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永祥 《学理论》2014,(6):20-21
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是罗尔斯的正义诸原则的重要组成内容,在词典式优先序列中处于"逊色于"平等的基本自由原则而优先于差异原则的中间位置。罗尔斯受到康德的道德哲学和自然权利平等观的影响,将平等作为他的正义诸原则的一个重要维度和衡量社会正义与否的重要标准。人人平等早已作为当今社会的基本共识而被纳入各国的法律和政治宣言之中,从人人平等的前提假设出发,沿着平等——形式的机会平等——实质的机会平等的逻辑脉络可以对罗尔斯的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2.
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指向与要求,是衡量社会行为主体价值的一种尺度.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平等.和谐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基于平等价值的公平社会,平等与公平的价值是和谐社会的底蕴与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平等与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为标准,以自由与平等完全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归宿.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本质内在地要求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遵循平等原则,在公民基本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应当无差别地"按需分配",而在非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理性的支配下,逐步由不尽平等走向平等,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在分配不正义日益凸显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努力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改变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但作者更赞同一种以社会关系的平等尊重为目标的平等理论,认为单纯的分配难以实现社会正义,只有相互间保持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并承认个人或群体的差异才能彻底消除不正义。同时,对人和群体差异的承认不仅在文化方面,还应包括一些行为方式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只有将安德森的民主平等和弗雷泽的参与平等互为补充,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对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研究,能够开拓我们的理论视野,加深我们对于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的认识,为我国将平等观念制度化,完善和谐社会的正义要求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中,平等和公正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平等是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在等级社会,没有平等,也就没有真正的公正.在近代社会,由于法律制度以及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出现了形式平等,而实质平等则没有实现的可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要确立形式平等,更主要的是要实现实质平等.平等与公正是有着广泛社会价值的,在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实现中,平等和公正能够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且,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地区性和世界性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平等和公正的途径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1)
罗尔斯从正义原则出发提高了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在基本自由优先的同时,平等与自由是相容的。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自由与平等相矛盾,他理解的正义是对自我所有的坚定维护。面对平等受到的冲击,柯亨对诺齐克的理论核心——自我所有权原则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指出实现平等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柯亨进而通过转向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平等,即机会的平等进行了阐释。柯亨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将平等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构想尽管在实践上存在不足,而他的理论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代表了西方民主发展史中最新的理论变化和实践方向,重塑着人们对于民主的期待和想象.在应然的协商民主理论中,政治平等和民主协商是两大基本价值,协商民主需要一种具体的、复杂的政治平等,是程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然而由于民主实践的复杂性,人们对实践中的协商民主与政治平等却存在着两种迥异的态度——相斥或共客.  相似文献   

7.
平等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明确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质、基本特征,有利于防止平均主义的错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平等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客观分析并科学解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效率与公平、平等与特权、按劳分配形式与非按劳分配形式等各种平等问题,有利于平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平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平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资产阶级的平等权要求消灭封建等级特权,追求用劳动这同一尺度衡量不同的人,实质是形式平等;无产阶级的平等权则要求消灭阶级本身,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默认天然特权,实行按劳分配,体现资产阶级形式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必然实行按需分配,体现实质平等。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把权利平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有机统一起来,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两性的相互了解、协同合作十分必要.“性别平等”是承认性别差异基础上追求“人”的平等及全面发展的先进理念,是社会发展到“人性致胜”阶段的产物.作为弱势群体一方能真正在价值、人格、机会、责任、权利上与另一方平等论处,性别平等才具实质意义.深圳市开创性地把正义、平等、公正价值理念引入性别关系重建立法中,对公共政策制定及司法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在国内具有空前性.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为普遍的正义与特殊的正义,特殊的正义包括三种: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和互惠的正义,而分配正义思想是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制度建设中论述的核心思想,也是论述最多最为详细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关于分配正义的两种形式的划分,即按算数平等分配和按比例平等分配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实现分配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与平等既对立又统一,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分别阐述了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并通过多种方式克服单纯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的倾向,实现了自由和平等的综合.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重要性和深刻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论再次显示了其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长春 《理论探讨》2012,(4):155-158
