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社会制度的选择,对于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决定性意义.适应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具有规范功能、社会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协调功能.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始终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三大动力.而在这三者中,制度创新占据首要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的体现,关键在于依据国情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寻求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刘文沛 《理论月刊》2012,(5):174-176
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然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是农民主体地位的不断缺失和边缘化,当代中国农民的尴尬境遇表明,农民主体地位亟待重新回归,在制度上实现农民的组织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牺牲"农民的道路,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创造主体,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8,(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他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还是社会制度的建构和创新,都是在人民群众积极创造中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民群众始终是制度建构和创新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建构和确立的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西方制度之外的另一种制度选择。但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改变我们讲中国故事的方式,调整我们塑造中国话语的策略,用适当的方法来叙述中国的"另一种制度选择",把中国成功的故事转换成为软力量话语。一是要使用人们普遍懂得的"语言";二是要以合乎逻辑和讲道理的方式来叙述中国故事;三是要叙述成功故事背后的制度要素,避免演变成意识形态之争。以讲好"三个可持续" (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稳定、政治上可持续的制度支撑和领导)来讲好、讲清楚中国的"另一种制度选择"的故事,从而把中国的经验转化成为基于概念和理论之上的"软力量"。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15)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进取、拼搏奋进的不懈追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叶委员长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无缘无故地在中国出现的,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亿万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所作出的决定性选择。”这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我国百余年革命斗争历史所作的重要科学结论。回顾我国人民在这个历史时期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战斗历程,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建超 《群众》2020,(3):31-3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提供了基本依据。理论维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制度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无可辩驳的理论逻辑和不容置疑的实践逻辑证明其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为我们国家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傅健华 《传承》2009,(6):14-15
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在总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经验基础上的伟大实践,是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永葆中国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最佳选择,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在总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经验基础上的伟大实践,是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永葆中国社会主义生机活力的必然选择,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最佳选择,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8日《参考消息》转发新加坡3月10日《联合早报》法国巴黎学者宋鲁郑的文章,题为《比较政治:中国的政治制度何以优于西方的多党制》。文章认为,中国真正与众不同的特色是有效的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实现经济成功、创造出"中国模式"的全新现代化之路的真正原因。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的多党制相比有六大优势。为便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本刊摘编此文,以供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晓云  朱明 《前沿》2007,1(7):23-25
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挖掘,确立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可分离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包含的现代化内容,强调了实现现代化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目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辉煌,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的创造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尽管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然而资本逻辑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主导不仅造成难以遏制的两极分化,而且导致财富创造与人的发展相背离。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后发国家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反思与超越性,是在致力于摒弃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新道路。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在制度、价值和文明三个层面形成了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及其两极分化困境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发展战略和精神力量,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优势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制度连接着历史,承载着现实,扎根于实践,导引着未来。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支撑。而现实中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颇多,屡遭诟病。文章提出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必须实现三个深度融合,才能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导引未来,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可以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宣传教育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关于社会制度的本质的比较性概念首先,社会主义优越性是相对的比较性的概念。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兴起的新型社会。顾名思义,社会主义优越性特指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因而自然更优于封建主义。所以,讲社会主义优越性,虽然可以同封建主义作对比,但主要的应同资本主义比,不可以颠倒了这个主次关系。其次,社会主义优越性指的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优于资本主义的长处,是从两种社会制度的特征的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是理论上的抽象。它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具体国家之间的比较是有区别的。后者,不仅比较了两种制度的优劣,而且包括了两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放眼今日世界,社会保障已成为各国社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把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种既与国际经验衔接,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目标,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如果把这些改革成果和国际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比较,则会发现它们之间既有相当多的共同  相似文献   

16.
杨供法 《前沿》2001,3(10):9-13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选择.目前的中国不是要宣判现代性的死亡,而是要进一步肯定现代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继续现代化.作出这一选择的依据不在于理论,而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关键是区分现代性和现代化、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西方现代化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进行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选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艰辛探索的中国发展道路历史。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从而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了现实根基。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认同,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时代延伸。历史和实践表明,现代化进程中所实现的每一步飞跃都强化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不断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向更深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8.
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现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联合中国各民主党派在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以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为大局,以实现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国家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概括、分析邓小平的中国21世纪发展与人类历史进程关系的论述1.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的发展主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使中国能够成为促进世界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力量;2.21世纪中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宏观构建及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3.21世纪中国将以其现代化成就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发生根本性逆转,激进分子在多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方向;五四理念构成中国现代人格的必备要素,主体意识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此后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期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推动现代政党的诞生,从此成为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政治力量;民主与科学作为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主义的最有力思想武器,既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第一次高潮,从此爱国主义具有现代意义并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