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兢 《前沿》2010,(9):129-133
"进城农民困境"选择类似于"囚徒困境"选择。农民选择贩毒违背了他们进城的初衷。贩毒暴利对进城农民选择贩毒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较低的成本支出降低了进城农民进入贩毒圈子的门槛;贩毒成功概率较大,处罚概率较小,强化了进城农民的贩毒选择;合法劳动致富的概率较小,贩毒"致富"概率较大,正常途径人生成功概率较低,贩毒实现"梦想"的概率较大,是一些进城农民选择贩毒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对进城农民的禁毒教育和心理疏导,让他们自觉选择远离毒品;加强对贩毒分子的打击力度,增强贩毒犯罪严重后果对贩毒农民的震慑作用;加强对进城农民权益的保护,增强进城农民选择合法劳动收入致富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李水恒 《传承》2011,(5):28-28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目标指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关系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如何做好农民增收工作?近年来,贵港市覃塘区积极探索,找准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十一五"期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9%,2010年达到5946元,超过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7元,农民增收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从覃塘区的实践看,促进农民增收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3.
蔡志刚 《前沿》2010,(10):93-95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推进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必须提高人口占多数的农民的公民意识。目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比较淡漠,主要表现为内容"非系统化"、性质"平面化"、现实表现"单一化"、表现途径"被动化"等方面。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和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民参政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意识;明晰"两个关系",满足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正确看待农民公民意识的觉醒,善于"疏导和化解"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4.
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充分彰显了其社会、身份方面的特性。就法律视角而言,近些年,农民的法治意识有所增强、法律素质有所提高,但"法治消极"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是农民特性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农民特性的法治分析,进而寻求培育农民现代法治理念的对策:现代社会必须保障农民的平等权利,体现法治的"现代性"理念;农民在法律关系中应是自觉的主体;现代社会的法律应是农民认同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60多个农民"学生"聚精会神地坐在宽敞的综合楼投影教室里听"电视专家"讲水稻插播技术;20多个农民在整洁的"农家书屋"里看书;10个农民"运动员"在兴致勃勃地打篮球比赛……这是2月12日中午,  相似文献   

6.
"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为了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近年来连城县在全县实施"沃土工程"。但是,这一惠农利农的大好事却被部分农民认为费时费力毫无效益。消除农民们的疑虑,成为"沃土工程"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阳朔县以实现国内外游客和农民幸福指数最高县份作为第一目标,把打造"休闲乐园、幸福阳朔"作为第一追求,通过财政投入和政策影响,积极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带动了漓江两岸、十里画廊、"两河"流域、百里新村等景区农民参与旅游并从中受益,农民和游客“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相似文献   

8.
农民养老只有靠子女,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而现在,这种现状开始了历史性的改变:在新农保试点地区,60周岁以上的农民,同城里人一样开始享受到了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陈咏江 《两岸关系》2011,(12):31-33
最近一段时间,"老农津贴加码案"和"柿价风波"分别重创蓝绿选情,2012年"大选"中农民选票的走向成为关注焦点。目前,国、民两党在农业票上各有优势,在农业议题上互有胜负,总体上呈现蓝守绿攻、蓝松绿固的局面。未来,中台湾将是蓝绿争夺农民选票胜负的关键。岛内农民选票的特点农民群体是岛内相当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农民选票也具有独特之处,具体而言包括:  相似文献   

10.
钟日兴  张玉龙 《求索》2010,(7):251-253
当自身生存伦理受到威胁时,对组织与政府行为抵制乃至反叛成为农民的本能反应。中央苏区时期革命动员过程中边界的"赤白对立"与"逃跑"、"反水"等抵制现象的发生,并不意谓农民对革命本身的全然拒斥,而实在于个别地区的农民因政府动员方式不当与动员过于频繁而导致的挫折感以及由此作用下产生的避"害"趋利心理的本能反应。这一抵制现象表明,农民的生存伦理安全是革命动员的基线,并一定程度地折射出革命动员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杨擎 《今日海南》2016,(9):50-51
"以销促扶"模式实现了"农户-消费者"的一站式供应链,避免农产品销路不稳定、增产不增收等情况发生,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为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工作,山西省晋中市在全市所有县(区、市)全面施行救灾资金"一卡通"发放制度,使过去单独发放的救灾款也纳入了"一卡通"集中发放,创新了救灾款发放新模式,实现了救灾款发放封闭管理,提高了救灾款发放效率,使农民真正得到了阳光救助,使救灾款发放成为"放心钱"、"明白钱",全市广大农民无不为之叫好。晋中市救灾款"一卡通"发放的新模式,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救灾款发放摸索出了一条好经验,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3.
罗建清 《前沿》2010,(2):65-67
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通过加强以农民为主的革命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明确革命队伍的"三大任务",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坚定了革命队伍成员的理想信念;实行土地革命,使农民得到实惠,体察农民疾苦,关心农民生活,访贫问苦,提高农民思想觉悟,解决了革命的动力问题。井冈山斗争时期对解决农民问题探索积累的经验,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仍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10,(11):12-13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尚未普及,一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在生活方面面临的困难愈来愈大。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福建视察指导工作时就曾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当然包括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汉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曾描绘了"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愿景,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感叹道:"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而要让这"大厦"如泰山般安稳,则要从制度上善待农民。随着2009年以来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与开展,"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修地球"的农民的"养老"之路渐行渐近,使得农民养老开始迈向社会化,为农村养老获得制度性保障开启了坦途,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钟瑜 《今日海南》2016,(7):57-58
"我是从大山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我对农民怀有深厚、天然、不可割舍的情感,能为海南的农民脱贫致富做点事,心里感到无比激动。"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土地始终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作出了牺牲。怎样使农民失地不失居、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  相似文献   

17.
椒江区是台州市主城区,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紧迫。为切实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达到"改善民生、节约土地、扩大内需"的目的,椒江从2009年开始,按照"政府能够承受、农民能够接受、工作能够推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0,(16):66-66,F0003
在钱塘江时代来临之际,钱塘江畔"金江干"吹响了"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号角.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农民安居工程被编进了城市发展的新乐意。  相似文献   

19.
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自我观念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长白学刊》2010,(2):133-136
在传统乡土社会中,自然土地、村落社区、熟人圈子是农民自我认同得以塑造的自然、社会与心理边界,农民的"我"镶嵌在社区之中。集体化时期,农民的"我"是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体化的"我",以及户籍制度下作为城市"他者"的"我"。改革以来,农民工"我"的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城市话语的支配,是为自我观念的"单向他化",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国家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并减少对其的制度与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20.
王萍 《中国人大》2011,(8):47-47
"我真着急!""我是个农民,从骨子里觉得农民太不容易,农民致富增收心愿迫切,但很多问题还没解决,我能不心急吗?"来自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的农民代表毛丰美这样说。农民增收太慢、农民贷款利率太高、农村社会养老步伐太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