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倪方六 《中国减灾》2013,(4X):48-49
<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雾霾天、水污染现象频现,使如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话题再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其实,环保是中国古人一直很重视的问题,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局)"便诞生于中国。那么,古代人究竟是怎么搞环保的?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  相似文献   

2.
春节之最     
冉燃 《中州统战》2001,(1):41-41
最早的“祭灶”。“祭灶”又名“送灶”、“过小年”,是春节的开始。民谚曰:“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早在先秦时代,古代先民就把祭灶列为五祀之一。最初的“祭灶”是为了祭祀最早发明锅、灶的祖先。 最早的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五,家家扫尘土”。扫尘也称“扫陈”、“掸陈”。据《周礼》记载,每逢过年,皇帝都要下诏“令州里,除不蠲”,即大扫除之意。晋代《拾遗记》载,扫尘的习俗可追溯到帝尧时代。 最早的“除夕”。“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古人在新年前一天…  相似文献   

3.
汉字趣谈     
看看我们张开的嘴巴,再比照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中的“”字,也许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地相象。的确,汉字中的“口(kou)”就是由“”,经过“”、“”,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嘴巴的功能之一是吃食物,因而,日里有食物被古人形象地描绘成“”,这就成了现在的“甘”(g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人将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也就是“三纲五常”的五常。“常”是什么意思?常指的是自然状态,就是正常,比如一个人,在他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他是明智的,反过来,处于不正常状态,不知道自然规律是什么,任意妄为,其结果就是凶灾。凶灾的一个体现就是疾病,甚至会得一些绝症。中国古人认为,仁、义、礼、智、信与人的脏器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语言文明传统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清 《前沿》2002,(11):92-95
古人对语言的作用特别重视。“一言可以兴邦” ,语言的作用与国家的兴亡连在了一起。古人不仅仅将语言看作是交际的工具 ,更将它与个人的品德修养、社会的文明进步结合起来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语言文明传统。  相似文献   

6.
曹虹露 《上海支部生活》2010,(11):F0002-F0002
古人云:“齿健人长寿”。牙齿的健康与美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牙齿美容中的贵族。烤瓷牙”更是受到众多成功人士的追捧.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但是与真牙功能相当的咀嚼效力,而且还可与真牙相“媲美”。烤瓷牙对您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或许您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教”与“诛”殷作崇古人云:“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好民不惩”。意思是说,如果不加教育就去惩罚,则刑法繁多,违反法纪的现象也多;如果只是教育不用刑法,奸猾的人就得不到惩治。古人对“教”与“诛”的见解可谓精辟,颇值得令人借鉴。教为本,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的昨天与今天我国的货币,起源于殷商,到了东周有很大的发展,而统一于秦始皇。殷商文献记载“殷王赐贝数,以十朋为最多”;在殷墟中发现的许多贝玉已经证明,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殷商的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货币有了较大发展,出现布、刀、圆钱和楚币四大货币体系。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也统一了我国币制。外圆方孔的“秦半两”的采用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秦始皇迷信方土而采用,使中国的主要货币“铜钱”从此固定下来,通行两千多年,国民党政权成立后才逐渐绝迹。汉初,承袭秦制,先后九次改铸钱币。公元前118年…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环保计划执行情况 “九五”时期,我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突出水污染防治,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九五”环保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0.
百年开滦     
相传很久以前,从天外飞来一只金凤凰,她闪耀金光,抖动金翅,将口中一块“太阳石”洒落在冀东平原上。后来,在凤凰落脚的地方耸立起一座秀丽山峰──凤凰山;在凤凰山脚下,那块神奇的“太阳石”化作了890平方公里的富庶煤田──开滦煤田。 开滦煤矿建于 19世纪 70年代,为清王朝举办“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佳矿”。至今已 122年。因其为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并且铺就了中国最早的准轨铁路唐青铁路造出了中国最早的蒸汽机车──“龙号机车”,驶出了中国最早的自营海运船队,故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 开滦…  相似文献   

11.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时至今日,重视民生问题已经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必然会让我们对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更多的期许。  相似文献   

12.
研究百姓     
古人有许多重视平民百姓的论述。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晏子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司马光云:“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西汉政治家贾谊则断言:“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  相似文献   

13.
何能无讼?     
杜丹 《今日广西》2007,(4):25-25
古人云:‘‘争罪日狱,争财日讼。”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无讼”,“无讼”的前提是“无争”。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争财之事,都会有纠纷与诉讼。为了达到“无讼”的理想境地,古人采用的是一种泛道德化的方式。以期通过教化而去“私”,强调义务,压制权利,从而使民无争。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越来越重视“低碳”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特别在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后,“环保能源、节能减排”这些字眼表示的意义和行为方式,已通过层层部署和众多媒体的传播,在人们心中筑起一派绿色。游玩上海世博园,众多游客都能不断感受到本届世博会最集中展示传播的“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这是诗圣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的名句。一般文人自命不凡,与世格格不入。所谓文人相轻的旧文人习气,就是其典型表现。而杜甫在这句诗中既爱今人也爱古人,坦露出博大宽宏、尊古重今的襟怀。毛泽东同志的哲学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南。其中关于批判和继承的哲学观点,是我们今天如何对待传统和现实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不薄今人”,首先就必须“爱古人”。任何新思想的出现,都必然与历史产生不可相隔的联系。这里,试以哲学上的”实事求是”为例来浅说这种关系。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班固的《汉书·…  相似文献   

16.
陈浩 《创造》2010,(2):104-105
把绘画创作称为写,是中国文人画的独特语汇。顾虎头云“传神写影,都在阿堵中”,说的还是描绘的意思;倪痴自谓“聊写胸中逸气可”,讲的便有抒发情感的意味了。个中变化,正是古人对绘画认知的进步。人之为画,最早是见景生情,描摹传形,以物传物,必为物役,画多了,总觉得没有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画出来,于是乎认识到绘画的真正目的,是表达人的认知、思想和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文化史源远流长,可谓代代有文曲星各领风骚多少年,他们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自然多得数也数不清;照文化是精神食粮的说法,理所当然是可以“吃”的了。近几年来,在中国文坛上,还真冒出来不少吃客,胃口挺佳,既有吃古人的,也有吃名人的,吃得不亦乐乎!吃古人与名人创造的文化产物,简化了的说法,就是吃古人与吃名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时下,文化界“吃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历下素食谭     
张稚庐 《春秋》2010,(2):34-35
历下菜肴固然以鸡鸭鱼肉、海干珍味为主.但素菜也不同凡响,有的已载人《中国名菜谱》。素菜亦称素食。“素”字本义原指白色的绢.后引申为“质朴”、“不华丽”、“清白”等义。素食,中国古代最早是指与熟食相对的生食而言。《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饮食时,素食而分处。”  相似文献   

19.
环保农民陈光荣韩贤梅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是45岁的安徽省泾县汀汐乡农民陈光荣,却为了环保而改变了自己的性格。自从16年前迷上环保以后,木讷、腼腆、很不爱说话的陈光荣到处宣传环保的意义和做法,逢人便讲,情不自禁,张口便滔滔不绝。16...  相似文献   

20.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实现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作为美好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字最早见之于金文,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诸子百家争论不休,但对“和谐”却都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