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刑事技术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警察群体,其警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群体要大。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本身的工作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对警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尤其是长期从事刑事技术的警察尤为明显,本文对公安刑事技术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及对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李玫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5):135-141
监狱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特殊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监狱警察的心理压力来自职业、社会、监狱内部人际环境与警察自身的压力,压力过度会对心理、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需从社会维护、组织维护和个体维护三方面进行心理压力调控。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警察,作为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群,其心理压力首当其冲。据调查,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的心理压力指数高于常人几十倍。在和平年代,警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唯一有权合法行使暴力的群体。就群体而言,心理压力对公民、对社会、对国家都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危机;就个体而言,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而且极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焦虑、忧郁、失落、恐惧,甚至逆反、施暴、自伤、自杀等。因此,正视警察的心理压力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寻找其缓解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晓 《法制与社会》2011,(26):242-2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爆发的高危群体。特别是基层民警,处在一线工作,要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更多,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基层警察3年内耳闻目睹的社会阴暗面,已超过普通人一生所见所闻。本文从分析基层民警心理压力来源出发,力求找到相对合适的调节办法,以期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并以良好的状态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5.
警察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其自我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平时期,警察工作是一项风险系数大、极富挑战性的压力密集型职业.这对基层和第一线的警察来说尤其如此.因职业特殊导致过度压力直接损害了警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警察潜能的发挥,从而大大降低了警察队伍的战斗力.为此,警察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其对警察素质和警察战斗力的影响问题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在我国的警察管理中,它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提出“从严治警”、“向素质要警力”的要求以后,它更应该引起警察本人及其警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围绕提高警察素质和警察战斗力的问题,探讨警察职业心理压力的产生,它对警察战斗力的影响,以及警察自我驾驭它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6.
直面警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承受着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和危害警察的心理健康,也对社会和民众利益造成一定的威胁。加强对警察心理素质培养,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援体系,为民警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心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当今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危害着警察的心理健康,社会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是解决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警察心理问题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警察由于职业的关系,所承受的压力也日益增大。过去我们对警察的心理压力问题关心太少,往往偏重于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育,而忽略对警察心理素质和抗压、自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的监狱管理人员,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警察需要群体意识,利用警察体育培养未来警察的群体意识主要是培养规范统一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形象楷模意识。培养群体意识是警察队伍规范化的需要、提高警察战斗力的需要、树立警察形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科技的迅猛发展、劳动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整个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警务工作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其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较一般社会成员更加突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  相似文献   

11.
提到刑讯逼供,各类学者试图从历史原因,立法现状等途径去遏制此现象,但很少人提及这个职务犯罪的主要主体——警察,当人们一味片面地埋怨现今警察素质低下,胡乱执法时,有多少人真正地深入警察的心理状况呢?我国警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已经让警察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当来自个人以及社会不同阶层的压力巨大到让警察无法自我合理调控时,刑讯逼供就成为了一条宣泄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监狱警察心理压力及防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由于其职业特殊性,总处于高风险、高对抗、高负荷状态,心理压力极大,甚至诱发了许多生理疾病。笔者应某监狱要求,通过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该监狱干警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监狱警察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监狱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要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监狱事业需要较好心理素质的监狱警察队伍,而在相关研究中呈现的是,四川省监狱警察的心理现状不容乐观,不少方面令人担忧。如:疑似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为43.3%,一线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机关。男性比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低。作回归分析发现,在影响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各个外在条件中,岗位和性别因素是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小明 《政法学刊》2002,19(5):11-16
警察是一种压力密集型职业,因而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务之急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开展民警心理保健,提高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警察心理素质培养承担着培养合格警察的重要任务,是当今警察群体中普遍需要的一种心理培训。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巨大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公安民警,这更让我们看到了警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林莉红  余涛  张超 《法学评论》2006,24(5):123-140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警察群体对刑讯逼供的主观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警察普遍能够正确掌握关于刑讯逼供的知识,但深层次心理上对刑讯逼供的宽容度仍然较高,因而易发生“知”与“意”割裂的情况;警察对已提出的刑讯逼供防治措施以及对短期内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的信心明显不足;警察个人工作、学习等不同背景会对刑讯逼供之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警察群体对于刑讯逼供的主观认知状况,建议在推进警察教育改革,加强警察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建设与基层工作,从多方面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田景荣 《政法学刊》2013,30(1):20-24
警察维权是公民维权工作中对应的一个特殊群体,警察权益应包括警察行使权力和警察享受利益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法律加以规定和保护的,不容侵犯。但警察维权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人民警察权益保障缺位有诸多原因;有效保障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应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警察价值论     
警察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意义是什么?警察群体及其成员的人生意义何在?人们依据何种尺度认识评价警察工作的善恶?凡此等等,无不涉及到警察价值问题.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价值问题的一般理论为依据,以警察实践为基础,对有关警察价值的一系列问题加以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人民警察因公被害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1985年以来共有2275名人民警察因公殉职,55486名警察光荣负伤。可以说人民警察已成为一个特殊的易于被害的职业群体。但是,如此严峻的警察被害现象却并未引起被害人学及公安学的关注,因此,建立警察被害学,以及从理论上对警察被害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证,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警察被害学的学科属性、警察被害者的基本界定、警察被害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被害警察与加害人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叶奕翔 《政法学刊》2011,28(2):119-123
用文化研究的思路审视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研究,既有利于文化研究的本土化,也可以为警察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就警察的形象危机而言,借鉴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对官方主导的警察剧进行受众研究,发现协商模式占了主体,但在另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上,对立模式也是很明显的,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警察文化的概念。警察的自我认同可以抽象为四个模型,警察主导文化应该重视理想型价值。警察亚文化起源于基层警察,是警察文化的亚系统,在构建警察的形象与自我认同中,发生了重要作用,是我们认识警察群体的重要途径,应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