个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就会形成媒体审判,这是妨碍法治进程的一个巨大隐患问题。所以媒体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享有监督权,履行监督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杜绝媒体审判,争创媒体和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舆论监督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权力机关需要监督,但监督要有一个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就会形成媒体审判,这是妨碍法治进程的一个巨大隐患问题.所以媒体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享有监督权,履行监督义务,承担社会责任,杜绝媒体审判,争创媒体和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审判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在加强法院和人民群众间的联系、提高审判质量及审判效率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因为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法,所以出现各地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执行不一的情况。本文就此大胆地进行了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5.
魏金辉 《人民论坛》2014,(12):128-130
新闻媒体本应对司法有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但是"媒介审判"却扭曲了这种监督功能。当前媒体常常利用自身优势,对案件事实加以夸大,激发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左右社会舆论。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以及非理性等特征,使得媒体监督更容易异化成为媒介审判。文章认为,要形成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必须完善媒体监督准则,完善司法公开措施,坚持媒体监督司法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规定了“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的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审判前的羁押阶段和审判案件阶段怀孕的妇女均不得“判处死刑”。但这一规定并不能排除对孕妇判处和执行死刑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导致出现违背立法精神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保护孕妇、新生儿及新生儿的母亲包括流产后的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指导下尽快完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思想要求行政审判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是行政审判领域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实现行政审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有效手段之一.行政审判应当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反思传统的行政诉讼不得调解观点,顺应实践,修改立法,建立和完善行政案件协调和解机制.  相似文献   

18.
贡疑“人大至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至上” ,即人民代表大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者说具有“决定一切职权的职权”。而“人大至上”理念 ,却使得任何与对“人大立法”进行审查的努力知难而退。既然“人大”是主权之代表 ,那么 ,对“人大”立法的审查就意味着是对主权之代表的“审判” ;审判主权之代表者的审判者除了主权者之外 ,便再没有合格的“法官”了 ;但让自己来审判自己的代表人 ,既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也在逻辑上难以解开“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的悖论[1] 。因而 ,在现实中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自己的立法是否违宪 ,要么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 ,要么就采取视…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自媒体的高度自由性及即时性为公民参与司法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司法的"公民参与性"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不可逆的事实,在揭露事实、维护权利、监督司法公正的同时,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审判。典型案例揭示了自媒体介入司法审判的特征,公民参与司法活动具有正负效应,对司法权运行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在立法技术上也存在问题,因而给审判实践带来一定困难。文章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入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一分析,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