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羡萌 《前沿》2014,(13):216-217
17至19世纪是英国历史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重要的转型时期。在农业革命和议会圈地造成的土地兼并推动下,农业生产方式、土地经营方式与乡村社会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日益加强,劳动力市场日趋活跃。这为英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和英国城市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代英国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与租佃制的高度发展,是中古时代的封建历史遗产,是历史发展的特例,并不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英国逐渐走向了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模式。在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耕者有其田农地改革造成的土地所有权的分散,很可能会导致租佃制的再度发展,以此来推进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传统租佃制是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的结果,而新型租佃制则是土地所有权分散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英国是世界上典型的福利国家,这与其独特的社会治理理念、机制等社会治理模式的上层建筑因素分不开。英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包括主张福利普惠、提倡公民社会、追求自由自治、遵循法律治理等四个方面,它们是英国社会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英国的社会治理机制系统全面,政府治理机制、经济协调机制及社会参与机制等多元有效,它们是英国先进社会治理模式的有效保障。英国社会治理模式的上层建筑因素,对于建立适应中国社会治理需要的理念支撑,构建多元化和有效性的共治机制,拓展社会治理格局等社会治理行动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多经验可供学习,本文先阐述了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再说明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最后分析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国既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祥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没有脱离其产生的时代已有的各种学说的影响,这些学说包括柏拉图的社会改革思想,基督教和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人性论和理性观念.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社会分配思想、社会福利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他山之石:英国实践社会和谐的经验在维多利亚时代以前的英国,变化最明显的部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和商业。“研究表明,1600年以后至19世纪的前30年,经济总量增加的主要贡献不是来自工业,而是农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制造业或整体经济速度。这种惊人发展现象的原因和时间目前仍不确定,但一般认为土地占有权制度早期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是其最显著和重要的特征。”[1]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者、佃农和工资劳动者的作用得到了明确的区分。这种发展的法律工具早在1700年就已制定就绪。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出现了土地租用制度,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7.
魏晓波  苗建萍 《新东方》2005,(11):73-76
现代化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世界现代化已经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经历了三次现代化的浪潮。“在这两个多世纪中,现代化以惊人的扩展速度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挟括在内。形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安》2011,(16):12-17
震惊世界的英国骚乱尘埃初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骚乱折射的是社会管理深层次的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管理形势都越来越复杂。各国在社会管理方面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因此,需要警钟长呜的,绝不仅仅是英国。  相似文献   

9.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小说《美好的工作》被誉为当代"英国状况"小说新篇章。小说描写了当代英国社会的种种病态并认为同一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隔膜和分裂,是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小说延续了福斯特"只有联结"的社会"治疗"方案。这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学疗法,具有从英国人文主义文化传统中继承而来的丰厚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10.
理性审视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社会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文章尝试以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演变为背景,围绕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的博弈与契合,理性审视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道路社会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了由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三种主要道路: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例如英国),最终形成法西斯主义的、由上层发动的保守的革命的道路(例如德国和日本),以及导致共产主义的农民革命道路(例如俄国和中国)。他还分析了对向议会制民主成功转变十分重要的四项条件:第一,必须出现王室和贵族之间的权力平衡;第二,土地贵族和农民都必须转向商业化的农业,而农民的消灭是转向民主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它与电子通讯的结合,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一、网络发展预示着一个新时代 在人类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们衣、食的主要来源。但自1784年在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科学技术在迈向工业化社会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以电话的发明为起点,后经过广播、电视,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为标…  相似文献   

13.
理性审视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社会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文章尝试以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演变为背景,围绕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的博弈与契合,理性审视英国福利国家时期社会政策演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震惊世界的英国骚乱尘埃初定。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骚乱折射的是社会管理深层次的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管理形势都越来越复杂。各国  相似文献   

15.
薛涌 《同舟共进》2008,(12):28-29
19世纪的美国能"突发奇想",最终实现以土地换教育的计划,21世纪的中国难道连想都不敢想吗?农民问题困扰了中国上千年,中国现代化要成功,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有所突破。不妨审视一下世界史:农业的成功离不开农民的成功,而农民的成功则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帮助。比如,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发生了农业革命,大幅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少量的农业人口养活了大量城市人口,工业革命才有了可  相似文献   

16.
近几个月来,知识经济成为知识界的热门话题。不少人热烈地颂扬知识经济,认为它代表着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有的人明确提出,一个新的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200多年的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时代,水、阳光和土地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自然资源,农业、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生产方式,90%以上的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到了18世纪中叶,以自动纺织机和蒸汽机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工业时代的序幕。工业经济时代在人类发展史上虽然不算长,却创造了农业经…  相似文献   

17.
许兵 《新东方》2006,(12):51-56
社会保障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社会政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近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西欧地区开始建立的,英国和德国是近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两个发源地。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能够在英国和德国产生,是和这两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发展与历史文  相似文献   

18.
从托马斯·莫尔理想中的"乌托邦"到杰腊德·温斯坦莱的"共和国乌托邦",再到罗伯特·欧文的"工业乌托邦",近代英国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感是逐步增强的。近代英国乌托邦思想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有益借鉴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它的有关于经济统筹调控、社会分配、民主制度、城市规划、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而言是具有超前性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在现代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中得到了部分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的英国之所以没有爆发社会危机,一个原因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为其解决了原料来源和商品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掌握配置资源的主动权;另一个原因则是英国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给人民更多的发言机会与  相似文献   

20.
自耕农是英国的富裕农民阶层,它伴随着圈地运动和土地市场的发育崛起,成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中生机勃勃的力量。但英国并没有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农民经济,自耕农随着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而走向衰落,然而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仍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