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鸡脑脊髓炎(AE)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病。1932年美国首先报道了本病,并分离出病毒,该病毒属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约20~30nm。本病在临床上以运动共济失调和头颈部肌肉震颤为特征,因此又称为雏鸡流行性震颤病。该病毒的鸡胚适应株为Van Roekel,有高度嗜神经性,能使不同年龄鸡感染发病,但在临床上以1个月内雏鸡发病较多,50~60日龄鸡发病较少。成鸡感染后产卵量突然下降,感染5~10天后用新产卵孵化的雏鸡发病率可达40%~60%,一旦发病很难康复,因此死亡率高。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一旦爆发则难于控制,因此对种鸡加强管  相似文献   

2.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所引起鸡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胫跗关节腱鞘肿胀和腓肠肌腱破裂,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高。我们于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山东、河南两省17个鸡场进行了鸡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某些发病鸡场的鸡群里,从病鸡的肿大关节中采取病料接种鸡胚,分离到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活疫苗对蛋用鸡的免疫效力试验1)周蛟刘爵刘有昌姚炜光王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严重危害3~12周龄雏鸡与青年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某个体户蛋用种鸡场连续孵化出的7批海赛商品雏鸡共6万余只,在30~80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将发病鸡的腺胃匀浆乳剂及第5代鸡胚分离物接种SP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浆乳剂接种的鸡出现了与自然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而用第5代鸡胚分离物接种的鸡未能复制出腺胃肿大病例.取各接种组鸡血清进行17种相关病原抗体检测,结果接种病鸡腺胃匀浆乳剂的鸡检出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抗体.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此次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疫病可能与REV感染有关,而所分离到的IBV本身并不能引起腺胃肿大.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A群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易在鸡胚上繁殖,引起绒毛尿膜增生和坏死,形成斑块病灶,鸡胚感染后2~7天死亡。因此,应用鸡胚分离病毒乃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但病毒在鸡胚上繁殖和病变规律至今研究尚少。 1980年4~8月我们应用本所分得的毒株,通过鸡胚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进行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北京某些养鸡场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龄多为15~30天的鸡群,死亡率在20%左右,大多数发病鸡都曾用传支H_(120)毒株进行过免疫,也未能控制该种疫病的发生。中国兽药监察所中海动物保健科技公司从某鸡场送检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这株病毒能在鸡中连续传代,其毒价可达EID_(50)≥10~(-6·5)。用第5代鸡胚毒回归鸡体,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于5~6天内死亡,剖检可见明显的肾脏肿大,肺脏病变不明显,与野外自然发病鸡的病变大体一致。据文献报道材料、流行病学、临床观察和病理变化分析,怀疑某鸡场发生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肾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胚弱毒疫苗的试制与应用裴天云侯顺利赵改敏刘万恒臧荣鑫赵卫平杨春梅(兰州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73002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幼雏至中雏阶段,多发生在2~15周龄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SPA协同凝集试验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标准操作程序。本方法灵敏度是AGP的16~64倍,特异性强,不与健康鸡法氏囊组织及6种其他的鸡病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可在2分钟内获得结果。故本方法适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主要危害3~6周龄雏鸡,该病的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在腔上囊、脾、哈德氏腺和盲肠扁桃体。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不同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病毒分布是不同的。本试验以IBD各病变组织制备灭活疫苗的免疫力对比、分...  相似文献   

10.
采集了安徽省6个主要养鸡地区65群鸡的185只病鸡共986份组织样品,对可引起免疫抑制性疾病的5种最常见病毒进行了PCR检测。结果,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73.08%和40.91%、46.15%和25.95%、41.54%和17.84%、18.46%和7.57%、13.85%和4.86%,其中被检鸡之二重或多重混合感染的总阳性率为24.33%。调查结果证实,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安徽省的商业鸡群中普遍存在,并与鸡群疾病多而复杂、损失大相关。  相似文献   

11.
长春市某鸡场于1988年10月份发生了临床症状、削检变化、流行特点均和文献已报道的鸡病毒性关节炎相似的鸡病,我们用鸡胚分离出1株病毒,通过血清学、电镜形态学观察以及鸡体发病复制试验,确定为呼肠孤病毒,确诊该鸡场流行的鸡病是鸡病毒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是由属于疱疹病毒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存在于羽毛囊上皮细胞中的是具有囊膜的完气病毒,是非细胞结合性病毒,能在体外存活较长时间。用电镜可以从病鸡羽髓液中直接观察到马立克氏病病毒。 (一)方法 在病鸡翅膀靠近腋下处,拔数根带有羽髓的羽毛,用0.1M PBS将羽毛根部的皮屑冲洗掉,剪下羽毛根部放入试管内,用玻璃棒挤压出羽髓液,除去羽根。往羽髓液内加0.1M PBS 1 ml,充分搅匀后,用毛细管滴到有支持膜的载网上,吸附1~2分钟,再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液体,用2%磷钨酸负染,自然干燥,电镜透射观察。  相似文献   

13.
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简称IBH),是由腺病毒属鸡腺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出现黄疸。有11个以上的血清型,病毒粒子直径69~86nm,抵抗力很强,耐热性强,室温中存活时间较长。因此,控制本病较难,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不高,一般2%~10%;但是有混合感染存在死亡率可超过30%,特别与法氏囊炎、鸡新城疫、霉形体(MG、MS)、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多发生在20~4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与致死率都高达50%以上。鸡舍高温、寒冷、拥挤、通风不良或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均可诱发本病。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  相似文献   

15.
鸡病毒性关节炎(AVA)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腱鞘炎和生长发育停滞或饲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率为5%~20%。该病最早由Dalton和Henry(1967)在英格兰报道,目前已成为危害全球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我国是在80年代末发现进口鸡群中存在该病,并从病鸡关节内分离到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鉴定AVAV的方法主要是病毒形态、理化特性、中和试验等,这些方法比较可靠,但操作比较复杂,周期也较长。为了寻求快速鉴定AVAV的新途经,本试验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术分别检测病毒核酸和蛋白多肽,从分子水平对AVAV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叫甘波罗病(G-umbro disease),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省流行严重。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包括进口苗)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它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潜伏期短(18~36小时),传播迅速、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罗音,3个星期以内的雏鸡死亡率较高,常激发其它上呼吸道的疾病。 1984年我们对乌鲁木齐市某养禽场,进行病鸡群临床观察、病理剖检,人工发病,病毒分离,电镜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此后,相继在昌吉地区、库尔勒地区、乌鲁木齐地区的一些鸡场中,进行血清学免疫电泳试验和卵黄免疫电泳试验,进一步证实该病在新疆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一)病原 鸡呼肠孤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首先是在肉型鸡中发现的,Olson等(1957)从一只野外病例中首次分离到该病毒。Schwartz等(1976)首次报道了蛋鸡的本病。Page等(1982)首次报道了火鸡的本病。  相似文献   

19.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法对兰州某鸡场具有皮肤眼观变化的5例自然发生的马立克氏病(MD)鸡皮肤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5例MD病鸡皮肤有明显的肿瘤病变,病变主要表现为肿瘤性滤泡的形成,皮肤病变的发生同病毒在羽毛囊上皮内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王永山,周宗安,翟春生,方元,顾志香,王元伦(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以侵害雏鸡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