分配正义是当代政治哲学的聚讼焦点,正义就是平等的代名词.沃尔泽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视角,对于当代政治哲学的分配正义观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他拒绝唯一的分配正义,他的分配正义观的逻辑递进为三个层次:物品的社会意义决定了自主的分配,任何集中的分配都是错误的;正义是多元的,任何追求普适的一元正义都是错误的;平等是复合的,任何的单一的简单平等都是错误的.他的理由不容忽视,社会的善并不是唯一的,只有相对的垄断而没有绝对的支配.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平等既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又是一种重要的政治价值,约翰·罗尔斯的平等理论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很多政治哲学家正是以罗尔斯的平等理论为坐标,通过对其的批判、修正或发展而构建了各自的平等理论。人们在平等理论上聚讼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谁与谁之间的平等"(平等的主体)、"什么的平等"(平等的对象)与"平等何以可能"(平等的原则)等三个方面。虽然当代很多政治哲学家在平等理论上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对平等理论的某些方面已经达成共识,比如都认同道德平等。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为人类解放理想构建了一种“民主的平等”方案。所谓“民主的平等”旨在消解基于“自由优先”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特别是试图通过所谓形式上不平等但却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矫正由社会偶然性和自然禀赋差异导致的人们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同于罗尔斯把假设的原初状态作为理想社会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实然状态出发,在“平等优先”的指导下推进人类解放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罗尔斯“民主的平等”进行解构,不难发现,“民主的平等”方案为人们从原初状态的个人自由转向政治状态的社会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但因为其并未触及造成社会不平等的真正经济根源,因而只能依托脱离现实处境的分配原则实现政治解放。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只有立足唯物史观,复归人的本质,把解放扩及全人类,才能在真实意义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鹏 《理论探索》2020,(4):50-57
建构性正义旨在为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提供一种事实上可行和价值上应该的正义原则,强调以渐进性的方式来推动人类的正义实践和正义追求不断走向更加完善的状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走向建构性正义,这种判断的逻辑依据在于: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及其所面临的公平正义挑战呼唤着一种建构性正义理论;另一方面,学界对正义问题的研究缺乏一种建构性取向,与当代中国的建构性特征发生了"脱嵌"。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凸显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建构性正义的逻辑起点;以"贡献原则"为主体、"平等原则"和"权利原则"为两翼的"协同正义"是建构性正义的基本原则;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建构性正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学者莱斯·A·雅各布(LesleyA.Jaeobs)提出的三维机会平等理论对分析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机会平等问题有重要启示,机会平等体现为起点平等,程序平等与风险平等三个维度,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机会平等在三个维度上都存在不足。保障社会的机会平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可提供若干政策以保障社会机会平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0)
科学社会主义平等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强调人类社会实现平等的客观性;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是由于建立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而导致人们共同的贫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重要特征是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平等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就是村民自治,村民自治过程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也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对推进中国基层民主化进程、促进性别平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村民自治也给性别平等和谐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实现性别平等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则。而彰显平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则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进路。平等的口号不仅仅是革命阶级的自我标榜,也隐含着将革命阶级的意志普遍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以便于发动群众,形成更大规模的革命优势的积极意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对于共产主义而言,平等的观念仅仅具有"政治的论据"的意义。显然,只有着眼于实践的意蕴对于平等内涵的辩证阐发,才是对于共产主义现实性的深刻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70年代,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掀起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再次繁荣,影响至今犹在.罗尔斯的理论旨趣区别于所有前辈,他把正义诉诸于社会制度而不是个人德性,两个正义原则即平等的自由权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基本结构.这两个正义原则是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结合,是实质而非形式的,具有可欲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